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两棵树意象的置换变形--《致橡树》原型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骥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6):42-45
《致橡树》隐含着两棵树的原型意象结构。这一意象结构在中国生成于《诗经》、《孔雀东南飞》与《韩凭妻》等文本中,在西方出现于《圣经》以及斯宾塞、布莱克等人的诗歌中,象征了男女之间的性爱并含有死亡———复活意蕴;现代作家沈尹默的《月夜》与鲁迅的《秋夜》则赋予其个性独立的观念。舒婷在《致橡树》中最终完成了这一意象结构的置换变形:在意象构成上,用木棉与橡树置换原来较为模糊的两棵树,使意象更为具体而富有张力;在象征蕴涵上,舍弃了原有的死亡———复活蕴涵,进而综合了中西文本中的爱情蕴涵与中国现代文本中的个性独立观念,并赋予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马明敏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74-76,84
《致橡树》和《一棵开花的树》同样以树喻人写爱情,但却完全不同,本文从两首诗的情感的诉求与表达、意象的组合选取与意象的创造、作者相关背景等方面作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