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宇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拿来主义”与鲁迅的小说创作张宇宏鲁迅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巨人。他以非凡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哲人的胆识批判地对待中外文化。既善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善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遗产的精华,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小说,成为世界文学... 相似文献
2.
武永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4):72-74
鲁迅不仅是"拿来主义"思想的倡导者,也是"拿来主义"思想的杰出实践者.在对待文化遗产以及外来文化的问题上,鲁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文学创作实践上,鲁迅融合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天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3.
王嘉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探讨鲁迅杂文的艺术本质,形象性特质的论述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要使之归属“文艺之林”,对它作出属于文学艺术的质的规定性的回答,却还必须论及艺术所必备的另一基本特性——情感性特征。近年来有人在阐述文学艺术的基本特性时指出:“情感与形象之间,情感是比形象更深一层,也是更为基本的特性。”这在讨论杂文的艺术归属时尤应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正>文学史上不同的作家写出同名小说的现象并不鲜见,而后代作家继承前人的文学遗产也出于必然。从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到文学发展长河中点点水滴的内在联系,也可以学习鲁迅对于外国文学遗产“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 毫无疑问,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运用了果戈理《狂人日记》的格式。这两篇小说用的都是日记体: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十九则,每一则有日期记载;鲁迅的《狂人日记》有十三则,每则没有日期,此外有一则前 相似文献
5.
吴建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2)
鲁迅的小说 ,以内容的丰厚和主题的深刻著称。但是作为艺术作品 ,鲁迅非常重视作品的艺术结构 ,而且也特别善于驾驭结构艺术 ,用来表达深刻的主题。一为主题服务 ,这是鲁迅小说结构艺术的重要原则。比如 ,《药》的深刻的主题 ,就是通过它独特的结构方式表现出来的。《药》由两个情节线索组成 :一条是明线索 ,即华老栓这条线 ;另一条是暗线 ,即夏瑜这条线。两条线以“人血馒头”为引子 ,交叉联结在一起。作品的主要篇幅都在明线上进展 ;写华老栓为了给爱子小栓治痨病 ,在秋天的后半夜带着多年的积蓄的洋钱 ,到“古轩亭口”去买人血馒头。直到… 相似文献
6.
张洪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鲁迅的小说以其凝炼与深刻而著称。很短的篇幅里都包容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表现了深刻的思想主题。这是他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对作品作高度的艺术浓缩和深入的思想开掘的结果。虚掩手法,就是他达此目的艺术手段之一。所谓虚掩,就是作家在描述 相似文献
7.
吕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
对于外国文学,鲁迅的主张归结为两个字:拿来!鲁迅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主义》)他在后期写了一篇文章,对“拿来主义”作了集中的全面的发挥,题目就叫《拿来主义》.在《拿来主义》中,鲁迅以一幢旧住宅作比喻,他说,“拿来主义”者不必探究这住宅是如何到旧主人之手的,而要大胆“占有”,对宅内的物件加以“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了.鲁迅,正是“拿来主义”的典范.二十卷《鲁迅全集》,后十卷全是翻译,闪耀着“拿来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相传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晴,云‘点之则飞去矣。’人以为妄,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则二龙飞去。未点晴者如故。”(《神异记》)这虽然是个神话式的传说,现实生活中是不会确有其事的,然而它却在艺术创作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眼睛是传神的,高明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是很注重眼睛描写的。这方面,鲁迅先生小说创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中学语文在以往《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中忽视了鲁迅对“拿来主义者”素质上的规定,指出其与鲁迅“立人”思想上的深刻联系,阐释了“拿来主义者”“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的具体内涵,并且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鲁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1,(6)
《故事新编·理水》中有一个乡民出去捞水草,有官船来了,他因为躲避得慢,吃了一下官兵的飞石。头上肿起一块乌青的疙瘩。这飞石,原是一种原始的战具,《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绝于等伦”。这种简略战具,外国也有。雨果在《晨星》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我是充当前驱的星辰,我是种籽,人们以为它已死亡,然而它又再生。……我是火 相似文献
11.
鲁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6)
《故事新编·理水》中有一个乡民出去捞水草,有官船来了,他因为躲避得慢,吃了一下官兵的飞石。头上肿起一块乌青的疙瘩。这飞石,原是一种原始的战具,《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绝于等伦”。这种简略战具,外国也有。雨果在《晨星》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我是充当前驱的星辰,我是种籽,人们以为它已死亡,然而它又再生。……我是火红的金质的石子,上帝曾用投石带将它抛出去射击黑夜昏暗的前额。”并接着写道:“起来吧,道德,勇气,信心!思想家们,到城楼上去吧,充当哨兵!”不过两者目标不同。雨果的诗是把晨星比作上帝用抛石带打出去的 相似文献
12.
陈相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79-81
鲁迅小说的结构 ,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其中结构与主题的相融性、结构与人物性格的互为性、结构多样统一原则的运用是鲁迅小说的结构艺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始于鲁迅之手,又在其手中成熟。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创和奠基人,鲁迅对小说结构艺术的开掘自有其叙事学上的价值。鲁迅小说叙述层次的多维性,叙述角度的灵活性,叙述语言的含混性是其小说叙事艺术的显特征。这种灵活多样的叙事艺术也增加了其小说表达上丰富的审美含蕴。 相似文献
14.
黄健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48-51
<正>对于经典作家研究来说,不断的深化研究,进行深度性的思考、分析、论述和阐释,看起来似乎有点琐碎,甚至会有些过度阐释之嫌,但深究一下,则不难发现,这却是对经典及其经典作家进行细致分析和充分阐释的一条认识和型塑之路,也是深化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方法。因为对于任何一个进入经典范畴的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来说,其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都是无限的,并不受特定的时间、空间、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所需要的理想人格,一直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社会主义领导人所关注的问题。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当时的历史任务不同,因此他们对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设计,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考察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探索轨迹,可以看出,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逐渐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由抽象转化为具体,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宋学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一在考察鲁迅杂文艺术形式的发展时,不难看到,随着鲁迅思想的发展,鲁迅后期杂文首先在题材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这一变化,直接推动着鲁迅杂文艺术形式的发展。在题材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上,歌德说过一句经验之谈:“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执政规律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无论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揭示执政规律,就要总结带有普遍性的执政经验和教训。要研究和借鉴西方执政党的执政经验。要深刻总结苏东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以及我们党自身的执政经验和教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理论体系的提出使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ZUO Shang-hong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4)
杂带"油滑"的《故事新编》创作时间跨越13年,此间,鲁迅经历了一个由新文化运动旗手到颠沛民间甚至是众叛亲离的荡激过程,其创作心态和艺术手段也必然随之经历变化。油滑,符合这种人生转变时期的心理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仿拟了浙东民间戏曲"的二丑艺术",但却有利于保持韧战者的心理优势,同时也表现了鲁迅作为文化先驱的"无情面地解剖自己"和类似玩世不恭的"捣乱"与自嘲。循此理解,关于长期存在的《故事新编"》油滑"争议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
罗炯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高尔基认为,情节是文学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他正确地揭示了艺术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辩证关系,也为我们探索鲁迅小说的情节艺术指明了一条入门的途径。但是,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