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迟早期的现代诗作和诗论不容忽视。到了新时期,他在《外国文学研究》上大声呼唤现代派的出现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其代表作《现代化与现代派》,涉及到中国文学的发展该不该容纳现代主义以及可不可能产生现代派等一系列重要的前沿理论问题。由于观点尖锐,为主流话语所不容,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成为重点抨击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变形记》中的真实已不是西方传统文学中的那种真实,作为现代派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它标新立异,有着鲜明的“反传统”特征,但被夸张和被变形的生活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真实感,即它所表现出的西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起源时间”,学术界至今尚无一致看法。本文认为,19 世纪90年代是英美中心现代主义运动的起源点;19 世纪80 年代是德语文学现代主义运动的上限;1957 年是法国现代主义运动的起源时间。因此,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真正源头, 应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发表《恶之花》的1957 年。  相似文献   

4.
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非理性问题马小朝论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人们皆会不约而同地习惯于用一个非理性主义的大范畴遮盖了全部问题的复杂性,因而在具体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内涵、美学价值、艺术特征等等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困惑。为此,我们有必...  相似文献   

5.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丑”──兼及与传统文学的联系蒋承勇艺术家应该追求美、创造美,应该通过他们的创作去展示生活的美,进而激励人们去追求美的事物、美的生活。自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学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和展示美的世界与人生的。古希腊的神话中,神的形象是按...  相似文献   

6.
论古史辨派以歌谣释《诗经》的动因和诗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史辨派《诗经》学是传统《诗经》学向现代《诗经》学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解构经典,用民间歌谣作比较认识《诗经》的文学性质,释放了《诗经》的民间活力和诗性特征,使《诗经》阐释走向现代合法化之途。因此有必要借助西方阐释学与接受美学方法论上的参照价值,深入探讨古史辨派以歌谣释《诗经》的动因及其蕴含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类命运的哲理叩问──《一个人的遭遇》艺术三论李嘉宝在军事文学领域中,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是一篇独步古今的短篇杰作。小说以其深沉的感情力量和对现代人类命运的哲理叩问,激起了东西方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小说也以其对传统军事文学的大胆、...  相似文献   

8.
“现代神话”,是原型批评派的批评家们在现代派文学研究中,提出来的一个饶有趣味的命题。本文仅从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角度,探视一下导致西方现代神话产生的可能性因素。 一 “现代神话”,并不是无根据的杜撰,只要翻开部分作品,就可以发现它的踪迹。长篇小说《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他假想在一次世界性的原子战  相似文献   

9.
对于马克思“异化”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异化”主题的联系人们比较熟悉 ,而相对忽略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二者在概念内涵、批判倾向、解决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区别。逐一描述 ,为大家更深入触及马克思及西方现代派作家们的思想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学衡》派诸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分歧,并不在于整体性地肯定或者否定西方文化,而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的哪一个部分,新文化运动者倾向于学习西方当代文化,而《学衡》派主张学习西方乃至世界的古典文化。《学衡》对于西学的翻译,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一,对于白璧德本人著述的翻译介绍,希望借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澄清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观念;二,对于古希腊哲学、文学的翻译介绍,这正是白璧德及其中国弟子们所崇尚的西方文化精华;三,对于西方文学的翻译介绍,这西方文学是按照他们的标准所选择的西方文学精华,与五四新文化者的视野是并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1.
新书简讯     
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了龚翰熊著的《现代西方文学思潮》一书。该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总论”,对现代主义及其内涵,现代主义文学与资本主义精神、与现代西方哲学、与精神分析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分别加以探讨。书中所论述的现代主义,是指广义的现代主义,即指现代西方文学中反传统的资产阶级文学艺术运动,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派文学的“诸神”中,施蛰存无疑算是颇有影响的一位了。就他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实践来看,他大抵是属于“新感觉”这一路的。在这里,我准备就施氏的创作实践中发掘出“本真生命意义”的内涵来,从而对整个中国现代派文学对“自然生命形式的呼唤”得见一斑。高尔基的“文学是人学”这个定义至少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学,不管其出发点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也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其归宿必然是要道出人的生存的“生命意义”来。因此,虽然中国的现代派文学(广义的),众所周知,是在大量借鉴和对照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学在它发展过程中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是谁也不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如何评价这种借鉴,却有种种不一的意见。本文试图运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理论考察这一问题,同时适当地与二、三十年代的我国新文学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情况作比较,以便对这一问题获得较为完整的认识。以第·梵根和基亚等人为代表的比较文学法国学派把文学影响的过程描述为:放送者  相似文献   

14.
《雪国》是川端康成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代表作 ,自问世以来 ,毁誉不一。为此 ,从日本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派技巧结合的角度切入 ,力求揭示《雪国》整体上呈现出的忧郁、哀伤、抒情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范伯群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研究大家。早年以《鲁迅小说新论》、《郁达夫论》、《冰心评传》(均与同窗曾华鹏合著)等作家作品论及专著饮誉学界。20世纪80年代起,从编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指定的《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开始,深感中国现代通俗文学是被埋压在地底的丰富矿藏,于是组织研究队伍开掘、提炼,历经20多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近读龙长吟先生的新著《民族文学学论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下称《论纲》),受益匪浅。《论纲》推出了一门新学——“民族文学学”。作为一项开创性工程,或诚如为该著撰“序”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界誉宿马学良先生所说的:“开创性工程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本书所涉及的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很高,论述中必然有难以全面周到之处。”但该著那种锐意开拓的精神,纵横种阅的大气和脚踏实地的虔诚,确实令人耳目二新、感奋不已。建立“民族文学学”,笔者以为,这是文学研究史发展至当代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德国大文豪…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称之为“文学”的那些事儿,满打满算也就三千年历史。即使追溯到混沌的原始艺术和祭祀礼仪中的口头艺术,大概也不超过一万年。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观念的出现,也仅仅是18世纪中后期的事,而且版权属于西方,以莱辛《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和史达尔夫人《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为标志。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存在着三种类型的现代主义,即:外来现代主义,上海现代主义,中国学院派现代主义。沈从文是学院派现代主义的先驱人物。学院派现代主义受外来现代主义影响而形成,却有其独创性。它不同于上海现代主义。其典型作品有沈从文的《凤子》、《看虹录》、《水云》等。这些作品从主题到技巧都充分证明了沈从文现代主义特征的一面。沈从文的现代主义作品虽属“非主流文学”,但却影响了后来整整一代的现代派诗人和小说家。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化研究对各学科领域渗透日盛,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日渐凸现。报刊杂志作为文化生产、传播与接受的重要平台,也随之成为两岸学术研究的关注热点之一。近年台湾各机构举办了多届文化传播方面的学术研讨会、杂志开设相关专栏、高校硕博论文不断出现相关选题……都说明台湾的期刊杂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资料缺乏等因素所致,大陆的台湾文学期刊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充分,但也出现了一些产生良好影响的相关论述,如朱双一的《〈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脉流》、刘俊的《白先勇与〈现代文学〉研究》、张新颖的《论台湾〈文学杂志〉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介绍》,以及较早些的如应红的《从〈现代文学〉看台湾的现代派小说》等  相似文献   

20.
论《七月》及“七月派”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七月》到《希望》七月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有深远影响而又历经坎坷的文学流派。它因一份名叫《七月》的刊物而得名。《七月》是伴随着民族解放斗争的隆隆炮声诞生的。当时文艺界部分人鼓吹“投笔从戎”运动,甚至有人说:“无用的笔啊,把它扔掉好啦”,可是胡风却说:“我们没有。不但没有,为了得到用笔的机会,还不得不设法越过了种种的困难条件”,他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创办《六月》,七月派也因此发动。七月派的活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七月》为中心,自1937年至1941年;后期以《希望》为中心,自1945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