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施琦 《职业》2017,(33):97-9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有必要把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在中职学生思想教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更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择业观的形成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而班级是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班级管理中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岩 《职业》2017,(10):96-9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工作,真爱学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学生的成长需要真爱,没有教师真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本文从真爱的前提、真爱的条件、真爱的技巧、真爱的体现、传递真爱五个方面,循序渐进地论述了教师如何真爱学生、践行教师职责,用教师的真爱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马静 《职业》2016,(30):75-76
一年一度的春季高考已经结束,今年作者学校的送考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将18名高三分流学生中的10名送入本科院校.在欣喜之余,只有对春季高考专业课的送考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够更好地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服务.经验的获得更多地来自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的探索,也得益于老教师的指点及学生们的反馈.实践表明,对教学的反思是教师贯穿在教育全过程的作业.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而且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班主任,如何对班级进行简单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朱丽 《职业》2012,(26):45-46
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首先就有一个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在1989年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这充分体现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邓小平同志认为:"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学校的党团组织和所有的教师都要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可见学校育人的首要因素,就是有效而多样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者的一项基本功,那么,对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而言,更是检查其素质和能力的第一标尺.且不说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应摆在第一位,就从教育本身的规律和社会属性,从社会发展的召唤来看,都说明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级管理者必须以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鲜明的政治意识来做好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笔者以多年的教育和班级管理经验,探讨如何在技工院校班级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其艺术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一种独具风格的教育策略,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学校为了实现统一的教育目的,把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划分成的基本教育组织。通过班级对学生进行管理,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学校不仅仅要组织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获得提高。对于一名初中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工作就是社会的缩影,如果不注意班级的文化熏陶,不注意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疏于管理,那么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盘散沙,这样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失败的。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一定要把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渗透起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多种策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向往和谐,创造美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蒋翠华  董红燕 《职业》2016,(15):56-58
职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作为教师与班主任,我们从事的是"有温度"的教育事业,应该帮助学生走出沼泽与困惑.本文就心理疏导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因为心理疏导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方法与教育手段,它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心理疏导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郭继红 《职业》2011,(20):63-63
技工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年龄上与普通中学的高中生相当,但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与高中生相比却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自卑心理较重、学习基础较差、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不强、缺乏信心。如何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成功教育,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人才,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班主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教师和学生,作为一名学校政工人员要想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四个结合”。1.普遍教育与个别疏导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王婷 《职业》2017,(18)
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纪班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里的各项活动.因此,抓好班纪班风的管理是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能够在校内愉快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围绕做好班级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花平 《职业》2014,(8):42-42
班主任难当,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难当,这是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的共同感受,但再难做的工作仍要做,而且还必须做好。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对如何开展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徐艳 《职业》2010,(14)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教育者、班级活动的主导者,是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组织者和责任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处于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其整体素质、工作水平是学校总体形象的重要体现.因此,班主任工作极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多年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4.
杨溪 《职业》2011,(3):73-73
班级是学校中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负责人,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密切联系各任课老师,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桥梁。与中小学班主任相比,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更有难度和挑战性。技工学校的班主任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的疏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5.
田悦妍  隋强 《职业》2016,(5):48
班级小团体的管理是每位班主任都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中职学校班级小团体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会工作以学生为本,工作路径是自下而上,工作重点是学生的成长,工作方法突出由内而外,工作内容为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改善行为及提高学习能力、协助个人成长、改善人际关系及其家庭生活,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适当地进行社会化教育,工作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由此可见,高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有着本质区别,而且高校社会工作目前在高校中还不具备独立位置,  相似文献   

17.
朱文龙 《职业》2011,(30):59-59
职业学校培养的主要是具有初级技术的应用性人才,所以,职校班级具有鲜明的专业学习目标和方向。班主任若是专业任课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目标比较明确,工作会有的放矢。但是,大多职校班主任是文化课教师,他们对专业的了解显然是不够的。如此一来,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德育和教学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学习目标,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职校班主任,必须对班级的专业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实行学区化管理。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关于职校班主任所任班级专业常识培训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8.
入学教育是针对大学新生展开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教育活动.本文试图以学生及家长、学校及教师、行业企业等三方需求,展开"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以期更好地实现新生入学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的工作,而学生的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然不能囊括学校工作的全部,但却道出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要当好一个班主任不容易,要当好一个技校班的班主任更不容易.面对一群头脑灵活、四肢发达、精力充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如何教育好他们,保证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是技校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0.
良性师生关系是当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它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社会教育氛围,也促进人才培养和师生共同发展.近年来,师生矛盾、冲突事件频发,我们时常为师生矛盾所困惑,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二者的关系,积极努力地构建良性师生关系.中学师生关系受到学生性格特征、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家庭培育方式、学校规章制度及社会舆论等的影响.师生关系并不只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问题,而是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关系,本篇论文将从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方面进行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