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第三产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抑或也可以说是经济大省,但尚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曾几何时,河北人常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基础雄厚牢固、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而傲视诸如山东、河南等周边省份;现如今,海尔集团从山东走向了世界,而“环宇”电视则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春都”火腿摆上了河北人的餐桌,有谁知道“双鸽”飞向了何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河北的“年报”却每每总能给人带来利好消息。当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时,河北人民寄予了许多美好的希冀。为此,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河北家底知多少”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抑或也可以说是经济大省,但尚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曾几何时,河北人常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基础雄厚牢固、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而傲视诸如山东、河南等周边省份;现如今,海尔集团从山东走向了世界,而“环宇”电视则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春都”火腿摆上了河北人的餐桌,有谁知道“双鸽”飞向了何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河北的“年报”却每每总能给人带来利好消息。当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时,河北人民寄予了许多美好的希冀。为此,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河北家底知多少”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河北经济市场化进程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抑或也可以说是经济大省,但尚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曾几何时,河北人常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基础雄厚牢固、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而傲视诸如山东、河南等周边省份;现如今,海尔集团从山东走向了世界,而“环宇”电视则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春都”火腿摆上了河北人的餐桌,有谁知道“双鸽”飞向了何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河北的“年报”却每每总能给人带来利好消息。当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时,河北人民寄予了许多美好的希冀。为此,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河北家底知多少”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抑或也可以说是经济大省,但尚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曾几何时,河北人常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基础雄厚牢固、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而傲视诸如山东、河南等周边省份;现如今,海尔集团从山东走向了世界,而“环宇”电视则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春都”火腿摆上了河北人的餐桌,有谁知道“双鸽”飞向了何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河北的“年报”却每每总能给人带来利好消息。当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时,河北人民寄予了许多美好的希冀。为此,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河北家底知多少”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河北经济振兴大纲》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设想,但只对其目标作了原则表述,未提出具体标准,难以操作与考核。因此,为“经济强省”设立一个科学而又便于考核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山东经济发展发生了积极变化,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上升势头强劲。为使山东在未来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通过分析山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弱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或威胁,更加了解自身情况,不断制定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李慧丽 《河北学刊》2007,27(1):218-222
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和河北建设文化大省战略部署,为河北提升娱乐业综合竞争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为此,应在宏观调控下,积极引导和培育娱乐市场,将文化大省转化为文化强省,构建河北特色的现代娱乐产业体系,是河北“十一五”时期应着力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农业在河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北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的举措。但从长远看,河北要从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南省树立了在科学发展基础谋求跨越前进的新理念,着力实施在化危为机中“弯道超车”、构建“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与“三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社会氛围等新措施,积极推进“一化三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实现“两个转变”(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转变)、建设“三个强省”(经济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守住“四条底线”(守住粮食生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改善民生四条底线不突破),努力积累经济、制度竞争新优势,实现后发赶超、富民强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我到省轻工集团总公司主持工作后,主要思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轻工业自身的发展问题,一个是轻工业在农业强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调查研究,我形成了这么一个认识:无论是建设农业强省还是建设经济强省,湖南都必须下大力气把轻工业搞上去。轻工业上不去,我省巨大的农业优势就很难转化成经济优势,我省“工业弱省”的状况也不会有根本的好转。若仅就我省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而论,我们可以断言,在农业大省地位已经确立的前提下,不大力发展轻工业,湖南就不可能成为农业强省。一、湖南农业实现由“…  相似文献   

11.
京畿之地的文化体现了中国主流文化中最稳固、最核心的內容。京畿意识就是河北人由于紧邻首都北京这种特殊区位而产生的其他省市所不具有的“皇城根”观念、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就主要方面讲,京畿意识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经济的影响表现在一般政治经济观念、经济体制和经济战略构想上。我们关注京畿意识对河北经济的影响,目的是在现时代环境下如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而尽可能规避它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重塑齐鲁文化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亚昕 《东岳论丛》2001,22(2):71-74
加强党对地域文化事业的领导 ,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重塑齐鲁文化形象 ,是在山东加强党对地域文化事业的领导 ,建设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措施。地域性的文化形象 ,主要是一个大众文化生态问题。通过优化大众文化生态来提高公众素质 ,创造文化氛围 ,改善社会风气 ,就能加强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同时 ,借助齐鲁文化形象来增强山东的精神魅力 ,非常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开拓省外市场。这也是一种“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即充分利用文化市场的智力资源开发功能 ,来加快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四川社科界》2007,(6):41-44
“工业强省”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的根本战略,是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无异于21世纪四川的“工业革命”。因此,对“工业强省”战略进行全面认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工商管理与经济研究所达捷副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四川“工业强省”战略浅析》,对省委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提出了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设想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陕西是著名的科技文教大省,也是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由于科教文卫体制改革的滞后和国家发展中的“梯度政策”,陕西科技实力向经济实力转化,一直受到体制约束和市场约束。在国家全面启动科技体制改革和开发西部的背景下,陕西由科技强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已具备了条件,现略作以下分析。1、陕西目前实现由科技大省到经济强省的机遇世纪之交,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重心西移,西部大开发世纪工程的…  相似文献   

15.
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具有悠久的齐鲁文化底蕴,又是经济大省,但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对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是提升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历史文化名人如群星璀璨,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名列前茅,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全国第二,然而,未能把自己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进而跨入文化强省之列。本文分析了制约河北文化发展的原因,提出了振兴河北出版事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砚雯  周爱军 《河北学刊》2008,28(2):224-226
人才问题是制约河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不仅对制约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的人力因素进行了探讨,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希望能对早日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被专门提出,表明环境保护问题已受到了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河北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张庆黎强调要努力打造河北“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河北省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不仅要靠全社会的重视,更要靠科学的管理与制度,只有采取改善体制机制、规范秩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硬措施,才能实现“打造生态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山东省文化品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品牌作为品牌的一种类型,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象征,也是经济实力的反映。山东省是经济强省,也是文化大省,但文化品牌的数量和质量与文化资源大省和经济强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利用资源优势,培育出更多的世界性的著名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地区的崛起,最终体现在经济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上.从河北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经济已占据半壁江山.没有民营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就没有河北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要建设有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不仅要找准问题,认识差距,更要坚持以增强实力为主要目标,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全民创业,加强自主创新,以科技兴冀,提升河北民营经济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