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志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1):132-133
在艺术史上,艺术家们很早就自觉地把“丑”纳进了艺术领域,通过对“丑”的艺术描写,来彰显美的价值。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近现代艺术作品上,就会发现,近现代艺术家塑造的不少“丑”的艺术形象是很难用“以丑彰美”这类传统方法进行审美解读的,用“标新”、“颓废”、“扭曲”、“危机”这样的词语也是难以阐释的。我们认为,“丑”在近现代艺术语境中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揭示审美经验的复杂性、深化人们对艺术美的认识、拓展人们的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2.
丑,从历史上看,有一个从怪而丑而喜感的演进.在不同美学理论中,如美丑二元结构中,美感、悲感、喜感的三元结构中,以及在美、悲、喜的复杂混合与置换中,丑有不同的位置.从丑的角度看,丑向其它美学类型的转化需要条件,丑的正规流向是滑稽(即喜感的笑).丑的不同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莱辛论丑有以下三重意义.从时代的启蒙意义看,对丑角在悲喜剧中的作用和意义的宣扬,回应着启蒙时代的民族召唤和文艺使命,可谓以艺术的手段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理想,提高一般市民地位与人权的一种努力与尝试.从美学意义看,<拉奥孔>首次打破丑的禁令,给丑在诗歌艺术中的出现留下了宝贵的空间;<汉堡剧评>中的丑角论赋予一般市民在戏剧申的出现以合法的身份,拓宽了戏剧形象塑造的领域.从方法论意义看,无论是论丑感,还是论丑角,都以具体的现象或事例作为论说的材料支撑.与以往德国荚学论著注重系统性、逻辑性相比,它既不乏严密的学理论证,又处处充满着现实气息和人文关怀,为创遣性的批判式写作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王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0):134-135
在中外艺术史上,许多著名艺术家在作品中都有对“丑”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如果我们对这些栩栩如生的“丑”的艺术形象进行粗略分析,就会发现“丑”的艺术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丑劣、丑恶、丑态、丑威、丑相。这五类“丑”的艺术形象,在审美活动中,都具有各自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钉十字架的耶稣完成了赎罪祭,按照古老的传统,祭仪中的主角总是丑陋的,这也正是耶稣在受难中的形象,只不过一般人看到的是喜剧中的“丑角”,而基督徒看到的却是甘当人世丑恶的“圣子”。在基督教语境中,耶稣死而复活,终祛除了丑陋,实现了美的转换。耶稣复活是肉身的复活,从而打破了人神之间的界限,在美学史上第一次肯定了人的身体可以像神一样完美。 相似文献
6.
汉语是美丑的两极。论其丑,汉语自身极度缺乏稳定性,缺乏对概念的严格框定,更缺乏科学性。用汉语进行科学理性思维具有诸多不方便,这是中国科学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赞其美,表现在,当我们将话题由科学之理性转为文章之感性,丑汉语便魔术般地变为了美汉语。在文章中,汉语的一切短拙霎时间都不见了,代之以无所不能的神通与无往而不胜的灵性。呆滞的汉字变为了闪烁的珠玑。汉语中不利于探究科学理性的因素,恰恰有利于文章的写作。汉语有丑陋的一面。汉语可以附着俗流,可以被用来攻击异己、意淫异性或亵渎圣灵;用汉语可以轻易造出许多肮脏的语… 相似文献
7.
庄子在他的散文中描写了许多丑的意象,其中有畸形残废丑陋的人物,也有怪异无用的事物.庄子创造的这些丑意象阐明了他的富有深刻智慧的道通为一的美丑观,强调了衡量事物的美丑不在事物的外形,而在是否得道.事物虽众,但道通为一,美丑是相对的,相互可以转化. 相似文献
8.
9.
当代社会,大众文化成为最为典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在市民土壤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文化模式,娱乐性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下,当代丑文化逐渐告别传统的精英姿态,它在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中逐渐发生了新变.传统丑文化所具有的创造性、崇高化、精神性的品性,在当代丑文化那里逐渐让位给复制性、滑稽化和生物性的内容.当代大众借由丑的刺激实现对焦虑、空虚的发泄,并由此得以暂时摆脱现实,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身体对话. 相似文献
10.
章风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118-120
凭借“二丑艺术”写爆一把、评爆一把的王朔曾一度让文坛为之瞩目,然而创作上渐趋模式化及其第一本评论集《无知者无畏》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尘埃落定之后,他所面对的将是文化战场上持久的尴尬和冷落。 相似文献
11.
12.
论丑在美学发展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丑”在古代处在一种被排斥的、非独立的状态之一。“丑”在近代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其从属性的地位,而且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系列深化。“丑”的异军突起,促成了“崇高”和“滑稽”范畴的独立;“丑”的不断渗透,加剧了“悲剧”和“喜剧”的对立。近代美学不仅因“丑”的介入而实现了其历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且还走向极端,引出了作为美学范畴的“荒诞”。可以说,“丑”是美学发展史上的催化剂,而审丑也标志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健全。 相似文献
13.
"丑"的现象和问题贯穿于整个人类艺术史的创作表达,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对"丑"的艺术实践和"美的艺术"观念史进行历史梳理,可以发现,"丑"在摆脱美的依附性以及寻找自身独立性过程中形成自觉意识,最终成为一个特殊的审美范畴."丑"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表征,改变了原有以"美的艺术"为指归的艺术史格局.而面对"丑"的传播乱象问题,要正确适度地对其进行"三审". 相似文献
14.
章风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
凭借"二丑艺术"写爆一把、评爆一把的王朔曾一度让文坛为之瞩目,然而创作上渐趋模式化及其第一本评论集《无知者无畏》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尘埃落定之后,他所面对的将是文化战场上持久的尴尬和冷落. 相似文献
15.
孙彦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15-119
文章运用孙绍振的审美错位理论,对周朴园、蘩漪的形象进行了解读,认为,蘩漪虽然邪恶,但与美构成奇异的交融,形成了恶之美。而对于周朴园来说,他不乏善的表现,但又认为金钱万能,对周围的亲人漠不关心,形成了善之丑。同样,错位的理论对于其他文学形象也具有阐释的效果,如《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以及《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娜·卡列尼娜。 相似文献
16.
丁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
人类初始文明的诞生摆脱不了自然环境在它身上打下的烙印,一定的地理条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释文化艺术活动的历史起源,并左右它的发展和成长。中华先民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其呈现出与古希腊民族"审美偏张"相对的"美丑兼审"的文化特点,这成为庄子塑造一系列"丑"的意象的文化积淀和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审丑之所以可能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身上的自然欲望所形成的恒久力量,二是人类对僵化理性(有时称之为"文明")的反抗和超越,三是对理性主义形成反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出现。与之相对应的是审丑的实现也存在着三种转换机制,即古代主要表现为化恶为丑,近代主要表现为崇高对恶的容纳与调和,现代主要表现为非理性的、无意识本能意志力量的对象化。尽管这些机制分别发生在不同时代,但是它们作为对丑的欣赏机能,又常常是纠结混杂在一起的,只不过在某些时候某种机制发生着主要作用罢了。 相似文献
18.
曲德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3):28-31
本文在西方哲学的基础上探索了西方哲学的本质含义,对西方现代艺术广泛存在的审丑意象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现代派艺术是过渡形态艺术的结论,号召中国的艺术家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点融会贯通,提升艺术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对立而统一的。矛盾着的双方失去一方,其它一方也就不存在了。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互相斗争,互相转化或互相渗透。许多矛盾同时存在时,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体现着事物的性质。在绘画艺术上,因为它是表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瞬间,通过视觉形象反映出来,所以它不能不受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制约,而且在整个画幅中无不体现这种客观规律。善于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首先在艺术形式上就是达到完美的前提。在创作方法上也起着潜在的主导的作用。 我们试从绘画的创作方法上和创作过程来分析矛盾统一规律。 第一、模仿与创造就是一对矛盾。模仿意味着对客观世界的形色、动势、相互关系上的模仿,客观事物是主体的,有重量的,而且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绘画则是在乎面上表现相对静止的一瞬间,是通过视觉来体现和认识,借助于经验和联想。它不可能毫无遗漏地,百分之百真实地再现对象的一切细节,也不可能说明事物发展的过程。因此有所取舍,进行概括和加工创造就是非常必要和自然的了。但是没有模仿也就谈不到创造。因为那种完全脱离客观对象的本质和固有形式,单凭主观臆造的“艺术”,并不能使人理解。这样的“艺术”实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的思想丰富而深刻,其美学意义具有着总结性与启发性。其思想的美学意义在于首先他关注于意义世界,而非常识世界。第二,追求万物为一的天地境界。第三,追求无善无恶的自然境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