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几年前.人们通过英国小伙子胡润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中国百富榜》认识我们身边的富豪。一个个亿万富翁令人咋舌的财富和身价让国人为之羡慕、倾倒。如今。随着一些“问题富豪”浮出水面.他们“不义之财”的来历又为人们所诟病。问题富豪们究竟有何神通.只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迅速聚敛起西方富豪需要历经三代方能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他们的“淘金术”究竟高明在何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尚奕 《决策与信息》2006,(12):41-43
富豪的奢侈生活对世人而言早已不再神秘,他们所拥有的价值连城的奢侈品以及一掷千金的生活方式,都被我们所熟知。然而,你是否知道是谁为那些腰缠万贯的有钱人打造出金碧辉煌的生活?其实,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奢侈服务公司”,它们专做富豪的生意,服务内容从日常生活到周游世界,无不涉猎。下面,让我们去看看这些富豪们的“御用”公司究竟怎样演绎最豪华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告别夺穷买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晓 《决策》2005,(11):57-57
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500富豪大约只有30人左右是地产商,但中国大陆100名富豪榜单上竟有50%以上的企业涉足了房地产业,或者以房地产为主业。难道房地产真的成了中国的黄金产业?难道房地产真的成了催生富豪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4.
左曲锋 《经理人》2004,(1):44-45
企业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如何出色地服务和回报社会与社区。如今,商界最为热闹的看点,就是“问题富豪”、“问题企业家”了,人们遣斥着,同时也心痛着。这让我联想到“问题商业领袖”的可能出现。站在未来的角度讲,确实需要提醒中国的商业领袖们,千万要警惕自己滑向“问题商业领袖”。“问题富豪”、“问题企业家”正在不断地被清扫,他们主要表现在“富豪不纳税”、“权钱交易”、“忽视或侵占大股东权益”,以及其他违法形式,一言以蔽之,都与“违法”两个字相关。  相似文献   

5.
美国最近出现了一种叫做“隐形推销员”的职业,这些所谓的“隐形推销员”经过严格的职业训练,化装成普通人,在一些场合与目标消费者搭讪,借机推荐产品,消费者往往在浑然不知之中就接受了他们的影响。虽然这一做法遭到了来自道德方面的指责(人们认为这一做法将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但据说这种隐形推销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隐形推销员”的公司还打算将这一业务推广到世界上其它国家。“隐形推销员”给我们两个启示:第一,口碑是营销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应该纳入公司营销沟通管理的范畴,不要让它自生自灭;第二,进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富豪排行榜》让我们认识了身边的富豪,一个个亿万富翁令人咋舌的财富和身价让国人为之羡慕、倾倒。如今,随着一些“问题富豪”浮出水面,他们“不义之财”的来历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问题富豪们究竟有何神通,只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迅速聚敛起西方富豪需要历经三代方能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他们的“淘金术”究竟高明在何处? 扑朔迷离的财富链条 海外一位专家在对数位中国问题富豪剖析后发现这样一条财富链:圈地+骗贷+上市+偷税,  相似文献   

7.
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少数中国文人给中国出版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通过各方努力,他们的作品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销量巨大,推动了中国出版业的繁荣。巨额利润驱使出版界不惜重金抢夺“易中天们”,因此近年中国涌现出了鲜有的“易中天式”的文化富豪。  相似文献   

8.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3全球富豪榜》再次让中国大放异彩!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创造10亿美元富豪最多的国家,富豪数量达到212人,比美国多1人,中国财富正在飞速增加并快速向富豪集中. 在胡润看来,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中国富豪们暴富的主要途径,富豪上榜人数高达219人.在全球十大房地产商中,有7人在中国,1人在美国,2人在英国.而两位英国房地产富豪其家族有着200年以上投资历史,主要财产是其家族在两三个世纪前通过在伦敦买大块的地皮,经过几个世纪的增值后而来的,其致富速度远远不及中国的房地产商.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9,(10):115-115
在美国,关心慈善事业,捐献大笔善款,早已成为富豪们义不容辞的一项义务。许多富豪认同卡内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他们都把回馈社会、帮助穷人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和道德要求。因此,2001年当布什总统签署旨在逐步削减并最终废除遗产税的法案时,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富豪们反而予以最强烈的反对。包括盖茨父亲老威廉、  相似文献   

10.
军事     
《领导文萃》2011,(12):139-140
歼-20隐形战机显示中国军力提升 中国进行了新型隐形飞机的第二次试飞。当歼-20在空中飞过,摇摆双翼向观众致意时,观众发出阵阵喝彩。美国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现役隐形战斗机,俄罗斯的“苏霍伊”T-50隐形战斗机有望在未来4年内开始服役。从照片上看,中国的歼-20似乎比F-22和T-50都要大。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0,(22):16-17
在本监测期内.我们共监测到外媒有关中国内地房地产的文章25篇,从高房价的原因到政府解决高房价的政策,外媒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月11日美国彭博社刊发文章提醒中国要警惕美国式的房地产泡沫。文章中建议中国政府要循序渐进地平稳市场、稳定价格,并多建民众住得起的房子。在两会结束的第二天,北京接连拍出三块“地王”,丽这三块“地王”全部由央企购得。在此背景下,香港《南华早报》3月20日发表文章分析了央企竞相炒地的原因,文章中指出央企拥有大量的现金,在产能到处过剩的中国.投资房地产能轻松获得高受益,而且中央没有明令禁止央企进入房地产业,所以央企拍出三“地王”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决策探索》2014,(9):79-83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按照这种逻辑,那么,国内外顶级富豪一定是世界上顶级吝啬鬼。悉数“抠门”的富豪,他们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有的人依然保持着创业前艰苦朴素的传统,有的人是“较真儿”。不论怎样,对于富豪来说,奢华无罪,“抠门”更加光荣。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28—3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世界顶级生活体验中国峰荟”。即“奢侈品大展”。这个展览在全国风生水起,给国人带来了一次全方位的奢侈感官大筵:2.5亿元的豪宅、2亿元的珠宝、50万元的狗项链……连入场的豪华车都要求必须价值在250万元以上。展会上林林总总的天价商品简直令人乍舌!然而面对这些商品,一些富豪掏起腰包来出手阔绰、一掷万金。3天大展,接待7000位富豪,现场俨然就是一场“比富大赛”,有钱人竞相出场炫耀身份与地位,奢侈恶浪随之滚滚神州。  相似文献   

14.
不必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们几百亿美元财富感到惊叹,因为在一些隐形富豪,比如万塔数十万亿美元财富面前,这实在不值一提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个富豪泛滥的年代,从80年代的万元户,到90年代的百万富翁,到如今的亿万富翁,仿佛富翁从来就是层出不穷的。我们习惯了穿梭于车水马龙间的奔驰宝马,习惯了奢侈品展上富豪们一掷千金的豪迈,习惯了跑马场、高尔夫球场富豪们挥手一瞬间的洒脱。这又是一个富豪贫乏的年代,有人戏称“中国的富豪穷的就只剩下钱了”,他们拥有万贯家财,香车美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无法排除心  相似文献   

16.
问题     
《领导文萃》2013,(15):133-135
别让房子伤害家 在中国,房地产已成撕裂家庭细胞的重要肇因。“为买房离婚”早就不足为奇,如今的黑手已伸向无助而空守房产的老人们。如今大多数的老年人,常年的积蓄早已被飞涨的物价侵蚀了实际价值,但他们手中往往握有一套或多套房产。价值巨大、升值迅速的房产遂成“重点争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鸣 《领导文萃》2008,(13):141-143
随着开放以来发起来的第一代中国富人逐渐进入暮境,年过半百的富豪们.开始操心自己家业继承问题,据说还有人办了专门的培训学校,给私企老板的儿女们上课,甚至进行“魔鬼练”,为的就是让这些公子哥们能够接班。  相似文献   

18.
最近,社会各界纷纷质疑中国一些富豪在个人所得税上的不光彩表现。据说,去年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出的“中国十大富豪”中,大多数都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原因是他们把个人收入都合到工厂里去了,公司是自己的,个人的工资都在工厂税前列支了。再加上近段日子一些媒体披露中国新生贵族在美国的豪宅和生活的奢侈,一时又激起了人们的若干火气。这多少让人想起了  相似文献   

19.
《经理人》2004,(2):84-84
近日,中西药业(600842)发布公告称,拜耳中国将全面终止与该公司的合作,同时拜耳中国将以现金方式单方面向其增资1670万美元,用于偿付其对外的债务。一段中西结合的婚姻终以“离异”结束,他们的分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早前,某些人把各种富豪榜美化为"经济晴雨表",声称可以从中观察中国经济和行业变化。其实,从富豪榜观察经济变化的准确性还是有待考量的,因为富豪个体变化或富豪财富变化难以代表中国经济的整体。因此,以娱乐心态来看待这些榜单或许更为理性。关于富豪,只有两种榜单才有社会价值,一种是富豪纳税榜,一种是富豪慈善榜。遗憾的是,在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每年发布的年度纳税排行榜上,一些社会知名富豪及其企业大多没有进入排行榜;富豪慈善榜上虽然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