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相互关系,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医学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的刻板性两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但在自我灵活性上显著高于常模;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恋爱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问管理倾向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奕冉  程族桁 《职业》2015,(3):71-72
本文旨在探讨EEPO有效教育模式对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创造力倾向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以有效教育模式对实验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的测查。实验前,被试两组在时间管理倾向、创造力倾向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班在时间管理倾向、创造力倾向得分上有显著的提高。EEPO有效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创造力倾向。  相似文献   

3.
探究大学生无偏见动机对社会支配倾向及同性恋态度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量表、社会支配倾向量表中文版及无偏见动机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方便取样的5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社会支配倾向、同性恋态度和无偏见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无偏见动机在个体对群体支配倾向和同性恋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个体对群体平等的反对倾向和同性恋态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个体对群体支配倾向、个体对群体平等的反对倾向以及无偏见动机来减少对同性恋的偏见。  相似文献   

4.
张耀庭 《职业时空》2012,(3):128-129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社会适应能力参差不齐。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依据社会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探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帮助大学生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潘子彦 《职业时空》2012,(3):162-164
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量表对442名工科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工科大学生总体的职业兴趣倾向为SEI,即社会型、经营型、研究型,这与专业发展要求有些偏离。其职业兴趣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6.
浅析高职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武寿 《职业时空》2008,4(11):105-105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对体育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战略性措施,也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发挥体育教学的特有功能,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7.
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锻炼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从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实效性出发,探索了建立心理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陶锋 《职业》2014,(33):121-123
为探讨经筛查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适应之间的相关性,有针对性地为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探讨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南通大学本科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和适应状况调查。所得数据使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显示,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占总数的8.87%,该群体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与适应各分量表及总适应得分之间多数具有显著负相关,表现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适应能力就越好。抑郁、依赖、社交退缩、强迫四个因子是该群体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对适应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为此应在入学初及时对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证实提高时间管理倾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业拖延有效。方法:在成都医学院选择合适的16名被试,分为实验组(团辅小组)和对照组,并对实验组开展8次学业拖延的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学业拖延评估量表(学生版)(PASS)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AMD)对两组都实施前、后测,且使用学业拖延团体辅导总体效果评估表、观察员记录表评价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业拖延程度的前、后测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改善学业拖延意愿和时间管理倾向两方面前、后测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成员对团体辅导总体效果评价较高。结论:提高时间管理倾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业拖延有效。  相似文献   

10.
时间管理倾向研究是当前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溯,介绍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结构等理论问题以及经验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未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的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屌丝"现象的兴起是网络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大学生对"屌丝"文化的认同,也折射了大学生面对社会压力的消极情绪和网络亚文化的盲目选择。因此,科学应对大学生"屌丝"现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加强"屌丝"族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及自我教育能力,切实提高"屌丝"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着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认知方面表现出辩证思维不够成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内容简单化、人际认识自我中心化、对自我缺乏思考与规划倾向;在情感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矛盾性,对他人不懂得关心、感恩,对自己表现出低自尊的特点;在行为方面表现出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社会适应困难、不敢担当、自我控制能力弱等特点。过度保护、纵容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社会媒体的不良舆论导向、道德滑坡、学校教育的缺陷等,在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迟滞中起了重要影响。为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性良好发展,必须借助全社会的力量,从社会的文化观念、社会大环境、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是由大学生发起或参与的以利他为内容、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以及多方联动性等多种属性。应从建构教育启蒙机制、资源整合机制、项目运作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和追踪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推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体现出与社会期待相适应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具有过渡性、多重性与多变性特征,急剧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加剧了角色冲突,增加了大学生在未来职业道路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适应与转变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使其职业心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学校改革、家庭贫困、个人原因等使大学生兼职由非主流化走向主流化,甚至庸俗化。大学生兼职的动机由锻炼自己变为养活自己,在社会贬低大学生与大学生自我贬低的双重打压下,大学生兼职主流化、庸俗化不可避免,这要求社会、学校与家庭认真对待大学生兼职主流化、庸俗化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兼职,防止因为兼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制约大学生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流行语是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流行于高校大学生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话语,能够概括性地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某种本质性特点及大学生的普遍心态。大学生流行语的价值取向表现出兼容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特点。负面词汇流行语是大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同时,大学生并不会偏重某一方面的流行,而是兼容了正负面的影响。大学生流行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大学生社会文化心态的表征符号,为我们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人生价值取向等问题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是"有目的的、合作取向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引领积极社会改变"的过程。调查显示,上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水平低于美国大学生;在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所有维度中,上海大学生在"以礼相争"、"改变"、"自我意识"三个维度的水平上最低;性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曾接受过领导力培训、上大学以前的领导经验、团队合作方面的经验、在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方面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学校或所在社区事务及班级事务的关注程度等因素均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大力推进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进一步丰富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覆盖面,减少当前大学生领导力开发中的"马太效应",同时,着重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兴趣,让大学生们在更多参与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领导力。  相似文献   

18.
网络道德暴力在"道德、正义"的名义下,通过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大规模舆论攻击,甚至由网络平台发展到现实社会的围攻,以使对方受到道德惩罚或迫使对方改变自己的行为。网络道德暴力具有"暴力"的性质,扰乱了网络生活甚至是现实生活秩序,客观上妨害了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大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暴力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言论自由的异化和群体动力,外因是社会情绪郁积和"匿名制服"效应。基于"共享共治"的基本精神,通过大学生网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携手行动是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暴力问题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参与公益性就业、孵化公益性就业正成为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新热点与新趋势。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存在大学生认知度不高、公益性就业自我评价谨慎、公益性就业行为欠缺、公益组织资金短缺、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优化我国公益性就业孵化体系支撑,推进大学生公益性就业教育,加强制度创新,助推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