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锡伯族的族源问题,鲜卑说与女真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此争论背后,事实上是锡伯与满洲复杂交织的关系与历史。建国初期新疆、辽宁两地锡伯族人口的差异状况以及历史上锡伯人的迁徙历程,表明锡伯族人的族群状态随着其族群认同的变迁而存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锡伯人因为迁徙带来的客观资源环境的改变,其族群大体经历了由相对独立的部族—满洲共同体中的一员—前现代民族—现代民族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认同因素对作为当时的边缘族群的锡伯人具有重大意义。在西迁以后,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多重因素导致满洲认同的衰减,锡伯族脱离满洲的进程大大加快。与此同时,伴随此进程所带来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则对锡伯族知识分子在其民族族源的追溯和民族历史书写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中,除了人口众多的汉民族外,尚有若干少数民族。它们人数虽少,但分布极广,有的历史也相当悠久,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开发和繁荣祖国,作出过重要贡献。世居祖国东北的锡伯族,便是其中的一个。锡伯,在历史上曾被称作“席北”、“席帛”、“西北”、“席百”、“锡百”、“锡卜”、“实伯”、“喜伯”、“什白”、“斜婆”、“西僰”等。这些不同的名称,都是从这个民族原有的自称“sibe”这个词的音,转译而来的。据解放后五十年代末期的统计,全国的锡伯族约有两万六千余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的察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约有一万二千人。其次是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约有七千余人。再余的几千人则散居各地。沈阳的锡伯族,大约是在十七世纪末  相似文献   

3.
锡伯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锡伯”其称早于16世纪中叶已见诸史载,说明她是一个具有悠久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锡伯族人民对于维护祖国的统一、保卫和开发建设祖国西部边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中,锡伯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地域环境中,创造并发展了本民族固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后世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遗产。反映和表现古代锡伯先民社会生产生活的叙事民歌《亚奇纳》、《狩猎歌》,歌颂近代史上锡伯营官兵在反侵略、反分裂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民族气节的民间故事诗《拉希罕图》、《喀什噶尔之歌》就是锡伯族古代民族民间文学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4.
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 ,如今在语言选择和使用方面出现了逐渐转用强势语言、放弃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趋势 ,新疆的锡伯族便是其中一例。锡伯族母语文使用功能衰退的原因与其本民族中普遍存在民族语文“无用论”、“过时论”的思想有关。而历史的经验证明 ,语言文字不存在过时与落后的问题 ,它是一种文化 ,应保留民族语言文字 ,使之成为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锡伯族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它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5,000余锡伯族军民迁往新疆伊犁地区,对建设和巩固边疆作出了光荣贡献。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目前锡伯放的主要聚居区,该族的风俗习惯在这里尚有保存,尤其是金泉公社还保留得颇为显著。这些“社会化石”是研究锡伯族历史和文化的有益资料。不久前,笔者曾到金泉公社作过一次民族调查,迄今这里在丧葬方面的某些内容对我国远古人类葬俗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就其特出之处作一些介绍和说明。 锡伯族一般行土葬,“萨满”、“尔奇”、“道奇”(均系男巫)、“相童”(女巫)以及难产、上吊等凶死者行火葬。棺材为木匣状,上宽下窄,棺盖微拱。死者装入棺内的姿式男为仰卧直肢,女为左侧卧。  相似文献   

6.
壮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其历史可谓悠久,但以“壮”作为一个统一的族名来称呼这一个民族实体则始于1965年10月12日。在这个统一族称出现之前,壮族有过许多不同的称呼,先贤们于壮族族称缘起的探究,多从某地壮族或壮族的某一部分来考察,因此他们的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对壮族族称演变的考察,指出壮族最初得名于宋代宜州地区,“壮”的原始含义源于宜州地区的某一特征。  相似文献   

7.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一九九○年人口普查为十二万人。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是一个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十七世纪前,达斡尔族业已发展成为黑龙江流域各民族中经济文化最先进的民族,为开发和驻守祖国北部边疆做出了贡献。在达斡尔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族妇女以其聪慧的才智,辛勤的劳动,女性的温情,影响着达斡尔族历史的发展。本文谨就达斡尔族妇女在达斡尔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九四九年前),在生产、生活及社会中的作用作一概述,有失当之处,请同志们给予批评匡正。  相似文献   

8.
濮族是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族系,以自称“濮”而得名。远古时期的濮人有把自己的居住地命名为“濮”的习惯。这种习惯在西藏地区沿袭至公元7世纪。 濮族活跃于中国民族历史舞台,可上溯至史前传说时代。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濮族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过特殊的地位,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法对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作了较全面、具体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锡伯族人口文化素 质的各项指标,如每万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在校生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非文盲率、文化教育水平综 合均值远远高出全国、新疆水平,在全国56个民族中位居前列,特别是锡伯族妇女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其多项指标 在全国处于较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族名、族源与文化丛论罗漫一、族名问题的讨论1、可否又叫“布越族”?由于布依族20世纪50年代之前没有文字,族源以及早期历史的资料除了依赖考古发掘和汉语文献记载之外,本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行为仪式、使用器物等等也是重要的可资利用的材料。要研...  相似文献   

11.
土族族源再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族是一个具有光辉历史的民族,但是她的族源问题至今尚未定论。这个任务的解决,不能不是民族工作者和历史工作者的责任。为要考查其族源,不能不首先考查一下目前的人口分布及其过去的状况。 土族目前有十二万四千余人(1980年底),主要聚居在湟水之北和祁连山之阳的山谷地带及其毗邻地区。互助有  相似文献   

12.
与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不同,传统“中国观念”是基于文化、历史、地理三者一体的整体国家观念。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是传统“中国观念”的核心。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族际间冲突与融合,形成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大一统国家观念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共同作用,构成完整的“中国观念”。  相似文献   

13.
“契丹”源流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唐宋之际盛极一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但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强劲的民族却在金、元以来的八百多年间消失得难觅踪影!契丹族在我国古史中最早见于《魏书》,且与勿吉、库莫奚等族一样单独立传。所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14.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表征的民族共同体,从“回回”到回族这一转变中,回回含义的变迁复杂、曲折,有必要对回族族称的来源进行梳理,分析其族称及族源。  相似文献   

15.
辽北早期青铜文化的时代,正当中国历史的夏商,有的或晚到西周时期,这正是我国北方诸族兴起和活动渐频的一个时期,当时的北方除了商王所封诸侯国,还有不少方国、部族,土方、屠何、邓竹、山戎、北发、肃慎等。在这些方国、部族中,哪一个是活跃在辽北地区高台山文化的主人呢?我认为,应是古史中记载的“发族”,亦即郭沫若先生所说的毅族。中国古文献中关于发族的记载:《管子集校》说:“发,东夷名。”《逸周书》记周成王于洛邑王城建成后,曾大会诸侯及四夷,当时是;“周公旦主东方……西面者正北稷俱大鹿;秽人前儿;良夷在子;发…  相似文献   

16.
锡伯族源考     
锡伯族源问题,至今仍是民族史研究中的疑案。有的研究者认为,锡伯族与满洲同源;有的认为,“锡伯族与鄂伦春族同祖”;也有的则认为,锡伯是鲜卑的后裔,(即东胡的一支),笔者同意后一种说法,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论证。一众所周知,鲜卑是东胡的一支。东胡并非单一民族,是华夏人对蒙古东部地区各族的总称。服虔说:东胡“在匈奴东,故曰东胡”。东汉来年,东胡为新兴的匈奴族所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研究任阿一个部落、部族、民族的历史时,不能不对其名称给予充分的重视。正确地理解解释其名称,对研究和探讨其起源和历史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卫拉特”一名对于卫拉特这个部族的起源与历史发展的研究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氏族、部落、部族名称的学科叫做“族名学”[1],它既属于语言学这一范畴,又属于历史学这  相似文献   

18.
辽朝的民族迁徙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辽朝的民族迁徙,包括了汉族、渤海人口向契丹族聚居地区,契丹族人口向北方、西北地区和向渤海故地、中原地区的流动。这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对流迁徙,尽管是伴随着辽朝对周边的征服战争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但在客观上却对辽朝统治下的广大北方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族、渤海人口迁入契丹地区,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契丹族人口向北方、西北的迁徙,为推动农业经济带的北移和巩固边防做出了贡献;契丹族人口向中原的迁徙则使其置身于相对发达的封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之中,加速了契丹族历史发展的进程。辽朝的民族迁徙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羌族     
羌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自称“尔玛”。现有八万多人口,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地区的北川县等地。居住在茂汶县境内的有五万多人。大多数以村寨形式“附山而居”,少数住在公路沿线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杂居。茂汶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20.
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裕固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部落组织,每个部落又由若干个户族(相当于氏族、裕固语称“的尔斤”即“特勤”)组成。每个户族的名称类似汉族的姓,但又与汉族的姓不同,裕固人的姓与名是分离的,名是名,姓是姓,名字的前边不冠本民族的姓,也不实行姓与名相连的人名构成方式。据调查裕固族现有十个部落,二十九个户族,也就是说裕固族本民族的姓(即户族名称)行二十几个,其中一些姓氏较为古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