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针。“三个面向”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对待自己的历史使命:培养出能适应于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教育工作要贯彻“三个面向”,就必须从教育思想、体制、教材、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一系列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教师的需要与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我国科学文化发展、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中,承担着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指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调动教师的极积性。”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现在,出现了不少教师“厌教”,“弃教从商”和“出国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目标和价值观 教育目标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发展、变化了,教育目标和人才标准必然要随之作相应的变革。 价值观是多元化的。由于教育是通过传递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不同的价值主体就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与社会发展、变化,特别是与一定社会的文化有深刻的联系。 “人”与“才”是矛盾的统一体。长期以来,在教育界,就有教育首先是培养“人”同时重视培养“才”,还是教育首先是培养“才”而忽视培养“人”的争论,争论的核心也是教育目标和价值观问  相似文献   

4.
一、大学要培养优越的人才有人说,人才是今天世界上所有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近年来有许多国家都提出人才的开发问题,重视研究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用人才的工作。如1960年日本经济审议会发表的《日本经济的长期展望》提出“人才开发论”,并推行“天才教育”,对青年进行早期发现,早期开发,加工培养。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天才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走向21世纪的最佳选择——创造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1983年9月对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对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总体设计。落实“三个面向”,千头万绪,而最基本的是要深化教育改革,面向我国21世纪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大批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质人才。为此,对旨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创造教育的研究,以便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包括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就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6.
试论教师道德修养的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智慧的开发者,他们承担着把青少年一代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任务。人民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启迪青年一代智慧,塑造青年一代灵魂的工程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对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知识的经济化和信息的全球化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要想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 ,必须依靠教育 ,及时调整学校教育目标 ,使学校教育目标由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向培养认知型、能力型、创新型、素质型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根本的特征和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要不断创新.首先是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不断创新的人才。没有这样一大批人才,那么我们将要远远落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培养人才方面仍存在着观念上、教学方法上的滞后与弊端。因此,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彻底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入手,真正为我国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方能大力推进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进步,迎头赶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创办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师队伍。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的基础部门,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教研室的职责包括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执行教学计划、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做起。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振兴科技靠什么,当然要靠人,要靠人才!而人才则要靠培养,靠教育。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科技进步、繁荣经济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这是一个高瞻远瞩、英明伟大的论断,不仅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 ,提出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特别是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只有突出培养能力 ,才能使教育成为“国家未来的最有效益的投资” ;使教育最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万里同志在1986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提高教师的素质,比工厂里设备更新更重要。”叶圣陶先生1981年在一封教育书简中写道:“最要紧的是提高语文老师的认识。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学校里为什么要有语文课,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吕叔湘先生1985年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 ,它的任务就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随着人类逐渐加快的发展步伐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 ,“合格”已更多地蕴含着创新的成分。当今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是各学科倡导的主旋律。那么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利用具有创新成分的历史题材教育学生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内容包罗万象 ,极其丰富。古代优秀的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巨额”的文化财富 ,其中不乏敢于创新的人与事 ,这对于思维活动还需具体、直观、感性经验支持的初中生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教师要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14.
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要把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教育,就是这个“伟大的创造性工程”的基础工程。我国的教育,是面对十亿人口的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场所,最艰巨的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我国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是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本质特征 ,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有赖于创新教育。要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环境以及德育等诸要素。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教育思想上 ,实现质量观由“知识中心论”向“素质中心论”的转变 ,实现人才观由“专才论”向“通才论”的转变 ,实现价值观由“文凭生存论”向“教育发展论”的转变至关重要。而在教育环境创新上 ,应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办学思路上产学研一体化 ,办学制度上教学管理的弹性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时期是思维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富有创造性才能的人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九八九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的人才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开拓精神,更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中有较强的适应力等。可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曾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小学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基础,只有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高等教育才有较高的起点,造就人材才有可靠的保证。因而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它是培养中学教师的基地。如何搞好高等师范教育,为“四化”多培养“开拓型的人材,这是“开放“改革”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因此,作为一个高师的数学教师必须立足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教师队伍结构的原则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五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高等学校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也是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是发展高教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保证。而教师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什么叫“出好”?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政策的正确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师资问题。教育是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培养人的活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人,工作的着眼点都是学生。因为学校的“产品”就是学生,我们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学校中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呢?最关键的人物就是教师。因为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要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激烈竞争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