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慈 《兰州学刊》2012,(5):181-185
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是在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最终形成的。"人权"和"科学"两面大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也构成了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的主线;"主权在民"的"惟民主义"是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的核心;为人民谋幸福之宪政国家是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民主应该具有深厚的道德底蕴.杜威从彻底的"道德理想"视域来看待民主的基本原则、实践方式和社会目的,为其民主理论奠定了深厚的道德与人性基础.杜威政治哲学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就在于他对于民主的这种独特的认识维度.杜威民主思想的分析维度为我们理解当代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参考视域.  相似文献   

3.
杜威的哲学具有倡导科学与民主的特色,这种特色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契合,当杜威五四时期到中国访问时,对"五四"给予高度评价,他也由此受到广泛欢迎.杜威在政治上停留于改良主义,当新文化运动由启蒙转向革命时,杜威开始受到批判.杜威强调现实生活和实践在哲学上的决定意义,实践的目的是改善人的生活,强调哲学所研究的世界是人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世界,强调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前提,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利益.这些主张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之处,全盘否定杜威可能导致否定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造成混乱.研究杜威哲学对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进程逐步展开的历史背景下,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主要着力于民主的价值层面,对人权自由作了广泛阐发;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的认识转到民主的主体层面,以阶级的眼光透视民主;到了晚年,他的思考重心落在民主的制度层面上,并实现了这三个层面的初步结合.价值层面、主体层面、制度层面的统一,即构成了民主的完整内涵.陈独秀从民主的角度时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民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他提出"教育的对象是人",重视教育的发展和生成,强调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杜威把教育的目的设定为公民教育,不仅要进行知识教育,也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环境"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可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向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解读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时,应重视其中所包涵适用于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科学性的方法和原则,并使之结合高等教育。把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借鉴地引入到高校教育,对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探究高校"民主"师生关系时,主要涉及到以下问题:建构"民主"师生关系的基础;建构"民主"师生关系的原则;建构"民主"师生关系的方法。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将通过对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的解读和西方社会民主思想的借鉴来建构更为理想的高校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郭秀文 《学术研究》2005,1(9):117-122
陈独秀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对于他在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的演变,论者大多从政治、哲学思想的角度予以探讨.本文则尝试从另一角度对这一转变做出概括,即认为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在五四时期经历了一个从专注个人到重在社会的演变过程.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陈独秀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三是与新文化运动的转向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蕾 《理论界》2013,(4):117-119
民主贯穿了陈独秀一生的思想和实践历程,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思想精华就是中国人能够自觉自醒,拥有追求民主的觉悟和意识,中国社会成为民主自由的社会。本文从民主的实质、民主的全人类性、民主的核心内容、建立人民主权民主国家等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陈独秀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通过读《新青年》,开始钦佩陈独秀并把他作为楷模。1918年秋到1919年春,毛泽东在北京接触到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眼界大为开阔,受他们的思想影响,毛泽东"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但在五四运动前,毛泽东的思想仍"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在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毛泽东的世界观基本转移到了历史唯物主义上来,到1920年夏,毛泽东已经实现了世界观上的根本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观念对杜威政治哲学有深刻的影响。基督教的宗教理想经过其实用主义的转化后完全被"理性化"和"现实化":"民主"取代了基督,成为他的最高信仰;"民主共同体"取代了"天国",成为他理想的社会目标,而实用主义哲学成为其宗教情感与民主思想架构的桥梁。基督教文化的"底色"成为我们理解其民主思想的"本色"与"特色"之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许地山先生是金应熙先生的师尊,金应熙先生的治学路子正是出于许地山先生的学术传承,金先生治比较宗教学,始终洋溢着许先生深深的学术影响;金应熙先生继承许地山先生研究宗教史的学术传统,首先表现在他是沿着许地山先生“比较宗教学”和“教义本体”的研究路子前行的;金应熙先生心仪许地山先生对道教的开创性研究,其表述与许先生的见解一脉相承;金先生对中国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具有世界性视野,也有在学术继续完成老师未竟之业的志向。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保利与著名心理分析学家荣格,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学术合作与交往。荣格采用其心理分析的技术来与保利工作,在此帮助下保利走出个人的心理困境,发展了对无意识心理学的兴趣,并激发了他在原子物理学上的灵感。通过保利的梦,荣格阐释了无意识自发展开的过程、炼金术的象征意义以及原型意象的心理分析作用。两人合作完成了对于"共时性"的研究,启发了当今复杂性系统理论中对"涌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张荣芳 《学术研究》2005,(2):121-125
陈垣、陈乐素父子两人都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陈垣通过言传身教,影响了陈乐素的学术道路.这些影响主要反映在学术思想的传承、治学方法的传授和教书为人的教诲.  相似文献   

14.
王晴佳 《学术研究》2005,(11):91-97
本文以台北史语所和近史所所藏"傅斯年档案"和"朱家骅档案"之有关信件为基础,探讨陈寅恪名字的读法和他与老友、史语所上司傅斯年之间的关系.这些信件显示,陈寅恪在国外求学时,一直用标准发音拼写他的名字.另外,他与傅斯年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也曾有一度十分紧张.这一紧张关系的造成,与傅斯年的"学霸"作风有关,也与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的立场有关.从中,我们亦可看到陈寅恪1949年决定去留大陆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马君武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爱国诗人,是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名人。今天是他诞生120周年纪念日。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我们来纪念他,有着重大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中同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人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清楚地表明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君武先生的业绩以及他的革命精神就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革命家,他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在护国战争、护法运动期间,对为中国民主共和事业奋斗历尽艰辛并做出贡献、立下勋劳而先逝的盟友,尤其是牺牲在战斗岗位上的同志都伤感万分、深情缅怀.除与盟友联衔发讣告、唁电外,他还撰写祭文,题书挽额、碑词,以至亲往吊祭恭读诔文.  相似文献   

17.
刘新中 《学术研究》2006,(5):140-143
在汉语方言的研究中,高本汉的研究在共时和历时方面对汉语方言研究都有开创性,贺登崧的研究则主要是地理语言学,他们的方法可以互为补充。贺登崧所提倡的语言地理学注重语言事实的挖掘,展示与分析语言现象在地理上的分布;高本汉则创造性地将欧洲历史语言学的比较方法全面运用到汉语研究中,较好地结合、吸收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成果,他的成果、方法又反过来影响了一批中国的语言研究者,使他们在音韵学和方言学等领域产生了大量成果,这是贺登崧不能相比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着陈云党建理论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础性作用及其与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互补性,从内容和体系上论证了陈云的党建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理论在思想来源上表现出来的基础性作用。分析了邓小平党建理论和陈云党建思想不尽相同的风格和特征,以及由此而构成的两人的思想理论在党建理论发展中的关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桂琴 《文史哲》2003,(5):131-137
赵俪生先生学识渊博 ,文史哲兼长而尤精于史 ,在农民战争史、土地制度史、文化史三个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的学术渊源、师业承受、个人经历铸就了他独具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他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求实求真的执着追求 ,成为当今时代逸群绝伦、独具风采的学术名家。  相似文献   

20.
肖琳 《学术探索》2003,(10):48-51
利益偿还请求权是票据法基于衡平观念而规定的一项特别请求权。有诸多问题需要辨正、澄清。文章通过对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的概念、性质、条件等问题的阐释,较为中肯地指出我国票据法第18条规定存在的严重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