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学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方法的基础上,才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从而建构起人学现象学理论。马克思人学现象学方法是对"面向事情本身"现象学方法的继承和超越。马克思人学现象学方法的当代意蕴在科学原则上体现为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在价值原则上体现为追求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2.
修毅  徐彦山 《北方论丛》2002,1(1):40-45
从现象学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本世纪哲学发展最有前途的走向,也是现代实践格局发展的要求.因而,揭示马克思的现象学建构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结构的渊源关系,揭示后现代现象学与马克思现象学视域中的哲学的相通之处,可为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走向现时代,提供研究问题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现象学 ,以实践为基础 ,用科学的现象学方法 ,建构起了新唯物主义 ,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4.
实践唯物主义与主体性哲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以人为核心的主体性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着眼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冲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吸取了他的能动的实践观;同时又克服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赋予人以社会实践的本性,从而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新的理论视界。通过实践的对象性和非对象性活动阐明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从而实现了哲学主观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的突破最先发生在哪一个领域?这是马哲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对于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各部分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相互关系乃至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旧哲学的突破首先是方法上的突破。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的唯物主义的主—客体辩证法(以下简称为主—客体辩证法),对于唯物史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凭借着这一方法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才得以揭开历史的神秘的面纱,发现历史的真实联系,从而建构起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深刻地领会马克思哲学的丰富内涵,有必要重新理解和厘定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前提。这需要着眼于两方面:一是扩展,二是深化。既要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考察古希腊及其哲学、浪漫主义思潮、基督教传统与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联系;又要重新挖掘康德、黑格尔同马克思之间思想史联系的丰富性。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想主义、自我意识、自由意志、自由、时间等思想因子,影响了马克思哲学的致思取向和风格。作为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原初范畴的实践所固有的敞开性和生成性,更本然地表达着浪漫主义所推崇的表征"生命"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马克思拒绝了基督教带给人的满足的虚拟性质,却保留了满足本身并追求其历史真实性,他终其一生致力于人性和历史在辩证否定的意义上的双重回归。马克思哲学事实上提出了"超验规定的历史建构如何可能"这一核心问题,它类似于康德式的问题,却使之不再囿于认识论问题,而是变成存在论问题,从而赋予超验性以实践对经验世界的创造性建构之义。马克思哲学除了把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改造成为实践辩证法以外,还把他的绝对精神的现象学重铸成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所有这些,都透露出马克思哲学之思想史前提的多维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虽然表现出青年黑格尔派倾向,但其哲学基本立场仍然是黑格尔的思辨的唯心主义的概念逻辑,应忠实于原著,不宜过分拔高。马克思正是以黑格尔哲学的内在逻辑为评判标准,并成功地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系统地发挥,创造性地解构了伊壁鸠鲁原子论哲学,表达了抽象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现象学对中国学术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实践哲学通过人的“感性活动”与胡塞尔现象学通过人的“意识现象”来直观人的本质的思想方法,都在批判继承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超越了古典自然主义哲学,因而有相近之处。把现象学方法批判引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当今人文学术更高层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集中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小逻辑》,一方面使自己彻底地摆脱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内在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与伊壁鸠鲁唯物主义传统一道,为其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他论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代表作,它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矛盾论》完整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体系《矛盾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上的贡献,是它第一次完整地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哲学,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外壳,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中拯救了他的活生生的辩证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明确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溶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黑格尔承认理论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承认作为人类政治共同体的核心概念,有着广泛的思想来源和对后世深刻的启示.厘清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源与流,对其承认理论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必将为承认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拓道路.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从思想的客观性出发,批判了旧唯物论和主观主义的抽象性、形式性;在对抽象普遍性观点的批判中,论述了辩证法原则。黑格尔所做的工作,我们可以认为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所做出的一种努力。“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对黑格尔哲学具有奠基性的作用,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性”是马克思哲学批判和继承的起点。可以说,理解黑格尔关于客观思想的理论是把握黑格尔全部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讨论的是作为一种思潮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黑格尔要素。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了阿多诺、阿尔都塞、拉克劳与墨菲以及齐泽克等诸多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虽然在哲学与政治倾向上略有差异,但却都通过创造性的解读黑格尔来展开其理论构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这一解读的主要对象。对辩证法中否定性维度的强调导致了延迟的否定:真理在误认中才能获取;辩证矛盾所具有的不可消除性为拉克劳的社会对抗概念提供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支撑;而阿尔都塞与齐泽克对于黑格尔的精神是块头盖骨的解读再次让黑格尔的精神等同于拉康的真实界,变成了一种不可能性。从这一意义上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构成了后马克思各色思想所具有的共同的隐形逻辑。  相似文献   

14.
金延 《文史哲》2007,(4):47-52
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及其途径问题是黑格尔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近代社会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生活所内含的伦理原则及其意义是黑格尔社会批判理论关注的核心主题。对不同伦理原则意义的分析使黑格尔得出国家对社会的超越性、优先性、制约性的逻辑结论。超越契约论解读模式,致力于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统一问题的研究,是黑格尔留给当代人类社会的可贵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5.
王俊 《兰州学刊》2007,(1):51-53
在对存在的思考中,黑格尔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中都贯穿了"无"与"在"的辩证,只是思考的路径不同,导致了对"无"与"在"的不同理解.黑格尔把进入概念的存在看作真正的存在,把非概念化的存在看成无.海德格尔则相反,他认为存在的概念化导致了虚无主义,为了理解真实的存在,必须将被概念束缚住的存在释放出来,因而需要解构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哲学.  相似文献   

16.
康德、黑格尔、叔本华既是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思想家,也是最重要的西方美学家。三位大家的美学思想每每能启发我们对于历史学的思考。本文系在读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与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作札记的基础上略作排比,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17.
廉清 《晋阳学刊》2007,(5):64-68
市民社会观是黑格尔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终结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等同的观念,开创了对市民社会的现代理解。在构建中国市民社会的进程中,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明晰当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完善社会规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历史和逻辑一致的方法是从德国引入中国的,德国最先提出这个方法的是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则有另一种表述。我国的著述却都沿用着黑格尔的表述,似乎根本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方法从形式到内容都作了“颠倒过来”与“扬弃”之事。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基础阐明了这一方法的内涵与关系,他们自觉地把这一方法纳入实践思维方式之内,并给出了掌握运用这一方法的三个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是近代历史哲学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明确把自己的历史观称之为哲学的历史,本文则立足于理性与自由两个重要维度,对黑格尔的历史观进行深入阐述,意在揭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深层内涵:即阐明历史是合乎理性的历史,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思维把握到历史的内在本质,但在黑格尔这里理性是思辨的理性,历史是在各种本质的规定的联系中的有机统一体,他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区别于知性的把握历史的方式;另一方面,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目的论思想,赋予了历史的理性以内在的目的,即自由。历史在黑格尔这里是历史理性的自我实现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的自由的实现史。自由是历史理性的内在目的,而理性是作为自由实现的必然性过程展示。理性与自由在黑格尔的历史观中实现了内在统一,二者构成理解黑格尔历史观的两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0.
张一兵 《河北学刊》2008,28(1):11-20
列宁对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前期阅读,总体上是在一种外在的、他性镜像支配下发生的并不成功的思想实验,面对黑格尔的巨型思辨哲学逻辑,列宁依据一个外在的镜像他者,形成了对黑格尔哲学的简单否定性判断,这是一种封闭式的理论回路中所发生的假性阅读。而随着阅读与思考的深入,列宁对黑格尔哲学的态度逐步发生了转变,他越是走近黑格尔,由《逻辑学》等文本内在的总体逻辑所产生的新的理论思考场就越使他靠近马克思。这种新的思考与其原有的阅读构架发生了激烈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