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涅槃是佛教中一个核心概念,佛教修行实践的最高目标就是证得涅槃.中国佛教学者历来都重视涅槃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涅槃概念作了阐释,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东晋佛教学者憎肇的涅槃观是综合般若学涅槃观念与老庄玄学圣人境界理论的结果,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一个杰出的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2.
关于僧肇注《道德经》问题──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很长的注释经典的历史。研究中国经典注释的历史,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中国经典注释问题和中国的“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版本学”、“目录学”等等是分不开的。本篇拟通过一个具体问题,来看创建中国解释学(与西方解释经典的理论与方法有相当大不同的中国解释学)的种种困难。1998年12月,在广东道教圣地罗浮山的黄龙观召开了“第二届道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上,德国学者瓦格纳(RudolfG·Wager)教授提出僧肇有《道德经注》的问题。由于我曾注意过僧… 相似文献
3.
僧肇是魏晋时期一位重要的佛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肇论》,言简意赅,其佛学理论水平达到了较为精巧圆滑的程度。现在仅就其中的《般若无知论》略作分析。一、《般若无知论》的主旨《般若无知论》在《肇论》中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物不迁论》、《不真空论》所论证的是万物不动,世界虚无。《般若无知论》则是论证“般若”即佛教最高的智慧,为无所知、无所见。《高僧传》说,僧肇随鸠摩罗什之后“所悟益多”,他所著《般若无知论》,深受鸠摩罗什的称赞,曾誉为“解空第一”。高僧慧远也叹为“未尝有也”。可见,此论具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是近二百年来有争议的大问题。自从胡适考证以后,“高鹗续书”说已占统治地位。解放后我国出版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直接标着“曹雪芹、高鹗著”,说明已确认后四十回系出于高鹗之手。这其间虽时有异议,但大都语焉不详,也不受红学界的重视,似乎是铁案如山,莫可动摇了。人们要问:把《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判归高鹗,是符合实际的吗?我以为,无论从史实根据或艺术分析上看,这种论断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即不是实事求是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仍应属曹氏。高鹗(还应当加上程伟元)的工作,基本上只是修补工作。 相似文献
5.
小引自1994年秋以来,关于《二十四诗品》的作者问题,学术界展开了讨论。事情是这样开始的,1994年秋,在中国唐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上,陈尚君、汪涌豪H先生合作撰文《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节要)》,提出:《二十四诗品哟作者是明代嘉禾人怀悦。1995年3月16日,上海《文汇报》策8版,有篇报导,题为《二十四诗品作者是明代怀悦》,文中说:陈、汪二先生在们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件“指出:《二十四诗品刷真正作者应为明代景泰间嘉末人怀悦。”1995年9月,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会年会上,陈、汪二先生又提出他们的新论断,…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一直被认为是唐代诗论家司空图的的代表作。朱东润《司空图诗论综述》曾指出:“有唐一代虽以诗著,然唐人论诗之作传于世者,实不多见,就其中诸作家论之,求如司空图之比者,更不易得,东坡称其诗文高雅,有承平之遗风,又云‘盖... 相似文献
7.
《诗序》的作者问题是诗经研究中的一大公案。而毛亨作《序》说在诸多争论中始终居于主流地位,具有相当的影响。但主张这一说法的学者却一直未能解释《序》、《传》间不合的矛盾。事实上,清初著名学者毛奇龄曾对这一问题提出过十分精辟的见解,却始终未受到学界重视。他不仅指明《诗序》本是《毛诗故训传》的一部分,即“故”和“训”,因而其作者同为毛亨;并且解释了《序》、《传》不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写作缘起自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以来,曹雪芹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作者的说法已基本成为定论。然而这种雪芹独创《红楼梦》的说法很难解释书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所以七十余年间,不断遇到其他说法的怀疑与否定乃至挑战与抨击。这些说法若以提出的时序排列则为:第二种,曹雪芹主创脂砚需参与说。提出此说的代表人物是“新红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俞平伯。早在1921年,俞平伯就说:“我想我们不必全然肯定其作者除了雪芹外没有别人”①。到了1964年,俞平伯又说:“我从来不信《红楼梦咄于集体创作,因为不可能同时有好几个曹雪…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是我国最早一部有系统的语法专若,作者乃参考拉丁语法研究古代汉语的结构规律而成。此书作者,诸说(如1979年新版《辞海》,1987年施宣圆等主编《中国文化辞典》)均为马建忠,实则不甚准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研究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在西方评论界从争议到认同的接受过程,同时探讨了它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从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接受视角中,指出通过研究这部小说在中西的批评接受,可以深入地认识英国维多利亚社会后期新旧理念的对抗、西方社会女性主义的兴起以及文学理论的蓬勃发展,更可以管窥中国本土批评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白朗的<生与死>之所以堪称第一批抗日文学的经典之作,全赖于成功塑造了安老太太这一形象.在抗日文学人物画廊中,安老太太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开拓性与典型性,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安老太太"凤凰涅槃"的精彩过程,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这一个"水准. 相似文献
12.
应尊重《马氏文通》作者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1981,(6)
关于《马氏文通》作者的署名问题,最近王鉴清同志撰文指出,现摘录如下:1980年3月《社会科学战线》朱星同志的文章根据自己与马相伯的相处,记忆所及,认为《马氏文通》的实际作者原来是马建忠的大哥马相伯”(应是二哥),而不是马建忠本人。 相似文献
13.
《文选旁证》的著者问题,自它问世后就众说纷纭,除了它的署名作者梁章钜外,还认为是陈寿祺、程同文、林茂春、姜皋中一人所著。笔者经考证认为《文选旁证》的著作权还应归属梁章钜。 相似文献
14.
<正> 1928年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第一卷问世,引起广泛关注,肖洛霍夫这个名字开始为人所知,并且逐渐走向世界。也正是从此开始,《静静的顿河》的著作权问题就象影子一样,一直困扰着肖洛霍夫。几十年间否定他著作权的说法层出不穷,这些说法有的被事实所否定,有的因编造得过于离奇而不攻自破。肖洛霍夫本人也不会想到,他去世几年之后,这个问题又会掀起一个不小的高潮。 相似文献
15.
在现存的《金瓶梅词话》一书中,有一篇东吴(即苏州)弄珠客撰写的序言。人们认为这位弄珠客便是明代著名出版家、散文家和戏剧家冯梦龙(1574~1646)。杭州本也有这篇序言,但是在《金瓶梅词话》本中,却特别标明了这篇序言写于1617年,这就表明这部长篇小说的刊刻年代。另外还有一篇没有标有年代的“跋”。它是由一个化名为廿公的人写的,廿公是二十笔画的某人。人们认为,此人便是袁宏道,因为他的名字实际上刚好是廿笔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民众创造了丰富的民间艺术作品.首例民间艺术作品<乌苏里船歌>著作权纠纷案(以下简称<乌>案),直击我国法律空白,诱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民间艺术应如何保护、民间艺术与利用民间艺术进行创作的创作者的关系以及版权应如何界定. 相似文献
17.
《诗序》作于何人,迄今仍是争论未休的问题。我主张为汉初人毛公所作。《文史》第十六辑刊香港学者朱冠华先生大文,针对拙作提出异议。朱先生以为《诗序》当作于子夏。然细读朱文,觉得并没有提出任何较有力的证据足以驳倒拙文,所以其论点我至今还不能放弃。非但如此,我觉得朱先生在立论上仍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下面提出来,请朱先生赐教。 相似文献
18.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较为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其载史年代大致与历史上的春秋时期相当。从体例上看,全书可分为经、传和论。经、传是正文,比较详细系统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是我们研究春秋时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论是作者本人的发凡立论,在书中主要以“五十凡”和“君子曰”的形式出现,是我们研究《左传》作者思想最直接的材料。在《左传》书中,经、传和论相互印证和深发,使作者思想从不同侧面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本文拟以《左传》中的“君子曰”为主体,综合传、论两方面的有关材料,对《左传》作者的思想倾向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五届年会1992年10月9日至13日在山西临汾举行,会议收到论文96篇。我刊特邀请四位屈学专家从中推荐出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这次盛会的学术概貌。限于篇幅,本期选登了13篇论文的提要,以飨同好.各篇提要,均录自会议印发的《论文提要》,其中两篇因原文太长,本刊作了部分删略。 相似文献
20.
关于曹雪芹的思想立场和《红楼梦》思想倾向性问题,这些年来研究上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反复争论中的许多文章,就其论点的主要倾向来说,大致上可分为三种主要的意见:“市民说”、“农民说”和“地主阶级叛逆说”。现将各派的主要论点简要介绍如下。一、市民说就已发表的文章来说,正如有的同志所说,是颇为“流行”的意见。这一派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