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2011年的经济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均衡过程应该更集中在机制、体制和供给政策上,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2.
那些数     
正24%:中国今年或将成全球最大经济体——世界银行4月30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达到了美国的87%。就2011年的情况而言,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则紧随其后。IMF预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3.
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与国际社会共同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此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2009年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引起了各种讨论。本文通过论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和抗风险能力,并阐述了中国政府将采取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由此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论述了保持8%增长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金融系统性危机的发生与经济增长状态变化紧密相关,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是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发生的两个来源。已有研究在分析经济增长对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时一般将经济增长视为外部冲击,忽视了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已经内生化了经济增长状态影响的问题,使用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不能将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引发的风险进行区分,难以判断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来源,而且无法准确判断经济增长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程度。 将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引入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分析框架,计算经济增长状态的转移概率与银行部门违约距离的相关概率,得到违约距离的无条件概率分布,剥离经济增长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构造反映银行内部脆弱性风险的无条件违约距离,实现对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分解。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希腊和中国上市银行整体作为样本,分别考察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对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可以分解为内部脆弱性风险和外部经济状态影响,该系统性风险主要由内部脆弱性决定,经济增长对系统性风险的作用类似于增效器。经济增长下行状态会导致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而经济增长上行状态能改善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状况。经济增长状态对系统性风险的放大效果具有不对称性。银行部门内部脆弱性风险状况出现恶化时,经济增长状态的增效作用更强烈;而银行部门内部脆弱性风险状况得到改善时,经济增长状态的增效作用相对温和。短期内救助政策通过外部机制影响系统性风险,危机状态下救助政策能够对系统性风险发挥明显的稳定作用。 在宏观审慎监管中,不仅要求银行部门降低内部脆弱性风险,而且重视外部经济条件和实体经济部门与系统性风险的联系,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监管机制,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管理。当银行部门陷入危机时,政府部门应及时提供有效救助。  相似文献   

5.
民生措施从农村转向城市刻不容缓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旨在面对经济增长存在的下行压力,用"稳中求进"严防潜在风险。但仔细研读会议内容后,发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平衡问题,如:重农村,轻城市;重宏观、轻产业;重欧美,轻周边。这些问题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的未来战略。  相似文献   

6.
高连奎 《经理人》2012,(1):22-22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旨在面对经济增长存在的下行压力,用“稳中求进”严防潜在风险。但仔细研读会议内容后,发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平衡问题,如:重农村,轻城市;重宏观、轻产业;重欧美,轻周边。这些问题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的未来战略。  相似文献   

7.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10):10-10
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时代落幕 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下调至7.5%,这是为了实现更长时期、更好质量发展。无视潜在增长率、一味推高经济增速,将导致通胀和房地产风险加剧。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是避免出现这种危险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4,(18):17-17
——世界银行4月30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达到了关国的87%。就2011年的情况而言,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则紧随其后。IMF预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9.
费兆奇  刘康 《管理世界》2019,35(6):27-38
本文通过混频技术构建了监测中国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日度先行指数,旨在为优化中国宏观调控的时机选择提供连贯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分别步入了两种不同模式的复苏之路: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在改革的驱动下,走出了一条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轨迹,但次贷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在货币驱动的影响下,波动幅度显著放大;中国经济运行在次贷危机之后的可持续性较差,自2011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中国经济分别在1998年、2008年和2015年处于下行压力较大时期;日度先行指数能及时捕捉到经济运行的"异动"情形,在次贷危机期间先于GDP数据7个月发现经济的异常波动。本文还检验了日度先行指数对GDP的样本外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天 《经营管理者》2009,(11):62-67
今年8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然而,由于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以工业投资和出口为主的增长模式,个人消费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偏低,中国的消费需求还远未释放出来。如果中国能够实现旱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就已制定好的“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消费占比”的新目标,不仅能够推动GDP、就业和收入的增长,还将加强中国经济抵御海外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今年盛夏跌至GDP单季增长7.6%的近年新低。这并非短期的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正在内外夹击下探寻新的增长模式。尤其是在房地产调控持续紧绷的大背景下,卖地财政越来越捉襟见肘。如何解决土地财政绑架房地产调控、如何根本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以及中央地方两级财源分配失衡等一系列难题,都使得重构地方财税体系到了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12.
方烨 《科学咨询》2006,(1):42-43
2006年,中国经济增幅与2005年相比将出现一定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估计仍将可能接近9%左右。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近期推出的报告《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依然比较好,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稳定运行格局。参与撰写此报告的有关专家坦言,2006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发展过程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会不断显现和突出的问题,长期矛盾对短期增长的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尘埃尚未落定,在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中国将再次与世界共迎挑战、分享机遇  相似文献   

14.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1,(9):138-139
中国的发展环境比过去更加严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认为,“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难题是“消化”此前遗留下来的经济隐患。他分析,首先,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产。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经济或有下滑风险。其次,中国最近两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2,(41):26-26
1978年以来尤其是过去十年,中国的发展进程发生了显著变化。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相继超越德、法、英后又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人均GDP较1978年增长了91倍,超过30000元。各界对中国未来二三十年能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争议颇多,而对比通过快速推进城市化及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或许中国的未来之路将更加明朗。  相似文献   

16.
前沿观点     
《领导决策信息》2008,(24):12-12
面临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人大报告称中国经济进入下行区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近日公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出现明显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报告预计我国2008年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0.4%,比2007年回落1.5  相似文献   

17.
彭冲  陆铭 《管理世界》2019,35(8):44-57
中国的新城建设集中体现了增长目标短期化下的发展模式。本文发现,在人口流出地和中小城市,地方官员变更是引发新城建设的重要成因。同时,相对年轻的地方官员在新城建设上动力更足。尤其是在2008年后,为遏制经济增长下滑态势,新城建设被普遍用作应对经济下行的手段。新城规划面积越大其城投债发行规模越大。虽然新城建设所伴随的投资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但也促使地方政府债务累积,为长期经济健康发展埋下了风险隐患。通过新城建设可以看出,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短期化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吹风     
《领导文萃》2015,(3):134
习近平: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中国银行业所谓"钱荒"现象入手,回顾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路径,警示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在中国利率非市场化背景下,造成金融空转,银行业风险累积。  相似文献   

20.
经济     
《领导文萃》2012,(6):134
中国调低经济增长目标中国政府将把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目标由2011年的8%以上调低到7%-8%的水平。"8%"曾是确保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招牌,这将是时隔8年首次调低这一数字。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