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献奎 《决策探索》2011,(12):32-32
新农村建设契约管理属于政治范畴,就是通过各种契约约定规范新农村建设的各关系主体,充分体现农民的建设主体性,各关系主体通过各种契约约定有序的生产生活,形成良好生产生活习惯和文明的乡风,建立良好政治秩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高婧  杨乃定  祝志明 《管理学报》2008,5(1):128-137
为考察组织政治知觉是否会通过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作用影响到员工犬儒主义态度,对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契约、犬儒主义相关概念进行逻辑辨析,并提出4项研究假设。以20个组织为研究样本,收集556份有效问卷,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模型进行比选,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犬儒主义成正相关关系,心理契约违背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会计契约论是认识会计本质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它基于企业是一种契约结构的认识之上.本文通过对有关会计契约思想的综述,就契约关系与会计行为、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的契约特征对会计契约的影响、会计行为的契约规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去面对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各种财务丑闻,虚假的会计信息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环境的完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各种契约关系既会影响经理人的会计行为,同时企业经理人的会计行为也会对各种契约的签订和履行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契约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契约理论与各方面的关系,提出了规范我国经理人会计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袁崎  黎红勇  洪宇 《经营管理者》2009,(22):339-339
本文主要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出发,用形式逻辑的论证方法挖掘军队心理契约的存在,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比较通过三个层次浅析了军队心理契约的内涵和研究心理契约对军队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充分认识并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需要洞悉大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增强教育主客体间的沟通,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进而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李四海  陈祺 《管理评论》2013,(1):155-166
中国民营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成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安排是影响市场参与各方会计行为和会计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民营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制度安排,探讨了市场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关联制度对会计信息在民营企业债务融资中契约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转型经济背景下产权保护替代机制的政治关联会显著减弱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并且在市场进程慢、法制水平低的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显著。研究同时发现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贷款过程的影响是通过获得政府隐形担保的方式完成的,而非直接干预债权人贷款决策过程。这些研究结论表明在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外部制度安排成为了民营企业债务契约签订过程中契约双方考虑的重要因素,当把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中的制度安排相结合时能够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更加全面的企业内部信息。  相似文献   

8.
文章实证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对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的替代效应,发现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降低了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而且该效应随政治身份级别提高而加强;本文以上市公司违规概率、债务违约概率、审计意见严格程度以及操控性应计水平作为企业声誉及财务报告质量的替代,发现实际控制人具有政治身份、以及较高级别政治身份的公司,其声誉更好、财务报告质量相对更高;研究还发现,更具有关系资源优势的政府任职及金融机构任职背景没有降低债权人对于会计信息的依赖,具备上述优势的企业其违规、债务违约指标也没有得到改善.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对于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的替代效应,不是由于政治施压直接影响银行贷款决策,而是由于出于维护政治声誉和竞争优势目的的自我约束型治理,降低了债务契约风险.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子与契约市场的供应链协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期权机制,建立了电子市场与传统契约市场共存下的供应链各决策主体的决策模型,供应商通过设定合理的契约参数,增强其产品在电子市场的竞争力,而在契约市场获得相应的收益,同时激励零售商的产品购买量为最优,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并求得了均衡状况下供应链的最优价格、产能和购买决策,最后,对上述各决策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严铠 《经营管理者》2013,(25):147-148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体现为雇佣双方对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当这种隐形的契约遭到严重破坏,会造成员工缺乏归属感,从而导致流失。新员工是企业的未来与希望,新员工的流失带给企业的不仅是运行成本增加的直接损失,而且还造成了企业储备人才减少、影响团队凝聚力等间接损失。本文从心里契约理论出发,通过分析造成新员工流失率高的原因,从而提出增强新员工企业归属感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商业交易中, 正式契约安排与非正式契约安排往往是同时使用的, 对这两类契约交互作用的分析是契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运用随机匹配博弈建立一个契约成本影响契约选择和契约交互关系的模型, 将契约交互关系研究从双边重复博弈框架扩展到随机匹配博弈框架下, 从而可用其来分析非频繁交易. 结论是: 当契约成本较低时, 正式契约的引入替代了非正式契约; 当契约成本处于中间水平时, 正式契约补充了非正式契约; 当契约成本很高时, 正式契约的引入不影响交易方对非正式契约的选择. 最后, 运用上述模型分析了网上拍卖中第三方执行中介的介入对契约交互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虑由一个受政府碳排放规制且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商和处于下游的零售商所组成的低碳供应链系统。由于低碳消费需求增加所引起的零售商利润的提高,下游零售商可采取不同的契约形式促进上游供应商扩大减排投资。为此,本文考虑了分享减排所增收益与分担减排投资成本两种契约。通过建立零供两主体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了在两种契约下主体的最优减排水平及最优分成比例,以及两主体在不同契约形式下的最优利润值。结果表明:分担减排投资成本契约能够使减排更加彻底,得到的减排水平较高;在分担减排投资成本契约下,两主体的利润值均会有所提高;在分享减排所增利润契约下,两主体的利润变化要依据参数来确定。最后,文章依据合理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并对碳交易价格等相关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由  罗结 《科学咨询》2004,(13):33-35
银企关系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维持交易而进行的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经典经济学理论说明,市场化的银企关系是最有效率的契约形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银行信贷契约行为的分析,认为我国的银企关系契约具有不完备性与非市场化的特点,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以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的实行,商业银行信贷契约行为必将逐步市场化,其信贷契约行为将过渡到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保证信贷行为将由"指令性行为"向"形式契约行为"转变,再向"实质契约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14.
将GNBS和正式固定价格契约引入企业和农户的二级供应链关系契约中,比较二者作为解决争议手段时,对农户专用投资激励的不同作用,考察关系专用投资对外部市场上农产品的价值不同影响下,正式价格契约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GNBS作为解决争议机制的前提下,关系契约的自我实施的条件与农产品价值、农产品专用性、双方对剩余分配的比例有关;在特定条件下,正式固定价格契约能够强化关系契约的自我实施。  相似文献   

15.
秦怡 《管理科学文摘》2010,(13):244-245
19世纪初梅因提出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命题,将人们的视角从关注身份等级制度转移到关注自由平等地签订契约上来,契约即是公正,契约自由原则被誉为民法领域三大支柱原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契约当事人的强弱主体“身份”差别不能忽视,法律对弱势一方进行倾斜性保护,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从契约到身份的回归”,而是完成契约自由原则从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银企关系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维持交易而进行的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经典经济学理论说明,市场化的银企关系是最有效率的契约形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银行信贷契约行为的分析,认为我国的银企关系契约具有不完备性与非市场化的特点,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以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的实行,商业银行信贷契约行为必将逐步市场化,其信贷契约行为将过渡到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保证信贷行为将由“指令性行为”向“形式契约行为”转变,再向“实质契约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17.
对日离岸软件外包项目具有典型的关系契约特性,现有文献对软件外包中的关系契约治理及对合作绩效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信任、交流和相互适应调整作为重要的关系规范,在对日软件外包关系契约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访谈和110个项目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关系规范对离岸软件外包项目绩效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发现,交流的有效性对于项目质量和供应商成本控制绩效有积极影响,相互适应调整对于成本控制绩效也有积极影响。这个发现有助于构建有效的关系契约治理机制,促进软件外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学科范畴与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不同,乡村契约治理与企业契约治理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差异在于:二者在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以及契约内涵等方面异质性明显。共性在于:从契约的意义上说,二者都是综合性契约;就契约的缔结与履行过程来看,二者都是不完全契约;从运行规则上说,二者都强调契约的规范意义;从治理方式来看,二者都致力于协同发展,因而具有明显的协同性。分析乡村契约治理与企业契约治理的异同,有助于明晰乡村契约的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19.
古代的合同     
王吴军 《秘书之友》2013,(10):48-48
古代的合同也称为“契券”“合券”,或“契约”“书契”。东汉大学者郑康成对书契的解释是:“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则已肇其端。”意思就是说,东汉时期,如果彼此约定要做什么事,就把约定的条款刻在木板的一侧,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郑康成这里所说的“书契”,其实就是合同。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作为经济契约的重要补充,其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受组织与成员双方博弈力量的影响。本文立足于组织作为心理契约的供给主体、成员作为需求主体这一理论前提,认为心理契约的供求机制主要受主体双方对成本/收益衡量的影响,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共同构成了心理契约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