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散文与诗歌一样是一种抒情的艺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罗丹则更明确地指出“艺术就是感情”(《罗丹艺术论》).一篇作品要想具有艺术魅力,首先要能拨动人们感情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可以说,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由作家鲜明独特的感情所熔炼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读了周来祥同志的美学著作《论美是和谐》,很受启发,获教非浅。对“美是和谐”这个命题,作者说“是很符合我的想法的”, (《论美是和谐》第3页。以下只注页数)我们也很有同感。对美的本质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托尔斯泰说:“多少博学的思想家写了堆积如山的讨论美的书,‘美是什么’这一问题却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每一部新的美学著作都有一种新的提法。”(《艺术论》)古今中外的美学家对美的本质下了  相似文献   

3.
一、艺术的美来自思想你看一看艺术的杰作吧!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罗丹艺术论》第八章《艺术的思想性》) 词,一般地说,是一种抒情的文体。凡是优秀的词人,无不以“情”胜。但是,站在我们面前的,如果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话,那么,在他的抒情之中,就定会隐藏着更为深刻、更为耐人寻味的东西,即古人所讲的“理”或“思致”,今人所讲的“思想”或“哲理”。  相似文献   

4.
康德是西方最大的形式主义美学代表。他在《判断力批判》里说:“美本来涉及形式”,与内容无关。又说:现实中有完全不涉及到内容如何而只是纯粹形式的美,这种美称为“自由美”,是纯粹真正的美。他把审美和功利截然分开,他说:如果“……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康德认为自然界里的花、许多鸟类(鹦鹉、蜂鸟、极乐鸟)、许多海产贝类、框缘或壁纸上的几何图案(有人译为“簇叶饰”)等之所以美,完全在于形式,与内容无关,以自身形式给人以愉快,所以属于“自由美”。康德的这种美学思想,成为资产阶级美学家宣扬“为艺术而艺术”和反对艺术具有  相似文献   

5.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要善于将人体的天然美和文化美结合起来理解和欣赏。哲学家泰纳曾说:“世界上没有比人更美的形式”,雕塑大师罗丹却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只是那些没有性格的……才是丑的”。两位大师的见解说明,无论是人体艺术作品还是活生生的人体,都美在其形式美和精神美的统一,天然美和文化美的一致。因此,在对人体和人体艺术作出审美评价时,应当注意:1.既要看到形体美,又要体会寄寓于形体中的精神美。人的形体之美在于它的惊人的和谐性。除了骨骼的比例适度、肌肉的强健协调、肤色的滋润而…  相似文献   

6.
(一) 《聊斋》是一部奇丽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出众,体现在难以尽说的艺术表现的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着它有鲜明而感人的艺术心理节奏美。它的艺术创造美既新颖而又合乎美的韵律,那节律的和谐、富于变化是它美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7.
《说舞》是闻一多的艺术类型论系列论文中的一篇。该文通过对一场原始舞蹈——科罗泼利(cor- roborry)舞的描绘与分析,阐述了舞蹈艺术的一般的审美性质与特点:舞蹈“是一切艺术中最大综合性的艺 术”,是多样性统一的艺术,并且内容与形式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论艺术》中告诉我们:“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客观世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比比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发现,都能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描述出各种各样美的东西来,但是这些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共同根源又在哪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两千多年来有多少美学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艺术和谐观可用“弥纶一篇,杂而不越”一语来概括,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镕裁》《章句》《附会》等篇体现出的篇章整体和谐理论;二、《声律》篇论述的声律和谐理论。篇章整体和谐有六种实现方式:“改韵从调,节文辞气”“字句章篇,交相为用”“规范本体,剪截浮词”“首尾周密,表里一体”“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献可替否,以裁阙中”。声律和谐理论以“和”来标示“调律”的目的,并对声律和谐提出了一些原则性要求,但其实现方式并不具体细致。《文心》的艺术和谐观是对《周易》《左传》《礼记》等儒家经典“中”“和”“中和”“中庸”“时中”等思想观念的依立。  相似文献   

10.
对比显美     
信手翻阅《艺术世界》八六年二期,读到这样一则“艺术信息”:《对比显美》。说是“捷克出生的宝莲娜·波利兹戈娃是一名模特儿,以穿游泳装而闻名。广告商为了达到商业广告宣传效果,让她身着泳衣,站在一匹高大骆驼旁,高大粗野与苗条细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少女之美。”乍一看,有点奇怪,感到不好理解。仔细一想,是很合艺术辩证法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公元前约544——前483)说过:“生存与死亡、觉醒与睡眠、年轻与年老,这些都作为同一个东西存在于我们之中.”类似的话,毛泽东也  相似文献   

11.
世界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维持着整个世界的和谐。成书于我国东汉的《太平经》,是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蕴涵了丰富的美学思想。无论是《太平经》所言“生—美”、“寿—美”,还是“与道合一”的“道—美”最高境界,都无不蕴涵着“和谐—美”的思想。和谐是一种美的状态,一种美的境界,一种审美标准。在《太平经》中具体表现为自然和谐美、人与自然和谐美、人与人和谐美和自我身心和谐美。  相似文献   

12.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读者会被作品优美深邃的艺术境界、瑰丽多彩的人生图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灵活多样的艺术构思所吸引、所感染 ,从而自觉地体会咀嚼其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并发生心灵的共鸣。中师《阅读与写作》选入的文学作品 ,大都是中外名家名作 ,是“最完美的浓缩” ,无疑是我们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依据 ,重视并把握好《阅读与写作》中的文学作品 ,对于提高中师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 ,具有特殊的意义。一、展示艺术境界 ,挖掘审美因素美 ,是普遍存在的。正如罗丹所说 :“美是到处都…  相似文献   

13.
一、真实美鲁迅说:“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三闲集·无声的中国》)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悲剧艺术美的基础。悲剧艺术是现实生活悲剧冲突的反映。它在矛盾斗争中展示着美。鲁迅强调“真美”,“发扬真美,以娱人情”。反对“瞒和骗”的文艺,扫除“十景病”的虚伪,希望“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  相似文献   

14.
邦彦“博文多能”(《直斋书录解题》),“诗文之外,兼善书法”(《遗事》),“当时皆称美成词,殊不知美成文章大有可观,”“笺奏杂着,皆是傑作,可惜以词掩其他文也”(《贵耳集》下)。楼钥评他的诗文说:“经史百家之言盘屈于笔下,若自己出”(《清真先生文集序》)。王国维尝举其《曝日》诗:“冬曦如村酿,微温只须臾。行行正须此,恋恋忽己无。”评之云:“语极自然,而言外有北风雨雪之意,在东坡和陶诗中,犹为上乘”(《遗事》)。今观邦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感情     
有感情的不一定是艺术,艺术却必须有感情。离开感情,艺术就不复存在。李泽厚说:“艺术如果没有情感,就不成其为艺术。我们只讲艺术的特征是形象性,其实,情感性比形象性对艺术来说更为重要。艺术的情感性常常是艺术生命之所在。”(《美学论集》)文学是语言艺术,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运用语言表达人物的感情和作者自己的感情。这一点,王国维早已在《文学小言》里说过:“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他非常明确地把“情”看作是文学的“原质”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论《野草》的不和谐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鲁迅先生的《野草》以其形式的怪诞性、意象的对抗性、造语的曲转性而形成一种异常独特的美学范式——不和谐美。不和谐美是现代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对古典的“美是和谐论”的挑战和破坏,也是对忠实地模仿、再现现实这一艺术惯例的悖逆与反叛。《野草》的不和谐美是中外文化交汇碰撞的产物,也是鲁迅“灵魂探险”的忠实记录。  相似文献   

17.
艺术形象是反映生活的特殊手段,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形象的创造。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里说:“戏剧应该是人生的镜子,风俗的榜样,真理的造象。”黑格尔也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表明艺术与形象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有肯定的亦有否定的,如狄德罗说:“歌  相似文献   

18.
苏轼有才、有识、有胆。黄庭坚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9 《答洪驹父书》)曾敏行说:“东坡多雅谑。”(《独醒杂志》)苏辙说,苏轼作诗为文“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确实,苏轼的诗文多有寓讽于骂或谑的。“骂”、“谑”、“讽”是苏轼诗文战斗性的统一内涵,也是苏轼诗文的艺术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9.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诗·周南·夫睢》结尾的两句。历来注家,承袭了“乐得淑女以配君子”(《毛诗·序》)的传统见解,把这两句诗说成是表示“夫妻间感情和谐”。与之相应,注家们也都毫无异议地接受了“关关睢鸠”是“雌雄和鸣”的传统解说。某些学者也曾敏锐地觉察,这种“感情和谐”说同《关睢》诗意并不合拍,从而提出“友乐,则预计初得时事也。”(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以这种想像中的美满婚姻说,来为“感情和谐说”修缺补漏。当今,学者们论起《关睢》,或者说,“君子”和“淑女”最后“结了婚”(高亨《诗经今注》);或者说,“君  相似文献   

20.
七言绝句是唐代诗歌中的新兴诗体,正是唐代诗人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把这种诗体推向了艺术高峰,显示出巨大的艺术功能。而李白,还有王昌龄,在这种新诗体的建设中,发挥了拓荒者、开创者的作用。 王闿运云:“七言绝句,和乐皆五句,盖仿于《淋池》、《招商》。其平仄相间,唯作四句,则始于汤惠休《秋思引》。自是以后,盛于唐代,有美必臻,别为一体。而工之至难,一字未安,全章皆顿。”(《湘绮楼说诗》)王士祯云:“七言绝句,初唐风调未谐,开元、天宝诸名家,无美不备,李白、王昌龄尤为擅场。”(《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检《全唐诗》,王、李以前七、八十年间,所载七绝不到一百三十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