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古代书法、绘画、音乐及园林、雕塑等艺术都很注重"空白"的妙用。艺术空白使艺术画面具有丰富的启发性、暗示性,从而为欣赏者的想象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中国古代文论中虽未明确提出过"空白"这一概念,但诸多有关文学创作、批评的言论的确都言中了空白的无限蕴藉。本文将以宋词这种特殊的抒情诗体为例,由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虚和实的关系入手,讨论词境中"空白"的创造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融入主观情志的客观物象,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重要构件。"梧桐"作为宋代词人笔下重要的植物意象,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内涵。本文拟从意象组合角度,探讨宋词中"梧桐"这一意象所体现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3.
郑力元 《东方论坛》2011,(2):128-128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诗歌作品数量丰富,创作传统绵延不断。古典诗词短小易诵、隽永情深,反映了中华民族心灵与情感的深微律动,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在塑造民族精神和培养审美趣味方面有过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其中唐诗、宋词分别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文学样式获得长足发展,被称为"一代之文学",有着百世不替的艺术魅力,更是达到了其他文学作品少有的普及程度。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列当中,并非只有鲁迅一人把疾病当做重要的文学审美观照,但在运用"疾病符码"发掘和呈现中国民族精神状态方面,他却以他独特的风格完成了尝试,并在作品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疾病隐喻体系。其中,创作自不同时期的小说《狂人日记》、《药》和《孤独者》,集中的展现了鲁迅对"疾病"的个性描摹,从而完成通过"疾病符码"对民族精神疾病的发掘、呈现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对宋词来说,文学传统有两个方面:一是唐五代词的传统,一是宋以前中国文学的传统。就前者而言,男女情爱的内容、香艳柔婉的风格,都被宋代词人所继承;就后者而言,中国文学的诸多传统,都在宋词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与延续。宋词继承了文学传统,也丰富、补充、发展了文学传统,从而成为中国文学传统之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美国汉学家朱莉叶·兰道英译的《春之外:宋词选集》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宋词选集译本。《选集》的译本体例融合了兰道汉学家的学术关怀,译者从英汉语言差异出发,在翻译实践中呈现出宋词的文体特质、文学审美与文化内涵。20余年来,兰道的宋词译本流传极广,遍及全球四大洲,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向世界的经典译著。  相似文献   

7.
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认为审美(情感的评价)是文学的根本特征,它质疑并纠正了以形象为文学本质特征的理论偏颇。审美特征论目的在于寻找文艺创作公式化、概念化的根源,并从学理上解决文艺与政治的"不从属"关系问题,使文学回归审美的、情感的诗意的空间。文学审美特征论在学术上体现出对话与整合之路,它一方面吸收了前苏联审美学派和"美在关系说"的思想精髓,而且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重情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对大众媒介与"文学终结"问题作了具体分析,论述了"文学终结"的西方"哲学终结"背景,还论述了在与西方哲学和文论异趣的中国哲学和文论中,少有"哲学终结"与"文学终结"之类的命题。认为中国哲学与文论讲"生",并从纵的角度讲通变,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从横的角度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可以指导文学应对各种挑战与危机。  相似文献   

9.
空白,原指书画作品中笔墨未涉及之处,介人文学以后,其涵义就更为广泛起来,它既指物理领域的语言文字的形式空白,也指心理领域的审美意象空白.文学的审美和创作都具有空白的特征.空白的观念和形式在文学审美和创作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对文学空白的界说,有助于我们对文学空白艺术的把握和认识,对于文学的审美和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具象有向空白文学中的具象有向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作家在以点代面,以少总多,不画全龙而点“一鳞一爪”过程中,在语言文字和整体意象上所表现出的断层、间隔、空缺、空白.然这种空白是具象的,且是有向的,是“化白为黑”的手法运用.作家对意象有完  相似文献   

10.
“销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在诗、词、戏曲和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中都有所体现.它既代表一种情感范式,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宋词中的“销魂”,可以从文学源流、审美意象群以及美学意境三个方面展开多种维度的阐释和理解.销魂主题,是中国诗化思维和身体诗学的艺术呈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京派"文学以其独立的文学创作姿态给现代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京派"文学中见到的乡土特色、人性关怀和文学审美的个人化追求,在沈从文的创作中都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或者说,沈从文的创作为"京派"文学确立了基本的格调与范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的现状,以主体间性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开设了《文学与人生》公共选修课程。以"在文学中感悟选择审美人生,在人生中体验欣赏文学美丽,构建审美人生"为课程理念与目标,《文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与人生的基本原理"和"文学的人生解读"两大板块,透过文学洞悉人生,通过文学指导人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彰显文学的形象生动性,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拓展文学对生活的指导功能,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审美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13.
"宋词一代之胜说"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组成部分,起源于元代,流行于明清,至王国维、胡适更赋予其理论色彩,被视作"惟一正确的中国文学史观".这一文学史观以"文体代兴"为核心,并具有以理念为本体的"非历史化"特征,其目的是为了强调文学的新变,不乏历史意义.但它将文学的发展简单归之于文体的发展,把文体演变史等同于整个文学发展史,既忽略了文学发展的丰富性与多元化特征,又难以真正认识文体本身的演进规律.就文学史实而言,在宋代常见的诗、文、词三种文体中,无论繁荣发达还是代表性都与词无缘.宋词虽取得了宋诗、宋文无法替代的成就,却始终没有占据"一代之胜"的历史地位.因此,在宋代文学史的研究中,不宜使用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文化需求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影响着文学翻译的发生及演变。中国近代的翻译文学突出了"经世致用"和"遣情娱乐"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注重纯粹文艺的审美因素;进入21世纪,集知识性、趣味性、前沿性于一体的翻译文学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改造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中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世纪性的核心问题。致思路向的狭隘、研究视角的偏颇和对"现代性"义涵的认知混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现代性由纯粹的内容或形式问题转换为基于现代情感的审美问题为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的反思和研判提供了新的价值坐标。在与古典审美理性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文学主体情感、文学客体情感和文学本体三要素的现代审美理性框架,以此为指针系统考察和论证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古典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美学质素多元并存的复杂性质,着重分析了现代审美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地位和处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以来,王国维文学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现代性特征。其学科性文学批评体系主要体现在:确立了文学的审美"独立"论,摆脱了"依经立义"的教化论文学批评方式;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学语",他从叔本华哲学美学那里借用了不少批评概念,并对之进行中国化改造,使其学术话语既中又西,具有学术的新颖性。此外,还运用了哲学美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跨学科方法研究一切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春秋时期人性觉醒和艺术觉醒的滋养下,文学开始自觉。六经对形式技巧和审美意识的自觉追求、六经的文体分类、在经学研究中形成的自觉的文学理论意识、春秋士大夫赋诗言志修饰辞令、孔子对文的重视及《左传》的"有意为文",均可作为春秋文学自觉的明证。"春秋文学自觉"是本是源,"汉代文学自觉"及"魏晋文学自觉"是末是流,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规律性的"再醒觉"。探讨中国文学自觉应该从本源探讨起,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梦幻境界的描写源远流长,使梦幻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宋词中梦幻意象的建构,反映了宋代词人审美心理的内敛和细腻,也为宋词提供了纷繁多彩的意象材料。它展示了宋人心灵世界中真实痛苦而又美丽的情感,表现了更为内在的本质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韵味"作为中国艺术的审美范畴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十分广阔的涵盖面,"韵味"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独特的审美品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精神风貌,它是中国民族声乐教育追求的美学理想,其精髓就是"声外之韵",是一种内在含蓄的音韵美和气质美。  相似文献   

20.
词家千馀、词作二万的宋词是中国文学中一丛绚丽夺目的奇葩。它素与唐诗并称,均为一代文学之胜,千徐年来一直得到各个时代不同读者的喜爱和倾倒,不仅盛传不衰,而且历久弥新。其永恒的魅力即根植于词体的本质特征和审美功能。在我国以抒情为主的诗歌传统中,宋词无疑是一种更典型、更纯粹的抒情诗。词原是配合音乐演唱的歌词,是来自民间的一种通俗艺术形式,但在唐五代时逐渐文人化,成为成熟完美以言情和审美为内质的新的文学样式。封建时代的文人雅士们,其感情的萌生和抒发,不能不受到封建伦理规范、道德要求的约束,包括男女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