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国家,除少数国有企业由国家直接经营,即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是政府或其代表外,绝大部分国有资产都由政府间接经营。即政府通过一定程序,委派经营者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国有资产的日常经营活动,只对经营过程进行监督。间接经营的具体形式在西方国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股份制。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国家以国有企业股东的身分通过持有企业股份,掌握国有资产所有权。作为主体股东,国家通过任免董事、董事长以及同企业签订计划合同等措施,来控制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方针。至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国家则不加干预。国家与企业是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既保证了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利,也保证经营者自主经营的权利。例如,股份制是法国国有资产基本的经营方式。根据国家控股的数额,国有企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全额股份控制企业,如法兰西电力公司、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是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由国家经营的工业、农业、金融和商业性质的企业。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新加坡国有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借鉴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的...  相似文献   

3.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法国的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特别是在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方面,国有企业的作用受到其它国家的重视。研究法国国有企业的作用.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将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法国是实行国家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法国政府通过国家计划对市场经济进行直接干预的最主要方式,是建立规模庞大的国有部门与国有企业。这里的国有企业是指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股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的企业。法国与西方其它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国有企业一直处在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企业制度构筑过程中,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及其运营的一般规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国有资产 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财产,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认定的企业其他国有资产。它包括国有企业中和非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是最基本的经济要素。在我国,企业国有资产包括国家直接控制企业的国有资产、全部股本属国家或由国家掌握控股权的股份制企业资产、国家参股、三资企业中的国有资本,以及国有民营企业的资产等。  相似文献   

5.
自1694午,世界上第一个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起来的英格兰银行起算,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制度形成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商业银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通货膨胀早日益普遍,国际游资投资不断增大,利率和汇率频繁波动,资金供求矛盾加剧,以及国际债务的出现,其制度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特征性走势体现在: (一)组织形式趋于股份化。股份制银行产权关系明晰,并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目前西方多数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人都按股份制的组织形式成立的,只有少数私人银行存在;即便象法国这样—些对商业银行进行国有化改造的国家,也并未完全取消股份制的形式,而是由国家或国有企业对银行实行控股。商业银行不论规模如何,内部组织机构一般都包括股东大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背景缘自于 2 0世纪 80年代席卷全球的“私有化”浪潮。尽管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了诸如 ,企业经营效率提高、政府财政状况改善等的成效 ,但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西方国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负面效应具有不同于非西方国家的一些特点 ,其产生的原因 ,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必然结果 ;对国有企业的基本作用与功能缺乏应有的共识 ;过度依赖于股份制等。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选择于立一、国有企业的类型与现实国有企业在国际上一般分成三类:1国有国营企业。也叫“政府现业”、“政府企业”或“国家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财务帐目至少部分的与政府(中央或地方)预算有直接联系,或直接隶属特定政府机构,由...  相似文献   

8.
所谓国有企业股份化,就是在理顺同家和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基础上,将国有企业现有财产进行估算定价,然后折合为若干股份,绝大部分由国家持有,另一部分以股票的形式向本企业职工和社会上其他法人、公民个人出售。今后新企业的建立,也都采用股份化形式,由国家、地方、社会上的企业法人、公民个人共同投资兴办。现就国有企业股份化问题谈谈笔者的浅见。当前,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化,有利于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使企业的财产权摆脱国家行政权的束缚,使企业成为具有独立主体资格,享有独立财产所有权的法人。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9.
英国公有企业改革的绩效、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曾经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推行国有化的典型国家。从 2 0世纪 4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末 ,英国公有企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重大发展 ,并直接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然而 ,英国又是世界上较早大规模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 ,且成效显著的国家 ,公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后 ,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英国公有企业改革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制”的问题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国有企业,其经营机制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矛盾,而且这些矛盾又都基本相似。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并非只有中国孤军奋战,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是世界性的课题,各国都在探索搞好国有企业的途径。 目前,世界各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矛盾,一是产权关系不够明晰;二是经营责任难以落实,国有企业普遍表现只负盈不负亏的特征,企业一旦亏损都由政府资助或补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都程度不同的面临着经营机制改革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企图全部改变所有制,这就是所谓“私有化”;二是原则上不改变所有制,而着眼于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改革。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推行“私有化”,实质上是一种回避矛盾的作法,不是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的正确途径。这是因为:(1)现代国有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具有特殊职能,即使拥有强大民间资本的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国有企业。私有化并不能代替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只要国有企业存在就有改进其经营管理的任务。(2)所有制尽管与企业的经营机制有联系,但资本最终归谁所有并非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与国有企业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佳 《学术界》2004,(4):236-241
国有企业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 ,是要将他们改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基本条件或资格就是企业产权的独立。因此 ,所谓国有企业改革 ,核心就是产权改革 ,是产权结构的重构。首要的一步就是改革国家所有、国家经营的单一产权结构 ,实质上是国家要改变自己在企业中的产权地位 ,放弃一些产权控制。〔1〕关于国有企业的概念 ,有专家指出 ,国有企业应当是指企业的资本全部或部分属于国家所有 ,并为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的企业。〔 1〕 该论点从产权归属和权力控制两个方面说明了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但国有企业改革中所需要…  相似文献   

12.
比较政府运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市场合约三种形式实现自身目标的交易成本可以发现,当政府运用行政权力的交易成本最低时,国有企业就会出现;如果这三种交易成本相等,那么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对政府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没有国有企业,也不可能只有国有企业而没有非国有企业;一国国有企业的数量、规模和范围会随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能增加,也可能会减少,只增加不减少或只减少不增加都是不正常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既具有互补性,也具有竞争性。人为地排斥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都是不理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物权股权化是实现资产增殖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是实现政企职责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的基本形式。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试点,对培养资本证券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份,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解决,股市运行中国家股权的反增殖趋向、或者国家股权增殖悖论,尤其值得重视和注意。目前我国的公众上市公司,大多数存在有国家股权或国有法人股权。实际上,大多数公众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整体改组而成,或者由国有法人发起设立而成,而且国家股权所占股份份额都比较高,大多处在控股的地位,设置国家股权或者国有企业整体改组、国家参股特别是国家控股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盘活国有资产,使其物权真正股权化,分散风险,聚集资金,强化约束,转换机制,通过募集新股,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实现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使其能够真正走向市场,以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表明,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一国经济成熟的一个标志,它体现了一国的现代经济素质。我国走出去战略正式提出10年来,OFDI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我国OFDI的发展战略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国有企业在我国OFDI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量的OFDI都是由主要背负国家投资战略的大型国有企业来实施的。因此,客观评价国有企业OFDI的绩效,正确理解国有企业在我国OFDI的地位,对我国OFDI战略的优化与OFDI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质量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与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匹配,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可以考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技术创新与企业碳排放水平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OFDI行为,引致了投资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有助于企业降低自身的碳排放强度;由于OFDI带来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从而中国企业投向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直接投资都有助于降低其碳排放强度;OFDI引致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提升企业创新水平,进而实现碳减排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应将适用于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矿产资源开放等领域的优惠政策同等地适用于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要引导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联合研发、新建子公司或国际并购等OFDI方式接近技术资源聚集区,大力推进研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有步骤地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和研发资源共享;要鼓励和帮助本土跨国公司建立适应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消化和整合机制,改善国内市场主体的创新体制机制以促进投资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自企业异质性理论提出后,生产率被认为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运用2010年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拓展的企业异质性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近似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但不是关键性因素;与生产率这一异质性因素相比,企业所有制性质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何琍 《学术探索》2001,(Z1):48-51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战后又是西方国家中大规模实行国有化运动的国家.80年代初以来,撒切尔政府再次对步履维艰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私有化运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后,企业一度提高了竞争力,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企业绩效引起西方世界关注.国有企业私有化是否是企业走出困境、增强竞争力的唯一出路,成为人们争论的熊点.本文就撒切尔夫人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进行纵向考察,对国有企业私有化后的社会效应进行评估,希翼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攻坚的“重中之重”。虽然企业改革每推进一步都困难重重,但其存在的问题已经摸清,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已经明晰。国家已将搞好国有经济列为“九五”时期最关键的任务,并要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展望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将出现以下十个方面的趋势: 一、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的新阶段,企业产权将明晰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九五”期间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战略、投资方向与投资重点、货币信贷政策、各行业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等各种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都将根据这一基本方针作若干重大调整。国有企业面对这种变化,要迎接挑战,捕捉发展机遇,必须围绕制度创新,推动各项改革。制度创新的方向则是从理顺产权关系着手,逐步建立以明晰的产权关系为基础,以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以出资者负有限责任,企业由职业企业家经营为特征,以企业内部建立起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互相激励、互相制衡的机制为保证的、基本规范化与法制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制度创新将成为企业科学决策、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企业有相当一批经济效益欠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其改造是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有效途径。当然,这当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应趋利避害,采取对策,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国有企业利用外资的健康发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改造国有企业基本上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中方以现有的机器设备、厂房、土地使用权等作价投入,外商投入货币资金和实物等。这种方式具体又有以下三种:(1)“整株嫁接”,即中方企业以其全部厂房、设备、人员与外商合资形成新的企业。这对中方来说,可以利用原有的厂房、设备,不需要扩大投资;对外商来说也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企业从其起源来说就是与经济利益结伴而生,并随着经济利益的积累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资源的配置、组织活动的协调都由专人来负责,于是产生了企业管理者。在业主制企业里,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集业主个人一身。这时的经营风险也由其个人承担,体现了权责对等、利险统一。当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特别是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原来业主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难以胜任这个企业管理者时,就需要由具有专门管理才能的企业家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只有国家,产供销、人财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