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更是相当完备,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宋初的中央集权专制的官僚制度的建立是应那个时期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有其特殊历史发展背景:是皇权按序递嬗的宋代政治发展危机的需要;是宋初经济发展的利益驱使;是宋初社会治理的需求.历史变局的推动促使北宋取代后周,政局趋于稳定、官僚政治初现,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先后出现过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几次分裂,内中以五代为时最短。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至公元960年赵匡胤篡周,仅得五十三年。若以宋太宗公元979年平定北汉为下限,亦不过七十二年。以研究成果计,亦以五代为少。究其缘由,固与现存五代史料稀少有关,学人每难措手;但无可否认,更与人们对五代历史的认识有关。欧阳修撰《五代史记》,“论赞”均以“呜呼”开首,其对五代历史的认识,不问可知。这种影响,延及后世,长达数百年之久。十馀年来,笔者致力于宋初政治与军事的研究。为探讨渊源,常需追溯五…  相似文献   

3.
马步狱亦称马步院或马步司狱,是五代宋初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与监狱制度。马步狱起源于唐中后期军府设狱以侵夺地方司法刑狱权,最初只是节度等使府军候狱之一种。唐末五代随着藩镇属州作用的增大,以及马步军司在州军中地位的提高,遂致"诸州皆置"。宋初马步狱去军事化的改革,成为北宋地方司法鞫谳分司与翻异别推独特制度的直接渊源。马步狱是推动唐宋之际地方司法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抟是五代、宋初道教中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史籍中关于他的记载多具神秘色彩,而民间传说则进一步把他神化,尊之为“陈抟老祖”。本文通过对他生平重要行迹及有关他与赵宋王室交往的传奇记载的考订,剥除其神秘的外衣,还原其本色。同时,联系宋初两次非正常的皇位继承的政治背景,对这类神奇传说产生的原因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五代宋初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统一与分裂、中央集权与藩镇割据的矛盾构成这一历史时期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对宋以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五代宋初削藩的全过程,以往史家已有所论述,但由于对五代藩镇兵制缺乏深入翔实的考察,这方面的论述不免失之于空泛,有些结论似有偏颇之嫌。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兵制的角度对五代藩镇和五代宋初的削藩措施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相似文献   

6.
宋初,为矫正唐末五代之弊,进行了政治和军事的改革.北宋大臣文彦博说:“先儒之解,以为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要让官吏尽力尽职,必须正确地运用爵赏与刑罚两种办法。“爵赏当,则奸邪无功者不敢侥幸而幸进,刑罚当,则贵近有罪者不敢请求而苟免;纪纲正而朝廷尊,号令行而天下服。”这就是择吏用人.  相似文献   

7.
黄老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或则从中吸取营养为其所用,或则引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定国安邦。对我国古代哲学和政治思想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黄老思想在宋初得以流行,已渐渐地为史学界所承认。但是,宋朝初年为什么实行黄老思想?黄老思想在宋初流行显示着什么特点?在宋初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目前还叙述得不多,现将有关问题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8.
美国“第四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嬗变过程并在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殖民地时期及美国建国初期的媒体可被视为美国“第四权”的雏形,其产生和发展同当时存在的较为宽松的言论、新闻及出版环境密不可分,早期媒体具有显著的党派性,这促进了美国政党政治的形成。从1830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以大众性及独立性为明显特征的大众媒体,“第四权”开始形成。20世纪后期,“第四权”逐步成熟。在这期间,“第四权”对美国政治社会产生了比较正面的影响,包括推动早期政治改革、促进利益集团繁荣、减少政府腐败与特权、修正美国权力运行缺陷并保障政治体制良性运转等。但进入21世纪,特别是奥巴马上台后,“第四权”开始发生蜕变。这主要体现为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背离平衡报道的原则,传统主流媒体及社交媒体的立场明显政治化,基本成为民主党的“喉舌”。“第四权”之所以蜕变,主要根源在于媒体人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具有天然的左翼偏好,深受“政治正确”这一已成为民主党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思潮的影响。“第四权”的蜕变产生了诸多政治后果,包括加深了美国政治极化的程度,破坏了美国相对平衡的两党制,动摇了美国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等。  相似文献   

9.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北宋政治架构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代政治架构 ,一言蔽之 ,即“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是理解与认识宋代官僚政治体系的关键。皇权、相权、台谏之权 ,构成宋代中央政府中的三角 ,三者互相限制 ,又互相倚恃 ,形成“共治”架构。宋初完善法制 ,提倡依法办事 ,奠定了“共治”架构的稳定基础。而中唐以来社会思想的发展 ,为“共治”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有宋一代 ,最能体现“共治”架构的 ,是宋仁宗朝 ,故有“庆历之治”的美誉。剖析宋仁朝政治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共治”架构。  相似文献   

10.
“球权”是国际社会所固有的属性,它来自主权的让渡和扩大。球权像主权的发展一样,经历了由地区性向全球性转变的过程,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主权、“球权”与人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需要从主权正统性和冲突管理的角度去历史地、动态地对其加以把握。当今的时代是国际民主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的时代,也是“球权”的时代。“球权”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权利政治”,这与霸权主义反映的“权力政治”不同,也同国际恐怖主义反映的极端人权手段不同。维护和发展“球权”,就要以平等、公正和信用为原则倡导国际民主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制度决定论的贫困: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宪政治是西方社会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近代中国孜孜以求的政治范式。但是,为什么极具“现代性”和社会认同度的西方立宪政治,在近代中国却最终以失败告退呢?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关注于近代中国立宪政治的客观社会环境。而笔者认为,从立宪运动的主...  相似文献   

12.
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一世纪初,当值唐末、五代、宋初之时,占据着河西重镇凉州的吐蕃各部落,由族帐林立、部落分散,“大者数干家,小者百十家”的互不统属的局面,逐步走向联合。在中原地区,特别是五代政权相继更替,无暇顾及位于西北的边陲诸族,“不能抚有其众”,凉州地区出现了“自置牧守,或请命于中朝”的半独立性质的政权。 在后汉时期,“凉州留后折逋嘉施米请命,汉即以为节度使。嘉施,土豪也”,“凉州郭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  相似文献   

13.
死而复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常见的题材.敦煌保存的南北朝至五代宋初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此类故事.本文将这些故事划分为三个类型,逐一分析了它们所蘊含的社会宗教文化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人类文化历史和现状表明人类需要构建完形文化 为什么世界女性都有“第二性”屈从身份的本质和表征?依照真正伊斯兰教的风尚,女人只是一种附属品,还被排除在人类之外。为什么全世界的男性相对女性群体而言都是权威的统治象征,以致成为“看着人类的半数受到另一半的排斥而不能参与政府管理,按抽象的原则来讲是一个不可解释的政治现象”。为什么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是男人独占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切职务和职业?为什么男性交出一部分职务和职业权利之后,女性依然困难重重?难道真的是造化让人与人之间有了巨大差别,而人类的这一最大差…  相似文献   

15.
试解“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osenhNeedham,1900-1993)穷其毕生精力,撰写出版了焊焊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它在向世人展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困扰人心的所谓“李约瑟难题”:“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于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州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一问题也被表述为“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并由此引发了“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的讨论。几十年来,许许多多中外学者从地理、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语言、思维…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认清“法轮功”的实质、危害及李洪志险恶用心的同时,令人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党中央一再强调理论武装、大兴学习之风的时候产生和蔓延了“法轮功”?为什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社会上那么多人迷恋上了“法轮功”?为什么在共产党的队伍中,在高级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几十年的老同志中,出现了“法轮功”的信徒?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的。列宁说:“理论上的无知,必然导致政治上的盲目性。”①就是说,道理上没弄明白,或者说理论上不够清楚,那么在行动上就是盲目的、不自觉的。所以,深挖产生“法轮功”这…  相似文献   

17.
敦煌地区出土的汉文收养文书对唐末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地区的乡规民约有所反映,尤其是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权利与义务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乡规民约表现在多个方面,其形成与这一时期该地区的社会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五代文学”“十国文学”概念的形成受“正统观”影响,对之应进行必要的概念史研究。“正统观”是一种具有极大争议性的国家观、民族观,其中有可以丰富文明史观、文化史观的精神和内容,自不必完全否定。但论正统是否存在,应以道统的存续为根本,以文化的质态为基础,同时既要看到阶段性分裂割据,更要看到发展后的接续整合。故宋初正统“三绝三续”说应该得到重新审视,注意分裂时期政治文化的过渡性质和战争形式的文化碰撞意义;中华文化版图的长期一体存在应该得到认知,注意文学史的客观性与完整性;史学话语与文学话语的区分应当成为学术自觉,注意文学史发展的内生性与相沿规律。如此才能客观看待和深入研究“五代文学”和“十国文学”。  相似文献   

19.
宋初统治者鉴于五代时期武将权重而导致皇权频繁更迭的历史教训 ,为重振伦常纲纪 ,强化集权统治 ,采取了一系列抑武扬文的政策 ,其核心便是重文教科举 ,尊封建儒术。此间 ,一些有识之士试图通过将科考内容的革新 ,密切科举考试与儒学经义、儒家思想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其结果 ,不仅促进了入仕学子们对儒家经典做深一步的阐释 ,使绵延千余年的儒学得以弘扬光大 ,客观上也为统治者进行政治、经济等各项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青年追求的现状(-)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愿望.但由于对现实问题认识的偏差,导致理想出现困乏,追求呈现危机。目前,一些青年的人生追求不高,在工作上只是维持现状,推一把动一下、但是.在问卷中,对于“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有意义?”和“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回答“对社会有所贡献”和“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分别占65%和78%,表明青年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主观愿望与实际行动的背道而驰呢?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一是面对改革的矛盾心理。改革意味着创新、意味着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一青年们既期待着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