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泽东在中国新文化建设中表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荡涤封建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文化纲领,明确了中国新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征,并总结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确定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目标,坚持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中国文化事业尤其是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探索的历史起点。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思想,对文化强国目标的追求以及繁荣文化的举措,有着重要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厚银 《理论界》2009,(3):26-27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他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和主张,为以后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董青 《理论界》2008,2(2):24-25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和主张,为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30-34
毛泽东同志作为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代表,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革命和建设之路,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提供了重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期间,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向人们表明了一个事实: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始终在探索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就投身中国的革命事业并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在领导民主革命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同时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思想,更把社会主义作为民主革命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很快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虽然中国社会的发展走了弯路,但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路人。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毛泽东所开创的事业的发扬光大,进一步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体制是对毛泽东遗志的最好继承。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领导完成了"三大改造",使新中国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其后的20多年里,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早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推动实现农业合作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期在农村的实验与建设高潮,坚定不移地把消灭"三大差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期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立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期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基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选准时机打开国门,释放战犯清理政治遗存,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好准备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从革命胜利前夜制定的执政策略和建国后的执政实践上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胜利后,继而又开辟了中共特色执政道路,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后来"东欧剧变"对中国的骨牌效应,影响了后人对这条道路的正确继承,从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定内涵,党对这条道路的探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为起点的。以历次党代会为线索,我们可以探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1956至1966年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走过了一条相当曲折和复杂的路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其根和源都始发于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探索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学术界存在二律背反现象:一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为理由,从而简单地否定"始于毛,成于邓"的说法,看不到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极力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又花大力气来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孕育等,这就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可用"源于毛、创于邓"来表达.  相似文献   

12.
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果以及党建理论,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渊源关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初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辛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但是,毛泽东思想在这方面还没能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和实践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唯物史观三个方面的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在经济模式、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三个方面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国情、发展道路三个方面的创造性超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中形成的创新型理论成果。要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弄清它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渊源,这也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一个基础性课题。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思想来源,主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究竟需要不需要商品生产?对这个问题,马克思的答案是否定的,列宁的答案是肯定的,斯大林仅仅提到了商品生产,毛泽东则对商品生产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他认为1.中国需要商品生产;2.商品生产具有积极作用;3.我国的商品生产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4.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认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需要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经验不足,要犯错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要犯错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借鉴失败教训,可以少犯错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工作中可以少犯错误;结合实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可以少犯错误.毛泽东晚年的严重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沉痛教训,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的“祖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走向自由王国的大道,所以我们“自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一生是追求探索社会主义的一生,他的探索虽然经历了重大曲折,但其正确和成功是主要的.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张,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的历史财富.毛泽东的艰辛探索,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指导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还指导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来说,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中国梦等五个方面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是尊重历史与研究现状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拓和奠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这些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1.总结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救国救民的教训,得出"走俄国人的路"的结论;2.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根本前提;3.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础;4.对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作出总体安排,指明前进方向;5.艰辛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形成作了孕育和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