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是远程贩运、囤积居奇、亦工亦商。其利润流向,分为生息性流向与消费性流向。商人资本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变革,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加速了贵族等级制度松解.也使文学趋利、弃本逐末、法制与教化恶化。  相似文献   

2.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商人资本的出现及扩充是其重要的因素。本文着重探讨了德川幕府末期商人资本的扩充对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欧近代转型时期,商人资本职能在不断地转变。安特卫普时期与热那亚时期,商人资本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与生息资本;荷兰时期,商人资本在前期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后期主要表现为生息资本;英国时期,商人资本在早期也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后来随着经济变化部分商业资本逐渐转型为产业资本。在这些商人资本职能转变中,资本逐渐完成了从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历史过程,从而加快了工业资本主宰社会经济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16至18世纪,商人资本在西欧范围内呈现出在某一时段内大规模地向某一中心地区流动的态势。商人资本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商人资本为了自我实现,奔赴不同货币中心市场;二是西欧16-17世纪大幅度的通货膨胀,促使了商人资本的国际流动;三是商业利润的高低变化,为商人资本流动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日益增多,国内市场逐渐扩大,商人资本也空前活跃,封建经济已经出现了解体的征候,即在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这种新生产关系的演进与发展又是十分的迟滞和缓慢,这与封建统治势力对商人资本发展的扼制、阻碍作用有着密切联系。对于这一点,过去史学界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对明代万历时期征商狂潮的论述。笔者通过对明钞关制度的考察,试图从封建统治机构内部机制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代社会经济转型时期,西欧商人资本在特定时段内呈现出集中性地向某一经济中心区大规模流动的趋势,其过程大致为:16世纪上半叶流向安特卫普,16世纪下半叶流向以热那亚为中心的地中海区域,17世纪流向荷兰,18世纪流向英国。商人资本这种国际流动,不仅打破了西欧中世纪以来南北两个独立经济区的局面,而且还促进了西欧南北经济的融合,使之日益成为一个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就是“现代世界体系”的核心区,是现代化进程的发源地,它不仅造就了17世纪荷兰的商业霸权,而且还孕育了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7.
建国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使我们终于找到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条本不是资本主义专利的正确道路.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这无疑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但这个转折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即对商品经济的作用作了不准确的理解.随着治理整顿的继续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商业和商人资本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15世纪末至17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盛行重商主义政策,伴随而来的商人和贸易家地位的提高以及商人资本的扩充,大大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为18、19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西欧各国相反,自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处于封建国家状  相似文献   

9.
12-15世纪,意大利凭借特殊的地理优势,把转运贸易和加工贸易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城市共和国政府积极规范、开拓市场,推动海外贸易。商人们大胆创新,不断完善风险机制。这些是当时意大利海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轨迹与现状,并对照北仑港区经济,就走发展世界贸易道路是港区经济最根本的发展之路提出宏观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贾、沙、颖三河流域的形成促使中原出现一批新兴转运贸易型城镇,周家口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而凭借其便利的水运条件,转运贸易不断扩大,清朝前期的周家口镇成为河南对外经济联系的基地以及省内商品流通的中心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增加、商业的繁荣与城镇的发展。但是单一商业发展模式致使其落后于近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代,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是一个商业兴起、商人活跃的地区,商业曾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时,凉山彝族地区的商品(矿产、笋、木材、蔗糖等)畅销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外地商人聚集于此,并出现了商人资本的萌芽。为什么清代凉山彝族地区的商业呈现繁荣?商业的繁荣给凉山彝族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有商人资本的萌芽?它的作用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深入研究,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口岸贸易与晚清上海金融业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自 1843年开埠后 ,迅速崛起 ,成为近代中国的航运、经贸和金融中心 ,并历久不衰 ,扬名中外。追溯其发展轨迹 ,口岸贸易与金融业之间互为促进的双向关系 ,引人注目。口岸贸易的繁盛 ,刺激了商业的兴旺 ,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埠际贸易的开展 ,有赖于金融业在资金融通方面提供的便利 ,而金融业的发展因此也得到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从 GATT 到 WTO,它们的宗旨都是贸易自由化,回顾贸易自由化的理论渊源、历史 发展以及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它们对贸易自由化的现实态度。中国在即将加入WTO之际,应当根 据国情,采用GATT和WTO的有关规定进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以有效避免加入WTO对我国的 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宁波是晚清时期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自1844年正式开埠后,宁波港的贸易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处于曲折波动之中。影响宁波港贸易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区位因素。由于区位条件的局限,宁波港最终沦为了上海的转运口岸和支线港;二是交通因素。由于新式交通的滞后,限制了宁波港贸易体系的扩展;三是腹地因素。腹地范围的缩小及其市场布局的变动、社会秩序的动荡,直接影响到宁波港贸易规模的拓展;四是政策因素。海关政策、工商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调整,对宁波港贸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代官营航海贸易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朝推行大规模的官营航海贸易活动,其航海贸易制度主要有三种:使臣贸易、斡脱贸易和官本船贸易。它们各有渊源,其形成、发展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私人贸易的发展,阻碍了海外贸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7.
庄维民撰著的《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出版 )以近代山东作为典型地区 ,通过对市场结构嬗变、商人资本兴替、产业改进、农业经济变迁等方面的系统考察 ,就近代市场经济变迁的趋势、结构和特点作出了新的解释 ,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论证。作者认为 ,从清末到抗日战争爆发前 ,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变迁有两种特征 :一是口岸市场和海外贸易改变了传统的市场流通结构 ,造就了新的市场联系机制 ,这种联系后来发展成近代商品市场体系 ;一是产业改进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 ,产生了近代工业和商品性农业 ,形成新的商品生产体系。这两种特征代…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将给全球贸易的发展带来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它是未来信息商业运作的核心。描绘电子商务的发展轨迹,指出我国信息技术与国际信息技术的差距,探讨电子商务在我国应用的若干问题及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家口是清代塞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是汉蒙贸易、中俄贸易的重要转运枢纽,清政府在此设关征税。在张家口从事贸易者以晋商为多,其输出商品以茶叶、烟草、杂货为大宗,输入则以毛皮、土碱等为主。鸦片战争后,俄国商人的介入使张家口商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一,张家口税关的税收大量流失;其二,晋商在茶叶贸易中的垄断地位逐渐被俄商所取代,与茶叶贸易密切相关的金融业也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20.
民国年间,羊毛贸易在陕北地区商业中占主导地位,它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其贸易方式与路线几经更迭,它们的兴衰变迁又与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贸易性质、交通状况和战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