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艳洪 《山西老年》2013,(12):22-22
徐特立青年时就酷爱读书,他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壮年时他有一个“十年破产读书计划”,  相似文献   

2.
一等奖孙海林《试论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结构体系》周树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徐厚道《徐特立培养创造性劳动者的理论与策略》二等奖赵士启《教师是真理的传播者——学习徐特立先生教学法思想的几点体会》罗先国、徐厚道《论徐特立的师德理念与风范》李龙如《徐特立的姜桂之性》孙光贵《论徐特立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梁堂华《浅谈徐特立的创造教育思想》李宣平《近20年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综述》三等奖赵阳《徐特立论青少年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金宏伟《徐特立健身法与现代健身理论》张晓辉《学习徐老的“三优…  相似文献   

3.
五年的留法经历是徐特立从"教育救国论者"到"人民教育家"的重要转折点。目前,论者普遍认为张敬尧的通缉是促使徐特立赴法的直接原因。但实际上,在张敬尧以通匪之名通缉徐特立时,徐特立早已远赴法国。通过分析和梳理文献可知,"教育救国"理想的破灭和"劳工神圣"学说的鼓舞是徐特立赴法的主要原因,而当时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则是其赴法的契机和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1922年湖南省政府委任徐特立为驻法教育考察员.徐特立因为在法国生活困难而准备立即回国,但最终还是改变回国计划,接受省署委任,用将近两年时间公费考察了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的教育,为湖南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徐特立指出,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是教书育人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检测者,因此",教师是领导者"。  相似文献   

6.
正徐特立纪念馆收藏、陈列了大量公开出版的研究徐特立生平、人格精神及教育思想的书籍、杂志,以及部分珍贵的内部资料,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研究、宣传徐特立的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特立的结发妻子熊立诚11岁过门到徐家做童养媳,与徐特立自幼相持,支持徐特立破产读书,支持徐特立办学,也支持徐特立参加革命。徐特立对熊立诚一往情深,两人70年如一日,相敬相爱,相濡以沫,相互支持,始终保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徐特立先生既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的学生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可以概括为学生应当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人可以走"多条道路",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合一,教师要成为教育科学专家,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起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徐特立先生的学生教育思想对对我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成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应加强对徐特立先生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史信 《山西老年》2009,(6):12-12
一贺:"你是一个老怪物"1937年2月1日,是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日子,延安各界集会祝贺。党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庆祝会。毛泽东和朱德相继给徐特立写了贺信。朱德贺信的题目是《你是一个老怪物》。"老怪物",是朱德赠给徐老的一个亲切"徽号"。贺信说:"徐老头,你是一个职业革命  相似文献   

10.
徐特立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2007年是徐特立诞辰130周年,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大会于2007年12月下旬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徐特立的亲属参加了大会。本文从徐特立师道思想、教育理论、高尚人格等方面综述研讨会各文章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容闳几乎是一位和中国近代社会前进步伐相始终的爱国人士。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赴美留学,寻求救国良方。1854年返回祖国后,致力于改造中国的进步事业。支持太平天国革命,参与洋务运动,经过18年努力促成了第一批留美幼童的派遣。后又投入维新变法运动。晚年则渐渐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全力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本文在探讨容闳转向革命的过程和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评述了容闳为辛亥革命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活中,历史上的诸葛亮不过是普通人。从建安二年(197年)开始,诸葛亮便开始了十年的耕读生活,从事农业劳动之余,诸葛亮读书游学,并同襄阳的亲属和师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躬耕磨砺了他的意志,读书锻造了他的智慧,而通过游学结交名士为师友则为其出山做好了铺垫。婚姻家庭方面,诸葛亮娶丑陋的才女黄氏为妻。他重情重义,严格教育子女。在个人品质上,无论是在作风廉洁还是开诚布公等方面,我们都不难感受到诸葛亮的高风亮节。诸葛亮不仅受到了当时百姓们的崇敬,同样也值得今人敬仰学习。  相似文献   

13.
贺知章生平小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知章生平中有两个重要疑点 :一是他的离乡时间 ,二是他在京城长安为官 5 0年 ,中途有否返乡。从《回乡偶书》诗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分析 ,贺知章离乡时间应该早于他在长安应试的时间 (6 95年 )。考中进士后 ,有 17年未担任任何官职 ;后来在工部侍郎任上也有 12年时间 ,所以贺知章是有时间和机会中途返乡的。  相似文献   

14.
八指头陀在中国近代佛教界身居领袖地位,是个富有传奇人生的奇僧、深受各界敬重的高僧,"诗名赢得满江湖"的诗僧.他踏入人生旅途,就遭受种种磨难,后来因缘成熟,披剃为僧.佛寺使他找到了安身的地方,更可贵的是使他找到了人生的信仰,同时使他踏上了诗歌创作的征途.他一生写了近两千首诗,出版了好几部诗集.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与诗有缘,巧遇良师;以诗会友,诗名于世;善写梅花,诗表身世;学佛咏诗,通诗于禅;以诗言志,爱国护教.  相似文献   

15.
姚汉源先生是中国水利史学的创始人,他一生情系水利,精心治学,其治学精神可以归结为情系水利,孜孜以学;探微解密,严谨治学;成立协会,聚力治学;古为今用,创新治学;笔耕不辍,开放治学。他的这些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一生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堪称学习的典范。他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在中共中央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今天,认真研究毛泽东的学习观,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思纯1919年留学欧洲,1923归国,时或为官,然主要从教高校。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等众多著名学者和文化名人过从密切,是当时学人圈中的活跃人物和知名学者。但因李氏辞世较早,其名鲜为当代学界所知。李氏在1946年赴南京出席"制宪国大"期间写下了一部记事甚详的《金陵日记》。手稿为李氏家人珍藏了半个多世纪未为人知。其中涉及众多人物与事件,尤其是对"国大"细节,李氏政治态度,生活情境反映真切,呈现出一个颇具多样性的历史"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一生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积极用世是他一以贯之的政治追求;同时,人生的挫折、失意,又使他转向宗教寻求精神超越。无论是早岁学道,还是晚期佛,他始终不能忘怀于现实人生。于矛盾中求生存,在用世与超脱不能两得的困境中徘徊。  相似文献   

19.
北宋四书家之一的米芾平生涉猎甚广,以书法名世,其卓越的书法成就名垂千古。本文简略介绍了米芾生平、嗜好与精神风貌,着重论述了米芾的书法师承、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体会独到的书法技巧等,并论述了米芾书法存世作品的现状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鲁迅通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明确了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确立了唯物史观的阶级观点,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鲁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一是全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对其主导精神线索专制主义的原则;二是对外国文化放手实行"拿来主义",分别采取占有、使用、存放、毁灭等政策;三是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构成了中共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雏形;四是提出应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他们必须实行与工农大众革命实践结合。鲁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活动有三个特点:自觉的主体意识、彻底的求实精神、毫无顾忌的原则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