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为目标,选取高职学前《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发挥“互联网+”优势,在现有的建设基础上,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与构建一流精品在线开发课程,强化建、用、学结合凸显示范引领,并提炼高职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一流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以期提高高职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并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民族高等院校课程建设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课程设置趋同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刻板与僵化.民族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和深化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持课程体系设置的灵活性,课程内容的民族性、教学方式方法的针对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灵武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为例,说明地方课程的开发将为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教育在一体与多元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提供独特视角和广阔平台;但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的开发价值、主体认定、资源选择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有待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深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结合“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了许多课程改革.改革具体体现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结构的综合化,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等.作为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检验教学质量手段之一的高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
邹渊 《民族论坛》2006,(10):54-55
民族地区的多元音乐课程存在着偏狭的音乐课程目标、汉化的音乐课程内容、功利化的课程实施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树立多元音乐课程理念、复归课程民族文化品性、加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以及重视师资培训等。  相似文献   

6.
《三维软件应用》课程作为艺术设计实践类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非常重要。当今社会,电影、电视剧、网大、广告等影视行业的突飞猛进,促进了建筑表现、影视特效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新领域的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大大增加。本文以《三维软件应用》课程为着力点,探索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民族高校音乐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的探索,力求通过课程思政体系建构、强化师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开展社会音乐艺术实践以及借助网络技术等方式,使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谭正航 《民族论坛》2012,(24):63-66
《经济法学》课程研究性教学对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大学生研究学习对于《经济法学》课程研究性教学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为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就应从构建《经济法学》课程研究性教学课堂、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吸收大学生参与经济法科研项目研究、鼓励和指导大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经济法研究性学习项目和改革与创新《经济法学》课程成绩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是一门面向各族青年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课程。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掌握了解中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力争使学生具备研究现实民族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之一,也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公共必修课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民族大学特色。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了解民族知识,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爱国主义情操,增强自信心、自豪感,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对公共课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开始增加了校本课程的比例,学界与此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实践表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有助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实现。为了解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4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内容分析,从文献分布、发展阶段、研究主题(课程功能、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开发模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呈现了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今后,我国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国家课程为主导,注重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从共性视角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课程类别、内容和功能的融合实现校本课程功能的最大化,通过加强指导建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扶助机制,通过培育师资形成教师的“校本素养”和“校本情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各高校中不断创新与实践.针对民族高校民族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更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课程改革.考虑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学习态度以及本课程的具体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尝试,在实践中探索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特点、发展历史,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课程思政视角下加强高校音乐公修课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寻找民族情感依托,有助于增强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自信心。高校音乐公修课的开展过程中,对于课程思政元素、高校音乐公修课及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改进音乐公修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专业艺术技能与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方式,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能力,拓宽传承与创新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各高校中不断创新与实践。针对民族高校民族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更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课程改革。考虑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学习态度以及本课程的具体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尝试,在实践中探索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教育成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因此,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到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围绕一条红线进行。而且,课程教学还必须主动融入学校的大思政格局,精心打造第二课堂,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实现课程目标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结构的现状出发,针对高等院校课程结构中存在的忽视教育基础课和活动课程、选修课程安排过少、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等问题,积极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设想,对于高等院校课程结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制图课程包括“制图基础”和“建筑测绘”,这两门课均为本校环境设计专业中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如果掌握不好,后续的专业课程也难以进行。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及市场对环境设计施工图纸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校企合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家庭作业、跨课程教学,互动考评等手段,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以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吸取国内外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教学实践,从改革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入手,对医学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进行整合。从改革课程体系和结构、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与综合化课程配套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强化师资队伍培训、优化教书育人环境,构建先进科学、可行的医学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解决高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融入与创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性强难以融入思政、思政元素植入生硬且协调性不足、思政融入过多而杂乱无章缺失课程特色等诸多问题,提出明确“立文化自信,育创新之才”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体现“传统文化设计力”思政特色的整体课程内容框架,利用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的隐性关系巧妙衔接与重组,采用“润—传—访—范”四步法路径展开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隐性综合素养课程,对培养和增强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分析文献、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结合等方式,分析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理论基础,探索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及研究为出发点,提出高校音乐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性对策和方法,对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声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与钢琴伴奏、曲式分析、复调等课程关系密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和声课程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满足音乐市场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将和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和声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和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和声学改革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