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两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平遥古城历经各朝各代,由最初的军事据点发展为功能完善的城市,且完整保留至今,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县城孤本,它严格遵守了古代建城规制,完整地保留了城池形状、城市格局、街区形态等古城特征,是发展遗产旅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古城平遥     
平遥,中国北方的一座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以“龟城”之誉声名远扬。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平遥古城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日前,笔者赴山西考察,有幸走进平遥县城,目睹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城内丰富的文物古迹,感慨不已。现将平遥古城墙等四处古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平遥古城是山西省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中,由于没有正确评价古城的旅游资源,对旅游长期规划不足,开发具有盲目性,致使古城的古建筑和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过对平遥古城的实地考察,搜集旅游业相关的数据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对比,具体分析,展开古城可持续开发的对策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平遥的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苏州古城的世界遗产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引发了苏州古城保护的热烈讨论。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经验来看,现状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并非易事。调整发展对策、寻找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是推动苏州古城保护,迈向世界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若熙 《老友》2011,(6):70-71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北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三宝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平遥县古城墙修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墙。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由砖砌成;墙外有护城河,深、宽各4米。城墙上有3000个垛口及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3000弟子及72贤人。古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相似文献   

6.
斑驳的城墙、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以及尚未被商业侵蚀的百姓人家,中国平遥成就了现代人对于返璞归真的本质愿望。古老与现代、宁静与喧嚣,在古城与摄影的碰撞中,我们参与到平遥国际摄影展中,完成了此次影像艺术之旅。平遥古城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  相似文献   

7.
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真性是验证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则。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原真性的含义,探讨了平遥古城原真性保护中注意的几个问题:维护古城的原真痕迹;保持古城应有的人气;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社会稳定发展。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原真性保护的关系,使平遥古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以阆中古城保护为例,从保持历史文化城镇的风水环境、文化思想、物质实体等几方面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中的“原真性”原则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全面客观理解原真性对于正确选择保护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地处汾河中游东岸、太原盆地西南端,距山西省太原市94公里的平遥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同为保存最为完好的现存"四大古城"。  相似文献   

10.
契丹民族曾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它曾经强大一时,建立了北方的辽王朝。虽然它统治的时期仅200多年,但它促进了北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沈阳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从契丹民族对沈阳古城雏形的建立、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古城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1.
江南古桥作为江南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江南人民的宝贵财富,其不仅显示出了古人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术,更彰显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体现了江南独特的地域特征,极具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然而,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期,江南古桥、古桥文化和古桥环境与江南经济文化和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大多是以大量古桥的损毁和迁移为代价的,因此,古桥及文化整体性规划保护刻不容缓且极其重要,这就需要从分析江南古桥及文化现状和原因出发,而后对其提出系统科学的保护对策,以充分挖掘、借鉴和利用古桥资源和价值来服务当今的社会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点十分鲜明。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底蕴深厚、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档次高、地面遗存少等特点。在开发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时,要重视挖掘已灭失但历史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还要利用与保护并重,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城的仿生学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与文化如影之随形。中国古代历史名城经历了独特而漫长的历史发展道路,形成了东方城市文化的独异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古城仿生学与西方的城市学是分属于两种学科体系,两种思维模式,中国古城仿生学文化起源于城市与天,地,人三者形成有机活性的观念。每一座古城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形成独特的文化风貌,今天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研究古城的个性,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为例,反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传统保护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街区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承载其重;保护意识存在误区,有缺陷的旧城被改造为整齐划一的新城;保护体制的危机,立法滞后与开发超前的矛盾;大规模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费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世纪前半期为主,依据文献史料和调查材料,对昆明古城的历史风貌加以考证论述,为人们对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建设及古建筑物的重建和古城风貌的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港口城市文化遗产是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港口城市文化遗产往往被只关注近代而忽视其古代历史内涵,在我国港口城市历史及其文化遗产研究中很有典型意义。早在隋唐时期,以吴淞江为出海主航道,以苏州地区为经济腹地,上海地区就先后形成了华亭港、青龙港等贸易港,并完成了由内河港口到河口海港的转移。上海地区贸易港的发展在宋代达到高潮,青龙港被誉为“江南第一贸易港”。南宋末年,港区移至吴淞江入海口的支流上海浦,形成上海浦港。在上海地区港口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港口的位移与发展,都影响了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云南至今仍遗存有众多历史文化村镇,不仅类型丰富、村镇空间构成形态独特,还承载和表征着地方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多重研究探讨价值。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地传承与保护好这些村镇积淀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彰显村镇风貌特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通海县河西古镇为例,系统分析其所面临的建设性破坏,传统建筑遗产、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亟待保护等现实问题,以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对历史文化村镇有机更新保护和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入手,提出全民参与、整体保护、原真性保护等古镇保护原则,以及相应的整体格局保护、建筑高度控制、街巷空间保护等具体措施,以期为古镇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历史演变为线索,分析了紫金山陵寝文化、宗教文化、休闲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和体育文化等特征。在南京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形成了多种文化此消彼长、矛盾而又统一的演变格局。从文化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明确了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平衡、文物古迹保护、市民休闲等多功能性质定位。从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风景林分类经营区划2个方面制定森林公园多功能经营策略,以期探索出一条古都城市森林公园可持续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中国古代哲学,促进了中国古代谋略思维向合理的方向发展,使中华民族在谋略的研究和运用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21世纪,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文化背景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传统哲学已不能全面承担起指导谋略的历史重任。中国哲学既需要继承传统又需要与体现了现当代时代特征的西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衔接,来丰富中国现代谋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遗产廊道视域中滇藏茶马古道价值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藏茶马古道是历史上纵贯西南边疆的民间商贸通道,对西南边疆民族经济互助、文化交融、民族和谐、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茶马古道的角色和功能,急需全面分析古道所面临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以阐明重新认识滇藏茶马古道价值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茶马古道全新价值观,即古道在遗产价值、维护生态安全、遗产游憩廊道、爱国主义教育和寻求共同地方认同等方面的多元价值表现。以古道新价值为依据,指出构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是发挥和利用古道完整价值的适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