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天勇 《统计研究》1990,7(4):54-56
一、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成因(一)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比重和增幅不大,农业生产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加之原有设施老化,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十分脆弱。自然灾害一直是引发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二)生产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少,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差,粮食生产一直受生产要素投入的制约。投入农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等生产要素的增减能直接引起粮食生产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1994年是我国农业生产遭受较严重自然灾害的 一年,部分地区减产幅度较大,个别城市的粮食 供应比较紧张,粮价上涨,使粮食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进行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证明,1994年全国粮食产量为44450万吨,较1993年减少了2.5%。下面不妨来具体观察粮食减产的情况: 1.夏粮、早稻、秋粮全部减产。1994年全国夏粮产量10400万吨,比1993年减产460万吨;早稻产量4087万吨,减产27万吨;秋粮产量29963万吨,减产713万吨,全年共计减产1200万吨,属五年一遇的减产年度。前四个减产年度是1980、1985、1988和1991年,它们分别比上一年度减产1156万吨、2820万吨、1065万吨和1095万吨。  相似文献   

3.
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分配资源时,不能对全国各个地区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以及相互间的异同作出最有效的抉择,达到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传统的定量模型都是建立在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的基础之上的,仅能反映变量在时序或截面上的特征,不能反映不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有效率的区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斌  周小梅 《统计研究》2002,19(1):30-3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但各地区产量提高的幅度存在很大差异。这其中自然条件不同、科技投入不同固然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但现有资源和科技条件是否得到了充分、有效利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 ,本文将利用时间序列和截面结合数据建立生产函数 ,并依此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有效率进行估计和分析。  一、技术有效率及边界值技术有效率是反映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利用程度的指标 ,定义为实际产出量与潜在的最大可能产出量之比。技术有效率分析通常是以某一行业为研究对象 ,计算该行业各生产单位的技术有…  相似文献   

5.
6.
文章立足于评价"中部崛起"战略中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展。文章首先给出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绩效进行了总体评价:中部地区"国家粮仓"功能持续提高,领先优势明显;"农业发展基础能力"、"农业产出能力"优势突出,"农业发展投入能力"、"农业现代化能力"相对滞后;河南是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粮食安全及其衡量指标 "粮食安全"有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概念,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4年在世界粮食安全大会上确定的,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一般来说,粮食安全包括了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的安全.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必须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才能用于正常的消费、储备和进出口.要保证粮食生产领域的安全,关键在于保证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流通环节要畅通,保证人们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足够的粮食.消费是生产和储备的最终目的,只有消费安全了,粮食安全才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小麦生产滑坡的表现 我省小麦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主要春小麦生产区之一。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小麦种植面积多数年份在165——200万公顷之间,总产量在35—40亿公斤之间。据测算,省内小麦需求量大约在38亿公斤左右(包括种子、城乡居民生活及工业加工用粮),这一时期,我省小麦供需基本平衡。但近几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供需矛盾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一、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各因素与计量经济模型 1.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各因素及其变量表示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我国近二十年来粮食生产产量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民增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粮食生产一直得到党和国  相似文献   

11.
粮食调价后棉农的心态透视顾西煜今年六月十日,粮食调价后,棉农的心态变化有五:心态之一:“重粮轻矿用绪又显露。人春以来,国务院决定对棉花较大幅度的提价,缩小了粮棉比价差距,棉农欣喜,普遍欢迎,重又觉得种棉花还是划算,稳定了今年棉花生产。但此次粮食调价,...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让社会高度关注食品产业。食品产业作为四川六大支柱产业和四大优势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让我们聚焦四川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并真正了解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含义。  相似文献   

13.
吉安县生猪生产严重滑坡贺立新邹骏养猪业是我县农民收入和财税来源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近期以来,生猪生产频频发出的危机信号,成为上下忧虑和关注的焦点。据住户抽样调查,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出售生猪产品的现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15元,下降13%;生猪收购价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生产效率与区域差异的实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宏观经济效益较低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快速城镇化进程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粮食安全是"新四化"实现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1997年以来,城镇化增速始终保持在2.5%以上,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可能从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粮食生产。文章定性分析了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构建多维中介变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快速城镇化进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快速城镇化进程会使得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种植业的比重显著下降,但只有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是城镇化率与粮食产量之间的显著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7.
18.
一、发展情况 几年来,我县坚持粮、牧、企、经、庭协调发展的方针,以科技为先导,积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使我县的粮食生产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好趋势。1995年粮豆薯总产和亩产达到640273吨和216公斤,比1990年增长37.2%和37.6%,分别以年均6.5%和6.6%的速度递增。其中:水稻总产14572吨,亩产350公斤,年均递增14.5%和2.7%;小麦总产100155吨,亩产为170公斤,年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风险度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现代农业风险分析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的粮食生产风险进行了全面度量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正态分布并不是中国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风险的最优概率分布形式;中国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风险总体上并不十分严重,发生减产幅度在5%-15%之间的轻灾可能性较大,而发生减产幅度超过35%的巨灾风险可能性极小;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高风险区域;同时须重视和加强中国粮食主产区生产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尽管总体上四川粮食供需能自求平衡,但是准确地讲,粮食供给仍然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粮食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脆弱,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刚性增长,这种紧平衡状态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