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虚拟技术的载体形式与虚拟世界的信息本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虚拟技术是以虚拟的信息世界取代客观世界中特定客体并给人以等效感觉、知觉的技术 ,它因传感、反馈系统载体不同而分为普通计算机网络、封闭舱、信息传感紧身衣、生物电信息传感反馈体系等几种。有关虚拟世界本质的工具论、中介论、意识论各具片面性 ;将虚拟世界及其技术设施系统看作信息与载体的综合体 ,则正是各种不同角度观念的综合。关于虚拟技术与虚拟世界的若干哲学讨论对传统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 ,如以不同载体的信息的区别取代主、客观的绝对对立 ,如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信息等效性。对虚拟技术、虚拟世界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入理解 ,将对当代哲学观念更新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吕健  孙霄兵 《学术探索》2022,(10):151-156
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元宇宙具有虚拟世界创建功能,依托随地性、沉浸式体验以及虚拟场景构造等优势,能够无限放大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虚拟场景与身份补偿、学生主体成为教育内容生产者。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对马克思科技观中技术推进人类自由与解放进程的又一次飞跃。在元宇宙构建的教育生态下,既是对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自由的解放,又能极大推动我国教育生产力的发展,改善教育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满足新课程方法和标准对于新技术介入教学的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进程。当前,在充分接受元宇宙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和教育观念改进的同时,也要关注相关安全、伦理与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存在一种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通货膨胀现象.虚拟世界的通胀主要表现为游戏中的虚拟货币与商品实际价值持续地下降.由于游戏世界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与脆弱性,虚拟财富的稀缺性持续下降,从而使其相对于真实货币趋于贬值.严重的通胀将危及游戏世界的稳定,因此,游戏设计者应尽力提高和改进游戏世界的经济机制设计,同时将现实世界中一般化的经济与法律支持引入虚拟世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世界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旭明 《中州学刊》2014,(3):97-102
网络信息技术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丰富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但由于内在的道德自律不够、外在伦理他律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网络虚拟世界呈现出多重伦理困境,主要包括网络信息垃圾污染严重、网络资源分配不公正现象明显、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价值断裂凸显、网络空间中"人"的价值迷失加剧。我们应该对这些伦理困境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并因此摒弃不理性、不负责任的价值态度,主动将网络虚拟世界纳入到伦理语境中,对其进行深刻的伦理道德观照,并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锤炼相应的伦理品质,建立相应的伦理机制,积极进行伦理救赎,化解网络虚拟世界面临的伦理困境,从而维护我们共同的网络道德净土。  相似文献   

5.
张竑 《天府新论》2018,(2):15-20
伴随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世界”完成了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从视觉到全身心沉浸的升级换代。虚拟实践也完成了从二维、拟三维到三维的历史性进步,一方面拓展和丰富了现实实践的范畴,另一方面使虚拟实践本身得到了新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对虚拟实践进行内涵、层次和类型的再认识、对虚拟实践主体进行关系性重塑、对虚拟实践中介进行历史性分析、对虚拟实践客体进行三重“颠倒”、对虚拟世界的“上帝之手”进行考察,对于促进虚拟实践的哲学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虚拟思维的层次特征及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化世界的虚拟思维,其生成逻辑是符号关系的演变,是人类思维抽象能力在当代的表达.虚拟思维构建的问题性、求解性、"基因突变"性、非线性、自组织性是其新质.共在性和非现实性、主体间性和交互性、个性化和构想性、合成性和综合性是虚拟思维的特征所在.虚拟思维实现了思维的时代创新,使人类视野获得根本性拓展,亦使得人类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亦是人之所以是人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形式上虚拟性和本质上现实性的统一。虚拟生存是现实生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呈现。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的符号化身,体现出现实主体的各种欲求和行为预期。虚拟社会关系的基础仍源于现实社会,并孕育着、蕴涵着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虚拟生存是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开放性的创新过程,不仅要遵守虚拟社会的各种技术与伦理规范,更要遵守现实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8.
虚拟世界经济收益模式分为直接收益模式和间接收益模式,前者主要包括时间销售和虚拟物品销售等,后者主要包括现实货币交易和微型服务外包.其中间接收益模式对服务贸易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低水平劳动力就业都具有特殊意义,更适合中国目前的形势.通过对虚拟世界收益模式新形式的初步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第二人生"为代表的虚拟世界发展迅速,虚拟世界以其拥有模仿现实世界的机制、对现实世界构成影响和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和企业、传媒界等的重视.文章侧重以虚拟世界的仿现实机制为线索,对其研究状况加以系统综述.首先提炼出虚拟世界的仿现实机制,主要包括领土、政府、居民、组织、生活、商业等,进而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进行细致讨论,随后介绍了虚拟世界在若干具有代表性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最后,通过对虚拟世界的特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关于虚拟世界的研究、应用及监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0.
虚拟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概念及关系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虚拟经济的不同定义造成了研究的障碍,确定虚拟经济的概念是使研究继续深入的前提。虚拟经济是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金融、资产化房地产等。广义的虚拟世界经济对应着西方学界所称的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与中国通用的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概念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属于不同的领域。广义的虚拟世界经济是指一种动态的网络生活空间,狭义的虚拟世界经济是指网络游戏和社交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空间。中国在虚拟世界领域的迅速发展掩盖了其基本问题,这种相对封闭的发展方式使中国在逐渐丧失优势,因此加强对虚拟世界经济的研究是客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杨军 《兰州学刊》2008,(11):41-44
虚拟实在的本质是文本,虚拟实在的电子(符号)是其信息(意义)的物质载体,虚拟实在的信息(意义)不是一种存在。把握虚拟实在意义的特殊方式是感性理解。我们要在本体论上澄清对虚拟实在的误读。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超越传统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逻辑预设,以时空仿真和灵境互动在赛博空间里演绎虚拟真实,以实现艺术本体的诗性创生。网络文学的学理构建需要探析符号中介与艺术本体、技术语境与诗意创生、数码生成与主体创造等层面的异变方式与逻辑关联,以廓清“虚拟与真实”的艺术边界,解决其艺术存在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虚拟现实的技术特征的角度探讨桌面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空间,并对基于VRML与Java的三维场景交互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是奠基在辩证法之上的,它是超越物理世界的"第二现实",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质变.在其中,"此在"通过交互作用、沉浸性和意识具体化走向"共在",由此,开创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途径,实现了人类本质力量的历史性飞跃,成为人类迈向自由和解放的新阶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虚拟现实业已成为信息领域中继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被广泛关注与应用的热点.目前,虚拟现实在军事、航空、教育、娱乐、医学等领域被普遍应用,各国科技巨头企业也重兵进驻虚拟现实的广阔市场.但随着虚拟现实呈指数级的增长发展态势,也涌现出抢占专利、盗版侵权、抢注商标等知识产权乱象难题.因此,从虚拟现实国内外践行样态为切入点,在探析虚拟现实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专利、版权、商标的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为我国虚拟现实的创新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保障谏言.  相似文献   

16.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现实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全面仿真的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优越性以及对高校教学的影响,指出开展虚拟现实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媒介发展、成熟并形成融合传播生态之际,时空格局不再是彼此分割状态,而是呈现出高度融合一致的情境状态。人以社群化的状态存在于现实与虚拟的场域,在虚实穿梭中带有各自时空的特性并持续为新的时空环境注入生机,由此形成具有动态变化属性的、代表新型社会关系的云端社群。云端社群改变了梅洛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中对因时空拼接而造成地域消失的观念,而作为融合时空中的地域标志而重现。云端社群代表了当下人们的生存感知空间和社交关系状态,其存世方式可用泡沫圈群模型来表征。  相似文献   

18.
网络虚拟社会逐渐构成高等学校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辅导员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以及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只有形成虚拟与现实两种教育氛围的交融互动,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艺术真实、电影真实和现实主义的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敏  陈捷 《社会科学》2007,(11):174-181
本文讨论在哲学的意义上彻底界定真实的基础上,即坚持真实的不可复制的本质性特点,对长久以来艺术研究和艺术批评中艺术与真实的关系、电影与真实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现实主义等问题做了全新的阐释。目的在于提高电影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赛伯空间、虚拟现实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体现了技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但它们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成因。沉浸性是虚拟现实的本质属性,是当代技术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交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当代网络文化的困惑,也体现了现代性的核心基础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