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的知识课堂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是一种无生命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成了被压迫者、被统治者,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存在着种种弊端。而生命课堂是一种关注人的发展的课堂,生命课堂不只是注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是促进完整的人的生成和成长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知识课堂存在的缺陷,并试图提出构建生命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逐步建立并完善医学院校生命文化教育体系,既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然要求,对于引导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增进生命价值、维护生命尊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拟结合医学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医学院校实施生命文化教育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实施路径做详细的论证。探讨通过设计生命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第一课堂、培育生命文化教育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推进生命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第三课堂等构建医学院校生命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试图为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辉煌的成就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对当代我国乃至世界的设计艺术不断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为其注入了不朽的生命力量。当代中国设计应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人们更多地发现中国设计之美和传统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晚年提出的"生活世界"观念是现象学自身理论发展与传统西方哲学危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以"本质直观"和"意义构成"回应传统西方哲学的困境;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以"生存"指引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本真问题,这种回应和追问是对生存困境的反思,也是对生命的本质关怀。道家哲学是面向"生活"的哲学,其主旨在于探寻生活境遇的几微,回归生命的自然朴真。因而在探究生活世界及生存境遇问题上,现象学思维与道家哲学有共同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5.
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和中外生命伦理思想发展演进中产生的贵生、爱人等观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对当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借鉴价值。面对当代社会来自自然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与困境,我们应重新诠释生命伦理的主题,理性思考生命价值观以及生命神圣性;在传统与现实的资源中整合新的生命伦理体系,广泛开展现代生命伦理教育,健全完善生命伦理的法律制度,营造尊重一切生命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情理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统,不仅在于契合了中国血缘文化的文明路径,而且其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建构了一套"伦理世界—道德世界—生活世界"内在有机统一的伦理精神体系,为中国人遭遇的生命困境提供了解释系统和超越之路:从血缘关系出发的"伦理世界"为生命的安顿提供了伦理支撑;以性情论为人性预设的"道德世界"为个体生命追求"乐"的精神境界提供了精神动力;情理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渗透培育了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即宽和融通的中庸精神、以血缘亲情为源头的仁爱精神以及刚健进取、知足常乐并行的乐观精神。尽管中国情理精神传统与中国现代化过程存在矛盾和冲突,但是它所展现的契合人的生命生活的价值真理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教育语境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事实上,生命教育却正在遭遇至今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师资队伍、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传统等困境;社会化教育的弱化、人文教育理念的忽视、功利主义思想的误导是其成因.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形成可持续的常态化的生命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8.
5.12大地震给我国造成惨痛的大灾难,激发人们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中学习许多: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党心、民心,心同则钢;人民子弟兵传统永葆常青;决不能让孩子再遭伤害;把信息公开透明坚持到底;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从此开始;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等等.  相似文献   

9.
戴岳 《贵州社会科学》2008,220(4):35-38
人的生命实践活动是一切道德产生的源泉和基础,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在生命过程的经验、感受、体验中不断地生成。学校德育长期以来的低效,源于道德教育与生命世界的疏离。大众文化流行的关键在于关注了人的生命世界。学校德育应该重视对生命世界的关怀,从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意志出发,争取其对道德教育的认同,引导其乐于接受道德教育,最终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道德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尼采把信仰与价值的对立视为传统形而上学及其真理现的根源,形而上学家将世界割裂为善与恶、世俗与神圣等根本对立的部分.尼采的世界则是以强力意志为基础的完好整全的生命和自然,这生命自然是超越善恶的生生不息自我创化的整体之流,个体在生命自然整体之流的回复中获得自由与本性.  相似文献   

11.
“以美育代宗教”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丕显 《文史哲》2002,1(4):72-76
以美育代宗教 ,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建构人的感性生命和情感寄托 ,是对现代世界课题的积极回应 ,是对宗教双重性格的辩证扬弃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在今天仍具有实践的和理论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时间境界论     
汪天文 《江汉论坛》2003,1(6):13-17
哲学对宇宙之谜、历史之谜的探索和反思,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对人生之谜的解答和对生命自身的超越。而这些问题的探索,离不开对时间的理解。本文借用海德格尔的时间理论,从时间性维度出发划分出五重人生境界、六个层次的世界内容,克服了过去物质精神世界两分法和波普尔三分法的局限性,强调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时间性世界和非时性世界中的特殊地位,说明人生的意义在于对时间的超越,人生的最高境界和社会的最完善状态是无时之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生命哲学的视野对朱熹宏大的思想体系作一整体通观,认为,朱子哲学的形上建构、现实依托和历史文化传承都以生命为核心,生命成为其哲学最本质的内在链结.在朱熹精心构筑的本体世界、现实世界和历史文化世界中,人的本体生命意识、现实生命意识和文化生命意识相互贯通、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态.朱子对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识的理性反思,对形上与形下、历史与现实的生命关切也形塑了其哲学的人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哲学以理念与现象二分的方式确立古代社会追求超验永恒存在的形而上学传统,同时也付出贬低经验世界的沉重代价,导致永恒成为脱离经验世界的彼岸存在。现代社会个性化的日常生活消解了古代社会对永恒的超验许诺,秉持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出发的务实态度,在自主谋划个人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符合时代潮流的生命价值,在超越自然生命有限性的过程中生成人的社会生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具有个人特性的烙印,在社会文化层面实现个人恒久存在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5.
活力课堂是师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乐(le)在乐(yue)中的课堂.教师营造活力课堂应该以尊重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具体体现在改革课堂教学的策略方面,比如,快节奏策略、情景设计策略、有效语言策略、团队精神策略、发展性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哲学省思乃晚近之事,"休闲"作为一个关乎日常生活世界与生命意义的哲学问题,正在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视域。"休闲"最早见于西周铭文,是一个关乎日常生活世界与生命意义的重要哲学问题。在中国哲学中,休闲乃人向道生成的自由状态,展示着人生命中的自适、超越、反思与诗意,是充满实践智慧的生命哲学。它通过加法、减法、接法等工夫路径,形成身闲与心闲的境界,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中国传统休闲哲学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韵致与迷人的思想魅力,休闲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智慧之途。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2014,(5)
中国思想哲学采用聚合发散的通达思维来贯通本质与现象,即所谓"因事而寓教","下学而上达",因此在认识、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非理论框架的特征。生命哲学是全部儒学内容的核心,儒家政治学、伦理学是生命完善的保证。儒家对生命的研究从生命的本质——心性开始,《大学》之"明德",或《中庸》所谓"天命之性",是儒家生命之学的理论基石。在生命意义世界观方面,海德格尔认为世界本无意义,意义是人类赋予自然的,儒家则认为世界本身富有意义,人类需要向自然的精神法则学习。海德格尔对人生存状态的分析基于"常人"的状态,而儒家思想则偏重于"圣人之学"。在生命的出路上,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存在论偏于从思想到思想,主张通过收回—补做—选择而超越常人状态回归本真;儒家的成圣之学则源于生命的实践,其对生命进步的阐述更加真实,因而是一条能够引导人类走出迷惘、沉沦和癫狂困境的切实的大道。  相似文献   

18.
精神信仰研究的新视角:间接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世界 ,是形而上的但历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人们除了维持正常生存活动的物质世界外 ,还有特有的精神世界 ,它是人类精神为逃避无限和永恒的压迫、摆脱自身在宇宙中的漂泊和孤寂而构筑的“精神家园”,藉以获得生命的确定和归宿。只要人的生命存在 ,不管他是否意识到 ,都离不开精神信仰以及对终极世界的依托和关怀。信仰激励着人们历经千难生存下去 ,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了信仰 ,寻常的生活才富有意义。一、传统精神信仰研究的范型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现象的探究长期驻足于哲学、宗教和社会学领域。这表明…  相似文献   

19.
课堂传播的生成性特征决定主体对知识的接受与内化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在多维创新中实现主体知识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生命热情与人生体验,以生成性教学策略充分实现课堂传播的开放性和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其知识目标的动态实现。  相似文献   

20.
原儒精神论     
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一脉相承的原儒精神,奠基于孔子的仁,展开于孟子的义,收拢于荀子的礼。其主旨是以大丈夫式的崇高道德人格为担当,通过建设完善、美好的社会制度而让天下的黎民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春秋战国是中国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秩序的土崩瓦解使得这个苦难中的民族必须重新寻找和建构生活的基础,而文化传统的风雨飘摇又解构一切规范、禁忌和束缚,人的心灵不得不赤裸裸地直面这个已经成为混沌无解问题的世界。人要想像人那样有尊严地活下去,就只能把无尽的苦难搁在心头,把无边的黑暗担在肩上,用自己的生命去追求光明,让自己的生命化为光明,大智慧由此而诞生。就这样,先秦儒家与先秦道家一道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完成了奠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