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代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中的传教活动及有关文献概述──兼论近代西方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国穆斯林中的传教活动及有关文献房建昌本文主要探讨清朝后期以来至解放前西方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西北以回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教...  相似文献   

2.
中国内地会在近代甘宁青基督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向甘宁青穆斯林传教的主要力量.内地会对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兴盛、衰亡等阶段,对甘宁青穆斯林社会造成强有力的冲击,推动了甘宁青穆斯林社会的革新运动.中国传道人参加了传教运动,且随着运动的进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教运动没有改造穆斯林,反而改造了基督教传教士.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在近代吉林朝鲜族中传播始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发展较快.在近代吉林朝鲜族中开展传教活动的有长老会、安息日会、监理会等几个主要派别.基督教在近代吉林朝鲜族中的传播,对当地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传教士字威默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活跃于穆斯林世界,并致力于穆斯林传教事业.20世纪初,字威默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即由对伊斯兰教教义的批判,转向寻求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共识与对话,这一转变也影响着基督教对中国穆斯林的传教事业.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近代上海回商群体的形成及该特殊群体的外在特征及文化贡献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近代历史上大量外来的穆斯林移民进入上海,由于其时上海城市的社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为伊斯兰教的振兴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时空条件,从而一改古时上海地区伊斯兰文化相对衰颓的旧貌.回商秉承了传统的"回回善经商"的优点,他们长袖善舞的经营活动,为近代上海增添了特殊而别样的活力,这些为数众多的穆斯林商人在各个相关的经济领域中都大显身手,其活动已成为近代上海社会经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回商中涌现出诸如哈少夫、金子云、马晋卿等佼佼者,在近代上海社会里的穆斯林社区各项活动中,他们都发挥了重要的领袖作用.近代上海回商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地域色彩上,和对外部环境或城市变化适应性极强的特点;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相当热心、非常乐于帮助其他亟须救济的穷苦穆斯林兄弟;爱国立场坚定及在护教斗争上态度坚决等.而近代上海回商群体所作出的文化贡献,则集中地体现在积极增强穆斯林群众的凝聚力、重视穆斯林子弟的文化教育事业、支持和弘扬上海伊斯兰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879年6月22日中国内地会传教士义世敦进入青海,开启基督教在青海传播及其与伊斯兰教交往的历史。随后巴格道、劳受福、宝耀庭等西方传教士来青,对青海各族开展传教活动,但收效甚微,因此纷纷转往它处。在传教工作停滞的情况下,1895年河湟起义中传教士的积极应对及清政府的基督教政策,为青海基督教带来发展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有过多次友好相遇,后者对前者的传教活动予以有理有节地抵制,但感激前者在河湟起义后的慈善活动,此次慈善活动是近代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得以在青海和谐相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广西省是基督新教在中国进入最晚、布道区最少的省份之一,清末民初才有基督新教大规模进入广西.此前,广西境内天主教活动得较为频繁,是法国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主要的传教地.基督教在广西广泛开展的传教活动对广西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传播的历史是广西近代城市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熟悉的陌生人——读一部西北穆斯林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云 《回族研究》2000,(4):95-100
不仅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社会和学术的关系问题,就是历史学研究也难逃“话语”和“权力”的分析框架。中国穆斯林史和回族史研究的统合与分离,则部分地表明了这一点。李普曼教授有关中国穆斯林史的研究并没有认同国内学者对穆斯林史和回族史所做的分野,他致力于陈述一部自然人群的历史陈述,而不是权力/话语体系下构建的“回族史”。即使是对西北“穆斯林”的整体性历史考察,他也摒弃了“穆斯林”这样的传统集体词汇,从更为具体的“穆斯林”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分析西北穆斯林的独特社会经历。这就是李普曼研究西北穆斯林史时所用的场景分析。对西北穆斯林史的场景分析,从宏观的方面讲,涉及到西北社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从微观的方面讲,则涉及到“穆斯林”团体、个体之间的利益纠葛及其互动关系。对西北穆斯林史的场景分析,不仅有助于祛除集体名词对西北穆斯林史的不当描述.而且有助于阐明穆斯林在中国形成陌生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基督新教传教士对中国穆斯林有很多论述.他们重点探讨了中国穆斯林的族群特点、宗教维系机制、信仰与操守、与汉族政权的关系等方面.这些论述暗含着贯穿始终的宣教意识,目的是为教会制定穆斯林传教策略提供依据.传教士据此提出了一些针对穆斯林传教的新主张,对后来的中国伊斯兰教传教运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教义的差异和文化偏见,传教士的立论完全以基督教为出发点,这使得他们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穆斯林的负面因素,影响了其判断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古格王国之所以在17世纪中叶亡于它西北的兄弟邻邦拉达克,与基督教传教士对藏传佛教缺乏了解的盲目传教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格王国的不幸倾覆,相当有效地阻止了基督教对藏传佛教的颠覆活动,也阻止了西方殖民者对西藏的全面渗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基础研究和现实应用研究两方面,对2010年的中国藏学研究加以评述。其中,基础研究方面重点介绍了历史、宗教、语言文献、藏医药等领域,现实应用研究方面着重关注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同时提出了藏学界应重点关注的几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好客中国     
好客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礼仪,塑造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品牌,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路径。立足于旅游语境,从国家形象的关系概念角度解读好客中国概念及内涵,提出建立由社会伦理义务和商业利益共同驱动的"好客模式",并基于旅游吸引物系统观分析好客中国要素构成及其功能,进而阐明好客中国符号构建思想和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费孝通先生的<美国与美国人>以"访外杂写"的方式记录了他1943年访美期间对美国的印象.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个中国人类学家描写的美国.显然,这个人类学家既不是那个"怀着对野蛮民族好奇心"的人类学家,也不是那个"接受殖民主义资助并为统治服务"的人类学家,更不是那个"试图在原始民族那里挖掘批判当今西方世界的素材"的人类学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的族群研究领域用英文发表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而且这一趋势很可能还在加速,<亚洲族群>(Asian Ethnicity)杂志就是其中有贡献者之一.这些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出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学者之手.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缘于相关的中文研究成果及绝大部分学者和调查人员都隶属于中国大陆的研究机构,他们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和民族志的撰写.直到最近几十年前,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在西方国家接受过学术训练.  相似文献   

16.
农民的终结     
都市化的发展,使现代的农民已经不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来生活,农民的策略再次强调了资本的积累.人类学家的实地调查报告表明了农村和城市的界线正在模糊化,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积极从事工业、商业等活动.他们正大批地从土地上离去.  相似文献   

17.
国民政府完成全国统一后,对西北的建设颇为重视。当时出现了许多开发西北的可贵思想,今天看来,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19.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急速发展的现实充当了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旅游人类学在国外四十多年的成长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借鉴.中国旅游人类学在这双重合力的推动下,学术活动频繁、专业刊物搭建平台、基金资助力度加大、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真实性理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显著.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既需要深入发掘人类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优势,也还要扎根中国现实.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民族学院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体现,她使一大批本来无法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子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培养了大批可贵的专业人才.广西民族学院是广西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经过五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长成为一所省内外令人瞩目、在东南亚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