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美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制衡直接关系到大学运行的效率、效益.目前,我国高校权力过分集中于行政系统,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常常代替学术管理的方式,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界限模糊.本文比较中美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的关系,提出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的理论,即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建立制度,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的互动共进.  相似文献   

2.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争的行政法透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行政法的角度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争是一个在逻辑上不存在、在现实中缺乏依据的"假问题".大学内部的权力并不能简单地化约为"学术权力" 与"行政权力",如果说提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及保护学者的合法权益问题,那么这种划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分析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学与政府权力关系的层面,一是大学内部权力关系层面.前者实际上是大学自治的问题,后者实际上就是权力在大学内部各组群之间的分配问题.组群大学的出现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坚持经营城市和规范公共权力运作的有机统一,是福州市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启示.一是要在转变政府职能中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特殊作用;改变政府管理和决策方式,强化公共权力运作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调整治市方略,坚持法德并济;注重治市效果,盘活城市资源.二是要在经营城市中规范公共权力运作,加强责任检查和追究制度建设,实行运权与"创收"相分离,坚持程序化操作,并进一步健全成效跟踪机制.三是要在规范公共权力运作中增强主体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率先垂范精神、能力素质与"服务第一"意识.  相似文献   

4.
"网络权力"是网络空间权力的新形态,体现为一种动态的网络关系,它与现实权力无法割裂。网络权力不仅作用于虚拟空间,在现实空间中也具有巨大影响力;对现实权力的影响加以移植,可以使之在网络空间中发挥权力效力。在二者的互动中,依靠对应的转换策略,网络权力和现实权力能够得以互相转换,这种转换体现在现实权力的网络映射和网络权力的现实运作两个维度。互联网带来了"社会扁平化"的可能,以网民为主体的网络权力存在摆脱寡头规律的可能,网民的灵活多变、没有固定模式的网络权力转换实践,将成为影响网络社会变迁的强大的向上力量。  相似文献   

5.
科层制与大学的二元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并存的二元结构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显著特征,大学的学术层次越高,二元化的特征越明显.大学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都具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局限性,只有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实现大学内部权力结构优化,才能保证大学管理的高效、科学、民主.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教授具有权威代表性的大学"学术性组织"和"学术权力"思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局限性.作为"学术性组织"及其以"学术权力"为特征的大学并不能反映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全部,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是以二元甚至是多元的方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从日常生活角度,分三个方面探讨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的"权力"特征:一、权力在日常生活中以日常权威和权力崇拜的形态出现;二、权力的运作方式:权力和日常生活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互动,"关系"是其互动的润滑剂;三、权力游戏的动因是争权夺利和琐碎的日常生活事件,权力游戏是荒诞和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学术权力的生成基础和生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术权力的生成基础可以归纳为五种:1.精神权威,即人们对现代大学的敬仰和信服,这是学术权力生成的精神基础;2.法制权威,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这是学术权力生成的法制基础;3.专家权威,即指专家的学术地位和声望,这是学术权力生成的核心力量;4.奖励权威,即学术组织和专家学者对学术事务进行评价、认可、奖掖、激励的权力,这是学术权力生成的职责基础;5.感召权威,即学术组织的整体形象和专家学者的个人魅力令人敬服,这是学术权力生成的群体基础.目前,要提升学术权力在我国高校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使其能与行政权力协调运作,必须内外并举.外部举措主要是由政府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来推动;内部举措主要是由高校从理念、制度和人员三方面进行设计,采取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调控监管的策略,建立自由的学术环境,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现实要求。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进要准确把握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变化,洞察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互动与协同的境遇。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探讨了我国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配置结构、运行方式、监督与制约状况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政策供给与执行状况等问题。在对大学治理现实状况描述基础上,大学治理的优化路径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并助推大学内涵式发展、引入多元权力主体并探寻教授治学的实践路径,同时发挥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作用和推动大学的智慧化治理,从而稳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权力具有引领社会变革与发展、整合社会资源的力量.新兴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掌握新兴技术手段的社会精英也必然掌握新的权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掌握新兴技术的社会精英回乡创业日渐增多,形成了新的权威主体.由此,新的权威参与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中来,分享了传统农村社会权力,改变了传统权力结构,也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力量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是民族振兴的关键;对此,必须坚持共同理想信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认同感,加强民族大团结.  相似文献   

12.
执政力、领导力与执行力集成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党的性质、主旨、作用与任务,根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和基本要求,不仅要加强执政力建设、领导力提高和执行力提升,更要注重三者的相互联系,熔汇贯通,有机整合,创新集成。本文首先分别论述执政力、领导力及执行力的基本内涵及提升方略,然后,研究探讨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创新集成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西周王朝司法模式的核心特征在于授权, 即通过审判权之个别授予方式, 而不是建立专门的司 法官员体系来实现王朝的司法职能。 审判权在西周国家权力构建过程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被授权者以王 朝代言人的身份处理争端、 消除纠纷、 团结力量、 控制权贵, 既贯彻了王朝的意志, 也使西周国家的公共权 力色彩得以体现。 不过西周特殊的政权体制与权力配置方式, 又使其审判权始终存在着弱化国家权力的反作 用, 其突出表现是世族政治控制司法权, 继而侵蚀国家权力。 准确认识西周司法模式的独特性, 对于分析 《周礼》 等传世文献与金文资料之差异原因, 进而探究早期中国法律的演进轨迹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制止腐败,就要对权力进行制约。但制约仅靠党和政府的“自律”是不够的,必须“自律”和“他律”的相互结合。即还要依靠民间力量以民制权,这也是缓解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人民参与热情提高带来的参与压力的很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外侦诉关系可分为侦诉合一关系模式、侦诉独立关系模式、侦诉分立制约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在配合制约原则指导下构建的侦诉分立制约模式导致我国侦诉关系的错位,应当在借鉴国外处理侦诉关系的经验基础上,以侦诉一体化为目标模式,对我国侦诉关系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讨论了模糊矩阵幂的一些性质,由此给出了一个判别二阶模糊矩阵是否幂敛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幂零矩阵的图论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农耕社会的制度框架中,土地不仅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政治活动的对象而存在。国家以政权的形式赋予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方式以合法性的依据。土地治权与国家政权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张力,土地治权作为国家意志在土地之中的凝结,其变动是对于社会利益的一种强制性的分割,与传统社会的政权变动有着内在性的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权力制约权力的控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范式,它生成于人类社会集体性生活,是社会秩序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因素。从本质上看,权力既然是一种物质性力量,又体现权力主客体间的关系。权力的力量本质决定了权力具有价值中立的工具本性,而关系本质赋予权力一定的价值偏好,人的价值理性催生出权力的扩张性、腐蚀性、强制性等次生属性。权力必须制约是人类政治生活得出的“铁律”。权力本性规制着权力制约机制与模式,以分权与制衡为核心的权力制约权力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嬗变。自近代以降,权力制约权力是自由宪政制度制约权力的优先性选择,也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9.
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崛起国必然首先发起对主导国的进攻。近来一些学者运用这种简单的单向思维来分析中美关系的未来,得出悲观的结论。但这一逻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理论上排除了主导国会首先发动进攻的可能;二是在经验上被相关学者证伪;三是在政策建议中忽视了如何防范主导国发动进攻。本文借助前景理论中对"收益"和"损失"的框定来分析权力转移中崛起国和主导国的关系图景,提出四点假设。接着运用二战中的德国和苏联的关系以及20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两个案例,重点对假设三(当主导国将前景框定为"损失",而崛起国框定为"收益"时,主导国倾向于发动预防性战争)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