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机盎然的宪法--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读书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是一首我不大喜欢的所谓哲理诗.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人格没有高下之别: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底下,谁人虽活实死了呢?人道主义画家黄永玉在<罐斋杂记>里画了一幅小老鼠图,题曰:"我丑,但我妈喜欢."那真正是意味深长呢.  相似文献   

2.
1966年11月,在天津休养的周扬被拘押.从批判者一变而为被批判者,他生涯中特殊的9年开始了.其实,在此前的几个月,批判他的浪潮早已波澜壮阔."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与著名的"文艺黑线"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的经典文献<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认了"文艺黑线"的存在:"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周扬在这条黑线中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被认为是"总头目"①"祖师爷"②"代表人物中的代表人物"③.周扬是文艺界的大人物、重量级人物.对他的批判,成为"文革"中的一出重头戏."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也为考查"文革"大批判逻辑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3.
倘想了解程千帆教授的人生情怀、价值取向,他的一番夫子自道不可不读.在给朋友周勃的一封信中,程先生说:"我始终是个儒家,也信马克思主义,但儒家是本体.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切的根本,人活着就得做一点对人类有益处的事.就凭这一点,我在十八年的右派生活中活了下来.老子主张守静,庄子主张达观,我不羡慕荣华富贵,也不想和别人计较(虽有时也不免).我同陶芸结婚后生活很安静,根本的一条是知足,我刻了一方图章叫‘残年饱饭’."  相似文献   

4.
这名男子20岁左右,非常健壮,鼻梁被打断了,见他一闪而过,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向我袭来,咬牙切齿地用手臂死死圈住我的脖子.我的肾上腺素顿时高涨,回击过去.用手从他身后摸索到他的头发,抓住一把,使尽全力地扯,他圈在我脖子上的手臂有了松动,但马上又猛地一脚踢在我膝盖后面,我跌倒在地.他站在我面前,举起拳头做了一个一击必杀的动作."好了,我认输!"我拍拍他的小腿.他笑了,伸出手拉我起来,帮我拍空手道服上的灰尘."你今天怎么了?平时都是你欺负我的啊."他问道.我笑着说"嘿,注意用词啊,下次我会打得你找不着北的."道馆里其他等着上场格斗的人都开始起哄,"小伙子,你知道她可是说话算数的"、"千万不要和她作对啊!"我的对手合掌鞠躬道:"对不起,我道歉,下次不敢了.""接受你的道歉."  相似文献   

5.
Yulia Brodskaya现在和丈夫住在伦敦,他们有一个2岁多的女儿和一个9个月大的儿子.Yulia喜欢纸,至今对小时候个朋友送的中国剪纸印象深刻.在折腾纸这件事上,她尝试过很多方法和技巧,直到发现褶裥纸艺时,她心里明白:"就是它了!" Yulia开始这样玩纸大概是在五年前.那时她本打算给自己手绘一个自荐小册子,以便于发给一些潜在客户,最后却在封面设计上发愁了.她想给自己的名字"Yulia"设计一个吸引眼球的图案,可画的无数个手绘稿最终都给扔进了垃圾桶."后来我突然想起自己曾在某个地方看到的一幅画,画面上展示了很多用边缘站立起来的纸条,而我曾经也用这种方式为一个学校项目做过设计,当时竟然完全忘了这种纸艺."当然,那个小册子封面上的"Yulia"最后采用了这种工艺,那也是Yulia第一个正式的褶裥作品,也成为未来事业的起点."有趣的是,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这种玩法还有名字,直到我的作品被别人发现,并在网上流行起来后,才有人告诉我这是褶裥插画."  相似文献   

6.
一 黄宗英的文章<我亲聆罗稷南和毛泽东的对话>在<南方周末>(2002年12月6日)等报刊发表以后,许多人奔走相告.一篇短文的发表成了一件震动社会的大事,按说是奇怪的.近50年前的旧事了,我的伯父罗稷南在1957年7月7日问了一个假设的问题:"如果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毛主席做了一个假设的回答:"如果鲁迅还活着,他不是不说话就是关在牢里了."一个假设引起这样大的震动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有两位画家相约各画一幅画,主题是宁静.第一位画家选择一个湖泊作背景,风平浪静.他得意地介绍其中意境: "你们看,湖面如镜,蝴蝶也柄息在花朵上停止飞舞,没有风没有雨,又远离尘世喧嚣,完全呈现出一片宁静来.  相似文献   

8.
儿子上小学后,我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好像有许多愁事,经常没有食欲,去医院检查又没发现什么病.我便去访问他的班主任老师.老师反映说:"你的儿子有点古怪,不太合群,他经常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有一次他似乎表示愿意与女孩同桌."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作了科学派的押阵大将的吴稚晖,曾说过:"(我)意中有四位先生,认他们是最近时代中国思潮的代表者.一是胡适之先生,我批评他是一个中国学者而有西洋思想,……二是朱谦之先生,我批评他是一个印度学者而有西洋思想.他论调叫人完全可以否认,也叫人完全可以承认.三是梁漱溟先生,我批评他是一个印度学者而有三分西洋思想,七分中国思想.四是那位老将梁卓如先生,我批评他是一个西洋学者而有中国思想."四位先生"中,朱谦之大约是人们最感陌生的人物了,但他究竟是一位学贯中西、于文化研究别有心得的学者.到三十年代,艾思奇对朱谦之脱胎于虚无哲学的"唯情哲学"多所批评,却也称他是一个"不向政客堆里钻,能保持在文化中心地当穷教授的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丈夫很少跟我交谈,他每天晚上只是坐在那里读报或看电视.我问他事情,总是哼哼作声,有时甚至不理不睬,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管家婆及一个陪他睡觉的人.这样的婚姻使我感到很苦恼,内心一直在矛盾焦虑中挣扎."一女性痛苦地向我们诉说着.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心学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是儒学发展的高峰."致良知"说是他全部学说的核心和基础,具有中心价值."致良知"说是一种本体论、先验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实践论,它的积极意义对现实世界有颇多启发.  相似文献   

12.
若干年前,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形容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今天,在强大的"人肉搜索"面前即便是一只狗,也会被清楚地曝光."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那里是人间地狱……"这就是人肉搜索的网络名言,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日新月异的今天,一种更加依赖于人的搜索方式--"人肉搜索"却出乎意料地日渐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红善书善印,又善画善文,尤以艺术手段自由地表现民族传统历史题材见著.因为是同乡且同道的缘故,所以我有机会较早地接触到正红的艺术,见识到他成长的历程,并得以窥见他书风、印风、画风、文风乃至学风发展衍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引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1961年8月的一个下午,<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时年19岁)来到北京东皇城根附近的迺兹府胡同12号,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四合院,院子里只住着一个人,他就是章诒和父亲章伯钧的对手、同时也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章罗同盟"的二号人物罗隆基.几十年后,章诒和在这篇专写罗隆基的<一片青山了此身>中提到她对这个四合院的感受:"环顾四周,只有电扇发出的声响.他这个家,安静得有些过分."就是在这个终日阒寂的院落里,年过六旬的罗隆基和不到20岁的"小愚"(章诒和的小名)有过这样一段交谈:  相似文献   

15.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哲学,不能没有哲学家,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时代和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可悲的、是荒芜的;一种哲学和一个哲学家也不能离开他的时代、他的民族,离开了时代和民族的哲学和哲学家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一个时代能够产生哲学家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一个哲学家能遇上一个好时代那是他的福气."  相似文献   

16.
按学者钱理群的说法,周作人对于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是从来不知后悔的.与鲁迅闹翻,出任伪督办,都是如此.在作为汉奸被捕后,他没有如一般投敌者那样,痛哭流涕地大叫"上当、受骗"呀、"被迫下水"呀等等,恰恰相反,周作人后来却一再表白,自己"出山"并非为敌所迫,有着完全的自主,用他引用孔子的话就是:"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蒉,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蒉,进,吾往也.""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晚年,周作人在给香港友人信中也说:"关于督办事,既非胁迫,亦非自动.""当然是由日方发动,经过考虑就答应了."  相似文献   

17.
幼时读陈樨常的《中国上古史演义》,其中的一个故事引起了笔者极大兴趣:"汤既然以武功建国,诸侯对他自然十分敬畏,汤便以仁厚来收揽人心.一天,汤出外游玩,看见一个农人在树木上挂了一个鸟网,挂好了,在网下面祝告说:'不论东西南北哪一方面来的鸟,都飞入我的网里.'汤说:'你不要太过分了吧!哪里可以这样网尽杀绝?'便叫他把网放开三面,只留下一面,替他祝告说:'要飞去左边的鸟儿,便往左去.要飞去右边的鸟儿,也便往右去.只有不听我的话的鸟儿,才进入我的网.'各国听见汤这样说,都说汤实在太仁爱了,对于飞鸟都这样的仁爱,还能虐待人民吗?大家就都愿意听他的命令.后来把宽大的政策叫做'网开三面'."当时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部典籍,我却愿意相信它.  相似文献   

18.
<正> 臧克家的诗歌语言风格有个发展变化过程.粗略地划分一下,抗战以前他比较注重语言的雕琢,抗战以后,开始追求语言的朴素美.与此相联系,他的诗歌体式,在抗战以前比较整齐谨严,趋向格律,抗战以后,"比较宽畅了一点",趋向自由体.由雕琢到朴素美臧克家是在苦吟中找到"自己的诗"的.他在《我的诗生活》中回忆早年写诗的情况说:"为了八句诗,我曾整整想了一年."我真象东坡眼中的盂郊一样,成了天地间的一个诗囚了."那时他对语言所下的工夫集中于两个方面:精炼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19.
妻子下岗后,在深圳打工的妻弟来电话说,他在那里混得还不错,让他姐过去帮帮忙.办完相应手续,临别时妻对我和儿子说:"有啥事你们爷儿俩好好商量."  相似文献   

20.
山东大学历史系同学给他们老师贴出的大字报中写道:"研究古代史,言必称二陈,史观寅格老,史法援庵公.理论有啥用,史料学问深."陈寅恪先生过去是史坛上极有威望的学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者,都把他当做一个大偶象,说他懂得六、七门外国语;史料丰富,论证精确,论点谨严,既朴素而又踏实."这样来吹嘘他,借以说明自己与他的联系(或说听过他的讲课,或说是他的再传弟子),来炫耀自己有师承,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也好象旧社会里有些教授说"我的朋友胡适之"一样,来彼此吹拍卖弄,借以欺骗学生.这就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名利思想在作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