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家何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42-47
为了缝合当前哲学与生活之间的裂隙,哲学家们必须改变自我:他们必须重拾自己的"尊严",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他们应当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重大历史事变,做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应该走出"小我"和"学术"的圈子,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哲学与政治的关系自古希腊始就是哲学研究的基本背景。本文以职业主义的视角讨论哲学家的政治责任问题。哲学家不应因其所谓的“牛虻”功能而免于或者承担更轻的政治责任,相反,哲学家因其享有的特权地位而负有角色责任,这种角色责任要求哲学家不得辜负公众合理的信任期待。探索智慧的特殊任务不能减轻哲学家的政治责任,相反,其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经验,使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对其作品所可能造成的政治伤害承担高于常人的政治责任,而政治责任一般并不会阻碍哲学家对智慧的探索,哲学家应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其研究和发表。作为群体的哲学家们负有阻止其成员滥用哲学的共同责任,哲学职业群体的领导者和那些顶尖哲学家们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12.
正瑞典的科研人员最近公布了一项成果,告诫男人不要与女性吵架,原因是女性具有记忆优势,即使年代久远的片段细节,也会在争吵中被提起,导致偏题,无法达成共识。换成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女性更有吵架的天赋,翻旧账无敌,如果识相,就不要与之争论。习惯了唯老婆马首是瞻的男人会觉得这个研究很奇怪: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务:“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学者从马克思著作中引用最多和最熟悉的经典名句。然而学者无论在直观表象理解上,还是深度逻辑把握上,对其解释都不曾达成共识,甚至呈现巨大的歧义。批判以往解读方式的两个预设前提,新的解读方式旨在从马克思思想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诠释其本意。第十一条表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根本转变——从哲学家到共产主义者的身份转变.从哲学(理论)为根基到以现实世界(历史)为根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16.
17.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蔡仲德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字芝生,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农历十月十八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先生6岁入私塾,依次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亦读可称新学之地理普及读物《... 相似文献
18.
19.
东西方哲学家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与西方哲学家相比,认知对象的混成性、认知范畴的意境性、认知方法的直觉性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兼论及中国古代哲学之研究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邬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36-40
虽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世界本性的认识坚持了某种微观不变的简单性观念,但是他们在对一般事物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变化机理的论述方面却不同程度地渗透着整体性、复杂性的观念.无论是泰勒斯以水为始基的学说、赫拉克利特以火为始基的学说,还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常住不变的学说,无论是巴门尼德的"存在"唯一、不变、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学说,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和整体先于部分的理论,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系统整体性的思想,并且还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事物在宏观构成和演化层面上具有复杂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