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文化活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院校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仅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还是一种教育价值的选择 ,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与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 ,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可以强化创新氛围的营造 ,大力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力量 ,使大学生将书本知识更多地与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0年8月18日至19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和文法学院科技哲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东北大学隆重举行。出席本次学术论坛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达150余人,论坛组委会共收到18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递交的论文130余篇。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从科技创新人才的含义和特征入手,分析了当今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阐述了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策略,以期为科技创新人才的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通过活动开发青少年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该文从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土壤;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四个方面,阐述与探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致力于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民间科技奖励已经广泛地发展起来,与国家科技奖励一起构成了我国科技奖励系统。但民间科技奖励与政府科技奖励存在着显著区别,表现为:1.奖励主体、评奖的标准和范围;2.奖励客体;3.社会影响和奖后效应;4.获奖者的年龄特点;5.奖励的分布;6.申报和评审程序。总体说,民间科技奖励的存在地位和作用是我国国家科技奖励的有益补充,但是它也有自身的不足,民间科技的发展方向应该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相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奖励应有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是不科学的教育,但因种种原因,它在中国教育界仍占统治地位.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挑战知识经济,亟需创新教育,培养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开放性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思维,学会学习,有能力创新.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人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性资源和决定性因素 ,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科技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好奇心特点、兴趣特征、创造力构成以及直觉、灵感、机遇的发生机制等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9.
《华人时刊》2011,(11):81
南京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在江苏省、在全国都有着十分突出的优势,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为发挥南京丰富的科教与人才资源优势,国家和省赋予了南京很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如何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教人才优势和国家赋予的政策,将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创业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提到了又一个新高度,绘就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蓝图。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研究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新理论,探讨国内外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经验,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2012年11月17  相似文献   

11.
加快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由知识经济主导的世纪,它要求培养极富创造精神的创新性人才.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尽快构建科学的创新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切实加快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论创新教育与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 (国家和民族发展 )的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从中观 (高等工程教育自身 )的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 ,从微观 (个人发展 )的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可以促进个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因此 ,在 2 1世纪 ,要培养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但是 ,现行高等工程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所以 ,加强创新教育 ,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基本思路一是转变教育思想 ;二是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优化创新人才的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在探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上,大多数是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显性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则从大学校园文化这种隐性的教育培养手段入手,探讨校园文化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既要传承优秀传统,也要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地创新,从而以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为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优质的“土壤”,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政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5所高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实践机会少、培养模式单一、与用人需求脱节等是当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而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根据创新人才素质组成和研究生培养诉求,在分析影响培养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总结研究生培养实践,阐述研究生培养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内涵和运行机制,给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化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勇于进取、敢于创新,体验到自身的智慧力量和热情向上的动力,充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论述创新教育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在如何开展创新教育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变革的焦点。我国高等教育虽然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迫切性 ,但在具体实施中 ,却无论从观念层上还是制度层上都存在一定缺憾 ,致使收效甚微。笔者认为 :树立民主平等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提供和营造适宜的教学条件和平等的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此 ,在教育制度上应体现基于平等自由而产生的全新的教育质量观、培养目标观、培养方式观和专业设置观 ,并着力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机制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建立保障利益最大实现的激励机制,才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开放型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提供自主性、创造性的实验环境,其宗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应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开放型实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验内容与时间的开放性,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开放型实验教学应构建网络化的开放型实验室管理系统,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前后的引导,建立科学的实验测评体系。同时,实施开放型实验教学要注意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两个层面上论述了对知识创新的认识、对接受知识与传授知识的理解及相互关系。并系统论述了两者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同方式、方法、手段,为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