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人民文学>(1949--1966)以发表民族文学作品、培养民族作家的方式,勾勒出了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的版图,为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提供了想象的平台.在这期间,<人民文学>所发表的民族文学作品,以新中国的现实为基础,主要叙述因民族间交往而形成的各民族间的"共同体"关系,想象和展望民族间的交往给少数民族生活带来的变化.而当时的文学环境和<人民文学>机关刊物的性质,是促使<人民文学>成为书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文学的生成、发展及其特色 ,是与本民族的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生命情调等密切相关的 ,而且文学和艺术又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生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卷本《蒙古族文学史》从对远古口传文学的探寻到对近现代文人书面创作的考察 ,都始终注意到了蒙古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其当代意义 ,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 ,为多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共和国文学六十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在曲折中开拓广阔的道路。其具有历史意义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使我国文学大步走向了人民文学时代,不但更广泛地塑造了人民群众的典型,而且有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了文学欣赏和创作。它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优秀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并努力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我国文学的思想性达到新的高度。其可贵的历史启示是:1.要十分重视文学的深厚生活根基。2.要十分重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3.要十分重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4.要十分重视文学创作中的真善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藏族文学嬗变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世纪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为标识,藏族文学步入到她的当代发展阶段。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藏族文学不仅向外部世界展现了高原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并在超越个体民族文化的高度上,承担了对本民族成员文化启蒙的重任。20世纪80-90年代,是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藏族作家在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语境下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审视和民族文化发展求解。这不仅是当代藏族文学区别于内地同时代文学的个性所在,也是藏民族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 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不同,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字,心理状态,民族性格,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等等,这种种特点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就是文学的民族特色。这种文学的民族特色,是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独特标志。  相似文献   

6.
<正> 大力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来自本民族人民之中,同群众有血肉关系,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民情,熟悉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本民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而也便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更好地依据本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结构、民族特点和思想状况,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解决民族问题时,他们也能更恰当地代表本民族人民利益,更能为本民族  相似文献   

7.
<正> 新闻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如小说、散文、诗歌)不同,它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和传播工具,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文体。但是在表现方法上,它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由于它必须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上成长,不同民族的新闻便都带有本民族文学传统的烙印。在我国,那些得以流传的优秀新闻作品,大多较好地运用了传统文学的表现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梁启超的报刊政论常使用传统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少数民族人民,是勤劳、勇敢和智慧的人民,是具有无比创造力的人民。几千年来,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各自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学尤为其中的珍宝。它们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引为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20世纪以来,在俄国伟大的十月革命和我国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尤其是在30多年的社会主义制度下,  相似文献   

9.
美利坚合众国幅员广袤,滋养着多种文化背景的人民。不同的民族带给美国文学千姿百态的特点和无穷无尽的吸引力。在美国版图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就生活着一群与众不同的人——克里奥尔人。克里奥尔人的定义及组成因地域、产生时间和血缘关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路易斯安那州,克里奥尔人主要分成两个族群类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经历了极大的转变。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转变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这种转变,可称为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转型。这一转型可以从现代文体的产生,作家队伍的形成,现代思想意识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弥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那里的不同的表现,跃过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直接汇入当代文学发展的潮流中等多方面加以认识。不应片面地判断其进步或后退,而应注意到少数民族整体生活的变化和文学的变化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一)文学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反映人民群众的历史生活、现实生活,并引导人们走向光辉未来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自然和社会生活等客观存在在人们意识中反映的一种艺术表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兄弟民族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学。各兄弟民族的文学又都有其各自产生、形成、变化、发展的历史。因此,我国的文学是多民族的,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文学。我国的文学史,当然也是多民族的、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文学史。研究我国各兄弟民族文学的产生、形成、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撰  相似文献   

12.
从广义来说,凡是反映本乡本土生活,具有民族和地方色彩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学,都可称为该国家、该民族、该地区的“乡土文学”。现在我们所说的台湾乡土文学,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是特指“五四”以来台湾的现实主义进步文学。台湾省作家叶石涛认为:“所谓台湾乡土文学应该是台湾人(居住在台湾的汉民族及原住种族)所写的文学。”这种文学“必须是跟广大台湾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反映出来的意识,……即居住在台湾的中国人的共通经验,不外是被殖民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维吾尔民族的古典文学名著、长诗《福乐智慧》,继一九七九年汉文版节译本出版之后,一个最完整的现代维吾尔语诗歌体诠释本,将在近期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很值得庆欣的事。因为,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珍视我国各民族文化历史遗产一贯政策的指导下,我们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者自己挖掘、整理、研究、出版各民族珍贵古籍的又一新成就,是新疆各民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无疑,它将对我们建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同政治、经济全球化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只能是立足本民族文化,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学的精华,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歌剧作为艺术舶来品,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充分利用本民族的音乐资源和文化基础,探索并创造出适合本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风范。随着各地歌剧院建设热的兴起,中国歌剧的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软件建设严重滞后,体现在歌剧文学原创力的不足,以及在探索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方面的艺术追求力的衰退,这成为中国歌剧文化发展的一种瓶颈。必须确立以艺术文学自创为本位,以本民族的歌剧艺术为本位的原则,将西方歌剧的文学艺术都定位在为我所用的意义上进行开发和借鉴,这才是中国歌剧文化发展的正确路向。  相似文献   

16.
杨杰宏 《学术探索》2023,(8):114-119
中国多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是交融共生、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华民族内部的不同民族之间在文体、题材、语言、思想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交融共生的关系。我国各民族人民通过文学架设起了民族团结的友谊桥梁,沟通了不同民族间的心灵,促进了边疆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国家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步同构的,随着各民族文化间的学习互鉴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创新。牢固树立中国多民族文学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关系重大,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作为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着独具特色的发展轨迹。其中土著女作家的创作对土著文学的发展贡献功不可没。本文选取了三位土著女作家采用四种不同文体(土著诗歌、土著短篇小说、土著自传体小说、土著小说)创作的四部作品加以介绍和分析,反映了土著女作家在澳大利亚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对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在土著文学创作发展历程中,为本民族发出她们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乌善达拉传》的艺术性初探双福长期以来,蒙古族知识阶层的有志之士善于学习和借鉴、模仿或改编佛经故事,以寻求、探索本民族的佛教文学发展的捷径。关于这一点伊·色里布叶科夫形象地指出:“蒙古人善于对其他民族人民中产生的故事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①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19.
“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泰纳)《西游记》正是我们民族文学的光辉杰作,它产生于明代,正当西欧文艺复兴之时。这部伟大的巨著,不仅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的典范。 中外文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欧洲小说大都是在资本主义从新兴到衰落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古典小说则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土壤中诞生和繁荣起来的。因而,这就使中外小说由于不同的社会生活基础而造成在题材、倾向、风格上的差  相似文献   

20.
黄永健 《晋阳学刊》2012,(1):115-123
艺术和文学分别借用不同的情感符号体系,来展示人类在不同世代的情感本真存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文学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学依然新鲜活泼地存在着。纯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逐渐被颠覆和消解,并不能说明文学行将消亡。从纯文学到大文学正是人类学意义上文学精神的自我回归,中国未来的大文学必然会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以及不同世代生活经验的刺激,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演绎,也无论它是出自精英文学作家之手,还是出自草根民众之手,只要它自由地、自然地、本能地、本真地敞开了斯时斯地的情感(性情),那么,它都是既有中国品位又有时代气象,且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情意沟通无碍的中国大文学——多元共存的人类大文学生命实体中必要的生命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