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九嶷山瑶族,属盘瑶支系,俗称“过山瑶”。是宁远县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其先民自隋唐已迁徙入境,依险山狭谷而居,凭刀耕火种而食。有“锄头扛神龛,到处是家乡”的游耕生活历史。由于地理环境特殊,练就了勇敢顽强、艰苦朴实的性格。在生产、生活、道德、信仰、节日盛会以及处世为人等方面,沿袭着山地民族的独特习俗。九嶷山瑶族的生活习俗,充满山的气息。他们注重名声,讲究品德。素有“宁可掉脑壳,不可损名声”的格言,还有“饿死不讨饭,冻死不做贼”的品行,“日不上锁、夜不闭户”、“老有所敬、幼有所抚,一人有事众相帮”。这些,在瑶族社会中早已蔚然成风。瑶家热情好客,久负盛名。他们喜交四方朋友,凡宾客临门,不论生熟,只要将雨伞、提包挂在主人堂屋板壁上,就会受到热情接待:用最好吃的腊味、山珍来 相似文献
4.
5.
6.
7.
生活在云南滇西北地区的白族,是个喜爱花卉的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白族祖先以花卉为载体,创造出的“花语”和“花饮”,堪称花俗文化中的两大奇葩。 花语 花语,是人们用一些花花草草的表征、内涵来表情达意、沟通心扉的无声文字——它通过约定俗成的沿袭传承,成为了一种定型的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花语的“词汇”相当丰富,凡天下的花卉,经人们组合成或花环、或花篮、或兽、或禽、或物的各种图谱,就变成了最富于感情的无声诗章。花语的词汇分为单词——一物表达一种涵意,和复合语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组合成的图谱来表达情意。单词重于表意,复合语词长于传情。丰富的花卉资源,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湘黔桂交界之地少数民族稻作民俗与日本稻作民俗文化共性高,两国稻作民族民间信仰具有认祖功能、标志功能和平安心理的文化特征。同时还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规范性。日本稻作民俗无不打上湘黔桂交界之地稻作民俗的文化烙印。源于三省交界的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可能是中国稻作文化最早传播到日本的主要通道之一,而湘黔桂交界之地可能是这条通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爬楼:在大瑶山的六定、六段、长二等地聚居的茶山瑶族中盛行着一种独特的恋爱方式。在那里,一般的房屋都有二层以上,并设有不很高的吊楼。当“侬姣”(意为姑娘)到了谈恋爱的年龄,父母亲就安排她到吊楼里去住;“侬给”(意为小伙子)来谈情说爱时,不是直接从大门进屋再沿楼梯进入吊楼,而是在吊楼下的巷道里攀爬而上。 相似文献
17.
18.
《日记故事》是明清时期很有教育意义的蒙学读物,以故事的方式教育孩童,思想观点和知识技能融为一体,高度统一,其中有许多优秀良好的家风家教故事,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