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生态创新理论及创新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企业的逐利行为、生态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游客的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往往极易造成旅游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旅游生态创新理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提升各旅游行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分别在技术、组织、制度及观念四个层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产权不明晰、外部不经济等现象进行"病理"剖析,深入分析旅游资源特殊属性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所引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市场秩序特有现象和矛盾,并从根源上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江苏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苏旅游资源普查数据,从省域与市域两个空间尺度上对江苏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有效解析.省域尺度上,主要从旅游资源总量、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等方面对江苏城市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有效解析,并基于江苏旅游资源点分布数据对不同城市、不同类别与级别的旅游资源点进行密度估计;基于密度估计的专题地图探讨旅游资源类型、级别与城市区位、交通路线以及社会经济要素间可能存在的分布关系.市域尺度上则对比并解析了不同城市旅游资源总量与密度分布、不同类型、不同级别旅游资源的配置关系的空间构型与分异.  相似文献   

4.
节庆活动作为一种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具备强大的表现力并能产生较大外部收益的旅游产品,对区域外在形象、经济收益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节庆旅游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就马鞍山市发展地方节庆旅游产品的自身优势和必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相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广东和江苏既是经济强省,也是旅游经济强省,在旅游收入的绝对值、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这种优势是建立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相关资源高度集聚和高度匹配基础之上的。四川和云南虽然都是旅游资源大省,但非旅游经济强省,其旅游收入占各自GDP的比重只具有较小的相对优势;四川和云南要做强旅游产业,还需整合、优化旅游核心资源,并大力提高旅游相关资源的集聚和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利用县域所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倡导践行低碳旅游模式、开发高品质的低碳旅游资源、配置齐全的低碳旅游设置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必将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晚明时代旅游风气兴盛.晚明士大夫作为这一时期旅游活动的主体,在积累了丰富的旅游审美经验的同时也总结提出了他们的旅游资源评价观点.晚明士大夫的旅游资源评价观点主要是建立在旅游审美基础上的,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旅游资源本身价值的评价与对旅游资源外部开发条件的评价.晚明士大夫意识到了旅游审美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在提出这一旅游资源评价观点的同时,也强调了不同的旅游审美观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形成中所具有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坚特旅游兴市,着眼于科学保护漓江、做强高新产业,通过进一步发掘、整合配置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来提升桂林城市形象和品位,通过调整旅游产品、旅游消费结构和培育产业集群来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对经济的拉动力和对财政的贡献率,强化生态环保,是桂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考量旅游资源的核心指标,是科学评价这些资源在一定地理空间上是否能够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配置,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旅游目的地以及目的地的吸引强度和辐射能力的大小.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构建一种新型的以旅游目的地为导向的"H-CSSR"资源分类、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资源,有重点、分主次地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最优化,打造竞争力强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滨海旅游产业是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打造美丽滨海城市的重要途径。作为粤西主要滨海旅游城市,阳江逐年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在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外部影响。在此背景下,应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以促进该市滨海旅游业长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瑶亭 《兰州学刊》2013,(1):99-108
随着旅游经济在城市经济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以旅游为重要功能的城市呈现出旅游化趋势,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主动对接旅游产业,出现了在城市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城市资源、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旅游化.文章从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角度定义了城市旅游化,构建了综合衡量城市旅游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我国26个旅游城市的旅游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通过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这26个城市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在城市旅游化进程中正确认识城市旅游化水平差异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旅游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在旅游合作中,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做好区域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是加强旅游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的基本情况看,云南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价值珍贵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角度来看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应重点做好这样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从泛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总体禀赋状况的角度做好云南地区旅游资源与泛珠三角地区其他省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工作;二是从泛珠三角旅游区建设的角度做好云南旅游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三是按照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云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学者对旅游产业区域结构重组和优化论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江西上饶为例,运用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分析其旅游产业现状,提出建设多极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的构想:首先,根据上饶旅游资源的多极特征,组合和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景区的共生共荣;其次,实行旅游产品的多维“加工”,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再次,开发国内外多极市场,兼顾自身张力和外部辐射带动力,实现产值的倍增效应;最后,增强业态平衡,促进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就是要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业态的多极组合和综合,将上饶建设成为多极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制定科学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实施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旅游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四个方面构建了北部湾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的旅游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为此,应加强生态环境条件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有效地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来推动山西旅游文化乃至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已是势在必行。解决山西旅游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对旅游文化信息内容、导游人员、信息技术等资源和旅游文化管理过程等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症结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芳 《社会科学家》2004,(4):114-116
河南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但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低下,旅游产品相对滞后,没有适时推出有特色的新产品进入市场,旅游业收入增长缓慢,没有发挥出旅游业收益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优势。为了改变此种状况,河南省政府宜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注重高品位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推出名牌产品,深化旅游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加强产品创新及宣传推介工作的力度,真正变旅游资源大省为旅游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市场需求和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以中山陵园风景区为例,从旅游用地配置系统的分析入手,介绍了旅游用地配置系统的空间、生态及经济特征,引入优化配置的概念,分析旅游用地现状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配置的策略,力求实现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北乡村旅游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特色不鲜明、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深入研究乡村旅游理论,采取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内生式发展模式、严格经营服务要求和管理原则,是河北乡村旅游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入世以后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的逐步开放,我国旅游产业历经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同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政府及其旅游主管部门应转变职能,各级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必须从管理旅游经济微观环节中抽身出来,协调好与市场的合理分工,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行政管理的职能集中指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依法治旅,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因此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应该行使何种职能,值得作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宗教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旅游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的体制束缚和单一经济目的的开发,产生了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因此,对宗教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考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发展的概况、解析了其分布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政府适当运用财政扶持宗教旅游的开发、塑造我国总体的宗教文化旅游形象、注重宗教旅游的文化价值等策略来提升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