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事变与图存学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2月17日,即西安事变爆发后的第五天,在北平的于毅夫、宋星池、王卓然、陈先舟、张克威等东北爱国人士40多人,在西单小六部口3号宋星池家中开会,建立了爱国抗日组织图存学会。其成员大都为原东北军政机关中的文职官员。他们以高昂的爱国热情,积极从事抗日爱国和西安事变中张、杨两将军的八项抗日主张的宣传活动;联络东北及全国各派政治势力中的上层人士支援西安事变。这对支持张、杨的爱国行动和扩大西安事变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爱国力量与妥协投降势力、民主力量与独裁专制势力之间相互抗争、较量的产物,它具有爱国的民族主义与进步的民主主义的双重意义。几十年来,史学界从民族主义角度对西安事变的研究可谓非常广泛、细致和深入,而从民主主义角度对西安事变的研究虽已开始,但尚不充分。本文试就民主主义与西安事变的夫系作一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大方之家。一、民主主义与西安事变的发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题,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中华民族的存(危机越是严重,中国人民的民主诉求…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临潼兵谏”抉择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良“临潼兵谏”抉择之探析季云飞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自12日“扣蒋”至25日“放蒋”,历时14天。整个西安事变,张学良前后经历了“临潼兵谏”、“和平解决事变”、“送蒋返都”三次重大抉择。对...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政府内部的态度不一。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武力解决问题。李烈钧虽身居闲职,但十分关注西安事变。先是通电对张、杨厉声斥责,然后联合冯玉祥等人主张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武力。在审判张学良前夕,他又拜谒蒋介石为张学良求情,主张宽容对待。李烈钧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了他协调各方矛盾促进内部团结的一贯作风,也体现了他坚决主张团结抗日的思想。李烈钧在西安事变中的所作所为,是他的爱国思想和磊落性格的使然。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张梅玲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采取断然措施,扣押了蒋介石及其随行大员,爆发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60年后再回眸、审视历史的发展变化,更深感其义意重大,影响深远。西安事变的爆发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因为,...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与西安事变蒋文祥在西安事变研究中,张学良与西安事变、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以及周恩来与西安事变之类的论著已经不少,他们是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动者和有力调停者,确实值得研究。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作为事变主要受动者的蒋介石与西安事变的研究,可以说至今还...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送蒋介石回宁 ,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是当时的舆论压力和国内的复杂形势。内因既有对蒋介石抱有的幻想和忠君爱蒋思想的一面 ,又有执著的爱国信念所驱使的一面 ,而爱国思想始终是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石破天惊的一幕,张学良将军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发动和力倡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在事变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张学良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三者交叉的矛盾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几个问题房成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已经过去整整60年。回眸审视历史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变化,深感西安事变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本文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看法,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中共中央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之解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第一手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对有关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主要内容包括:(1)从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言论中可以看出,所谓张在事变过程中有过明显的动摇和悔悟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2)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基本政治诉求,即是张、杨在事变当日公开通电中提出的八项政治主张,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共产党一直公开宣传和积极争取的目标是一致的,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主义要求;(3)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个人虽失去了自由,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蒋介石在西安所承诺的条件大都陆续得到了落实。因此可以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把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都卷了进去。抗日的主张和行动 ,形成了一种合力 ,在中共的努力下 ,最终和平解决。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张、杨发动兵谏的本意 ,当时国内所面临的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及方针的制订和产生的影响 ,认为西安事变最后和平解决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所作出的正确决定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后冯玉祥力主和平解决 ,并采取了一些相应行动 ,为事情的进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动机与其时冯玉祥的地位 ,对蒋、张的认识态度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研究中的几个有争议的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变前 ,张、杨之对蒋 ,一直是软硬两手准备 ;事变前 ,中共中央不赞同扣蒋 ,张是扣蒋的主谋 ;发动后 ,张、周亲密合作 ,使蒋深信中共事前“毫无所闻” ,感激中共“救驾” ,这出好戏对蒋做出“联红抗日”的承诺起了重要作用。 1937年春 ,周对张与西安事变的批评 ,不过是政治宣传 ,这是当时尽快实现举国抗日这个大局的需要 ,也展示了周善于运用政治艺术为国家民族谋取最大利益的高超本领  相似文献   

14.
杨虎城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他领导的部队,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曾与共产党人建立过亲密合作的关系,在民主革命时期具有光荣的历史。在国难当头的紧要时刻,他和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为事变主要发起者之一的杨虎城之所以能够有此壮举,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他的经历和其政治思想的发展紧密相关的。杨虎城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早年,他所看到的就是清政府的腐朽、专制…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西安事变潘利红西安事变的发生,为由内战转向抗战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全权代表,临危受命,遇变不惊,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完善了党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张杨西安事变通电全国的时间判定朱大红西安事变距今56年了,它有力地促进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然而,有关西安事变通电全国的时间问题,许多中国革命史及中共党史的专著的表述是错...  相似文献   

17.
宋氏兄妹与西安事变李昕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系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的发生是国内各种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必然。而事件的和平解决,则成为中国时局转换的枢纽,显示了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  相似文献   

18.
1936年至1937年,正是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重要关头。当时年近不惑的周恩来同志,风华正茂,思想成熟。从12月15日离开瓦窑堡起到1937年9月2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形成的283天中,周恩来至少有223天在离开中共中央集体的条件下,独挡一面,开展工作。这是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中最值得怀念和追忆的时期之一。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周恩来衔命来西安妥善解决西安事变问题。但当时中共中央尚未完全确定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方针,这给周恩来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周恩来只能根据现实状况,按照中央…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发生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它是我国结束内战走上对日抗战的转折点。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以非凡的才能,忠实地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迫使国民党反动派改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实现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西安事变四十三周年、周恩来同志逝世四周年的时候,本文特叙述周恩来同志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伟大革命实践的一些片断,以表达我们对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20.
6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了剿共内战的误国方针,走上了联共抗日的正确道路,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但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说服了张学良、杨虎城,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定性因素;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苏联和共产国际指示中共做出和平解决之策,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决定性作用便有甚者竟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扣蒋后,被其“精诚”所“感召”,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