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论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赖红卫东晋末年的孙恩、卢循起兵,在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里被定性为农民起义而被大加歌颂,到现在仍未改变。实际上,不论从其起兵的历史背景还是从其原因、后果等各方面加以分析,这次起兵都不可能是一次农民起义,而是一场由士族地主领导的反晋...  相似文献   

2.
孙恩、卢循起义,是东晋末年一次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的农民大起义。参加起义的农民群众最多时达到几十万人;起义农民转战于当今的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广西等九个省区;时间前后长达十三年(公元三九九——四一一)之久。起义农民烧官府,杀官吏,把斗争的锋芒直指腐朽的东晋王朝和世族大地主,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晋王朝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豪强门阀势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为中国农民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然而,解放以来,史学界对于这次起义,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意见;虽多数人认为它是农民起义,但又颇感语焉未详,有些问题并未说清楚。因此,笔者不揣粗陋,试就对这次起义的社会背景、起义的组织形式、起义的斗争经过、起义失败的原因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几个问题作一阐述,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 一 恩格斯曾指出:“任何地方发生革命,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孙恩、卢循起义自然也不例外。孙恩、卢循起义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呢?概括说来,有以下两点: (一)豪门世族肆无忌惮地大量兼并土地,使广大劳动农民、甚至中小地主日益破产,沦为佃客或奴婢。  相似文献   

3.
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史学界对五斗米道,对孙恩、卢循作过某些有害的论赞。随着极左路线影响的日渐清除,越来越感到对这个问题颇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月,爆发了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起义。孙恩被晋将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击败投海而死后,卢循成了主要的领导者。卢循字子先,小字元龙。《资治通鉴》说他“神采清秀,雅有才艺”。《晋书》本传说他两眼有神,“善草隶弈棋之艺”。两晋时期最重门阀。卢循的祖辈原是河北大士族,因渡江较迟,在南方被其它世族轻视,所以卢循跟寒门地主反较一致,并与寒门地主孙恩的妹妹结了婚,参加了起义军,后又被推为领袖。卢循复为刘裕击败,乃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八月,带残兵  相似文献   

5.
东晋末(公元399-411年)孙恩、卢循所領导的战爭,它的性貭問題,目前还是众說紛紜,沒有定論。有人把这次起义看作統治阶級內部的斗爭,我以为是值得商榷的。一孙恩、卢循所領导的战爭,从当时的阶級关系和历史条件看,应該是农民战爭。列宁关于战爭問題,曾提出这样的基本原理: “我觉得,在战爭問題上,人們常常忘記和注意不够的,以及引起很多可以說是空洞无謂的爭論的,主要是这样一个基本問題,即这个战爭具有什么样的阶級  相似文献   

6.
咸同贵州农民起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同贵州农民起义研究是一个老课题,又是近代贵州史上最辉煌灿烂,引人注目的几个课题之一。如果以一九四五年范文澜在延安草成的《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中“太平革命的余波”,“苗族起义军”一段作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基础上的第一个研究成果,那么,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如果把清末和民国年间撰写的其他著述、资料都计算在内,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7.
从东晋建国(公元三一七年),到陈灭(公元五八九年),前后二百七十多年,可以分做三介阶段。第一个阶段,自东晋建国到孙恩卢循为首领导的农民起义崩解了东晋政權为止(公元三一七——四零四年〕,也就是门阀专政的时期。第二个阶段,自刘裕得政到侯景乱梁、江陵陷落为止(公元四零四——五五四年),也就是门阀渐超衰落,寒人逐渐柄用,皇帝出自庶族,逐渐集權中央的时期?谌鼋锥?自侯景乱梁,建康失守,江陵陷落,北方南来的世族大地主,至此已一败涂地,江东的世族大地主也已式微下堪,江南地方豪强的势力,却又逐渐抬头,然而弹指之间,这一部分势力也终於随着陈国的灭亡而消灭(公元五五四——五八九年)。这三个阶段中,要想说明从东晋到南朝,即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间的过程,必须通过东晋  相似文献   

8.
建国三十多年来,学术界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进行过多次讨论,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尚未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例如关于《水浒》的性质问题,过去有一种十分流行的看法,认为它是“反映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小说”、“是一部农民革命的史诗”。近年有人提出怀疑,认为《水浒》不是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我以为这些意见应当重视,有必要加以深入地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宰”见于甲骨文和《论语》等古文献。史学界对宰的身份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宰是奴隶,一类认为是统治集团的官吏。认为宰是奴隶的史学家有宋衍、范文澜、郭沫若等。范文澜、宋衍等据《说文》宰是“罪人在屋下执事者”的解释,主张宰是罪犯奴隶。宋衍说:“有一些是自由的公社农民,因犯罪而被没收为奴的,宰便是。”(《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3期)范文澜说宰是手工业和厨下奴隶。管宰的大官叫做冢(大)宰,是百官中权力最大地位最高者。郭沫若的看法与他们略异。他认为宰和臣一样  相似文献   

10.
近来《水浒传》研究中有一种倾向,一方面认为过去对农民起义评价过高,指出它的许多局限和错误,甚至认为它不但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而且是破坏社会的力量;另一方面却用极高的标准来要求《水浒传》和他所描写的英雄人物。这就形成一个悖论,一方面贬低农民起义,一方面又用超过农民起义可能达到的要求来批判《水浒传》。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是元朝末年一支反元武装力量的首领,最后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对朱元璋如何评价,历来争论纷纭。近年来,有人认为,“朱元璋原是一位佃农出身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来蜕变成封建皇帝”;也有人认为,“朱元璋一生而三任,先是贫苦农民,再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最后是封建皇帝”;又有人认为,“朱元璋的一生有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民革命阶段和向封建转化后封建帝王阶段’”;而吴晗同志早就认定朱元璋“最后背叛了农民革命”。上述种种议论,虽有些微分歧,但总的都认为朱元璋是一个由农民起义的领袖转化为封建皇帝的典型人物。尽管也有人提出朱元璋领导的是封建统一战争,“朱元璋实际上充当了农民战争的‘遗嘱执行人’的角色”,结论为:“他对农民的起义斗争并没有作出什么象样的贡献”,但是,仍然把朱元璋与元末农民大起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朱元璋是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论断。我们认为,朱元璋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根据历史事实,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转化”、“蜕变”或“背叛”的问题;如果说他“背叛”,也只能说他背叛了农民出身的本阶级,而不是背叛了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12.
十月十四日,广东历史学会召开讨论会,就农民战争的若干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关于“让步政策”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否认封建统治阶级曾经对劳动人民作过让步。历史事实也证明这种让步的存在。问题在于必须看到,这是统治阶级软硬的两手,而不是统治阶级的仁慈.也有的同志认为,历史上并不存在“让步政策”.农民起义失败后,农民夺得的土地丧失了,负担更重了。这是统治阶级的反攻例算,而不是让步。还有的同志认为,农民在起义中杀死地主,夺得土地。起义被镇压后,统治阶级有时也不得不改变政策,但这不是让步政策,只是无可奈何地对既成事实的承认。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华东师大历史系开展了学术讨论,其中涉及到农民战争史研究方面的若干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些问题。这次学术讨论是在如下几个原则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第一,关于封建社会农民战争“总是陷于失败的”的问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看来,革命战争失败之中包含了局部的胜利和走向胜利的前途;而有的同志则认为失败就是失败,看不到农民革命走向胜利的前途,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第二,关于新王朝的“让步政策”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对新王朝实行“让步政策”给予一定的肯定,但不应夸大“让步政策”的作用和美化统治者。对统治阶级的“让步政策”,应当揭露其阶级实质,不应当是歌颂,而歌颂的应当是暴力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而有的同志则夸大统治阶级“让步政策”的作用,贬低和抹煞暴力革命的伟大作用。第三,关于农民起义军中出现投降变节分子原因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这是阶级斗争在农民起义军中的反映,是革命队伍一分为二的表现;而有的同志则认为是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的,并说农民起义领袖投降变节是可以谅解的。第四,关于农民政权封建化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是阶级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农民起义军在推翻旧王朝以后保持政权的革命性和坚持革命斗争是非常必要的,是有利于历史发展的;而有的同志则认为在推翻旧王朝以后,农民起义军就应当放弃革命斗争或者向地主阶级方面转化。现在,就这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时,史学界流行着这样的观点,认为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或者说是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我觉得这种提法值得探讨。 (一) 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尽管有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旧政权,建立起新王朝,例如刘邦和朱元璋分别建立起西汉和明朝;或者在局部地区建立起  相似文献   

15.
西周“257”年考辨吴薇薇,吴晋生山东大学“西周257年”,这是大多数史学家所持的观点,详加考辨,笔者认为大有问题,试加者索于下。首先查看范文澜、郭沫若两位史学大师是怎样说的。范文澜在他的《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131页里说:“公元前1066年(...  相似文献   

16.
从西周到秦汉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问题最多的。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之不能解决,主要的?结就在於对这时期社会性质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中国历史学者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郭沫若先生认为春秋以前是奴隶社会,战国时期才进入封建社会;范文澜、翦伯赞先生等认为从西周以来中国就进入封建社会了;侯外?先生认为西周春秋战国都是奴隶社会,秦以后才进入  相似文献   

17.
近读田尚同志在《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六期发表的《明末农民起义军初期入川作战问题探讨》一文,获益匪浅。因其中对我的《张献忠入川作战不是两次而是五次》(载《重庆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一文的部分论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又觉田文所持论据尚难以服人,故写此文再论并兼以奉答。一,关于张献忠崇祯六年入川作战问题田尚同志认为:“《蜀乱》所谓崇祯六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次数之多、规模之大为世界历史所罕见。虽然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前辈就在自己的著作中给了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以肯定的评价,但是,对她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历史研究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40年来,尽管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使这一问题的研究经历许多曲折,产生不少失误,但还是从无到有,蔚为大观,发展成中国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建国伊始,广大史学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从理论上推翻了封建剥削阶级及其史学家在“正史”及其他官方文件、私人  相似文献   

19.
宋江和高俅     
《文史哲》1975,(4)
毛主席指出:“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认真领会毛主席这个指示,搞清这个问题,对于开展《水浒》的评论和批判,具有重大意义。晁盖死后,宋江在梁山泊坐了第一把交椅,不是农民起义的“首领”吗?高俅,是扫荡梁山泊的“官兵”元帅,不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吗?他们怎  相似文献   

20.
<正> 如何看待张献忠的降明问题?这不只关系到张献忠的历史评价,同时也将影响到对明末农民起义过程中其他方面一些问题的认识,实有再作进一步探讨之必要。一、关于张献忠降明问题的考察张献忠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反抗封建强暴的英雄,农民起义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是,他在历史上曾经两次投降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冬,“就抚”于明将洪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