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池大红  张岩 《求是学刊》2014,(1):134-140
探究人的悖论性存在状态、展示人性的多种可能性是米兰·昆德拉挑战自我的确定性本质、解构绝对主义的一个尝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正是这一尝试的力作。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体现了自我悖论性存在的两种方式,即横向坐标轴上不同自我同时存在的矛盾性和悖论性,以及纵向坐标轴上自我探寻中行为结果对行为意愿的否定性与嘲弄性。昆德拉认为,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悖论性状态是现实世界荒诞感和人的精神世界复杂性的体现,相对性与模糊性则是自我探寻的永恒悖论,人对于自我的认识永远处于"无知"和谬误之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的小说呈现出新的美学追求,从揭示、暴露人性之恶转为礼赞生命,展现生命的狂欢。《活着》充满苦难,更表现内心的深情与感动;《许三观卖血记》表现生命的顽强与智慧,要忍受痛苦但更要体验痛快和欢畅;《兄弟》中充满喧嚣、混乱与残暴,但也闪烁着生命的美好与尊贵。这三部作品各具特色,但都是激动人心的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3.
正芭营舞《野草》是中国第一部以鲁迅散文诗为灵感的现代舞,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出品。当生命与梦想的火焰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只剩下奄奄一息的火苗,它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留在这死亡之谷,等待"冻灭",抑或跳出去重新燃烧,直至"烧完"。既然无论选择怎样的生存方式,任何的现实主体都将不可避免地以死亡作结,对所谓光明、美好的"未来"的追求意义何在?在生与死的对立中,死总是更加强大,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根本性生存困境。而在这认识之上,"冻灭"与"烧完"的价值显然是截然不同的。与"死  相似文献   

4.
“尚武好侠”与初唐诗之“意气”杨晓霭“意气”作为一个审美意象在初唐诗人笔下频繁出现: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魏征《述怀》)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骆宾王《从军行》)红颜意气尽,白壁故交轻。(卢照邻《羁卧山中》)意气百年内,平生一寸心。(贺遂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同为东方两部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作为两座艺术丰碑,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世人的喜爱。《源氏物语》(以下简称《源》)和《红楼梦》(以下简称《红》)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  相似文献   

6.
生之堕落与死之庄严──《老妇还乡》浅析王鸿雁《老妇还乡》是瑞士德语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Durrenmatt)的戏剧力作。迪伦马特在西方评论界被称为“布莱希特死后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人们把戏剧大师布莱希特拉来与他参照对比,足...  相似文献   

7.
从《史记》八书与《汉书》十志之比较看司马迁与斑固史学思想的差异孙祖眉司马迁与班固是汉代最伟大的文化伟人,他们所著的《史记》与《汉书》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书,《汉书》不仅在体例和规模上,而且在选材编排上都在向《史记》学习,甚至很多篇章与文字都是直...  相似文献   

8.
在《芥川龙之介全集》中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关的作品近二十多篇,其中完全借用《聊斋志异》的故事写出的小说有四篇,即《仙人》、《酒虫》、《落头之谈》、《仙人》。本文论述芥川与《聊斋志异》的关系及其选材的着眼点,写作手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淑卿 《学术交流》2012,(12):208-210
伊丽莎白·毕晓普被称为20世纪美国奇特的女诗人。这缘自于:她在诗歌创作的数量上"以少胜多";童年命运多舛;所创作的168行长诗《麋鹿》历时26年。此诗以诗人的一次班车之旅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她的人生感悟以及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尤其是作品所呈现的真实描摹、自然清新、张弛圆润、意象隽永的艺术风格,更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因此,《麋鹿》可视为毕晓普生命旅程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0.
阿尔都塞的遗著《自传》和《传记》李青宜阿尔都塞在其生命的最后10年中,处于疾病与悔恨缠身的状态,并从法国的学术舞台上消失了,尽管他的有关著作如《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等仍然是国际上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但他这10年中的有关情况一直鲜为人知。直到...  相似文献   

11.
梁卓恒 《生存》2020,(10):0218-0219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充满诗意与温情的“阳光情感电影”,伴着轻盈优美的交响乐,简洁而干净的故事情节在纯美而温情的各种蒙太奇叙事结构中缓缓展开,整个画面都笼罩在一层灰暗的色彩之中。然而,一股明亮而耀眼的爱之光冲破了这种沉闷的宁静,实现了对生命和人性原始而巨大的感化。本文将从电影的主要元素及其深度方面阐释影片中所蕴含的智慧大爱与人性光辉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游记》是芥川龙之介的一部力作,在日本和中国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迄今为止,《中国游记》在中国大陆先后出版过两个节译本和三个全译本。对《中国游记》各种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理清《中国游记》在中国译介的脉络,同时对促进《中国游记》及芥川龙之介的研究也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易》成书以来,众说纷坛,各执一词,成为天下第一奇书。数千年来,同一本《易》,医者说医,卜者占卜,文人言文,史家论史,各显神通中诠释此书。《易》不但为儒家群经之首,且收干《道藏》之中,颇有万象万物,尽入囊中之势。近年来《易》学又兴,将计算机、天体物理等等新兴学科归于《易》一书,使干年老树又发新枝,愈发神秘莫测,几成迷信。然而有人欲证《易》伪而从根本上破除迷信,则不免有牵强之处。《易》今日所见版本,可分为“上古易”与“儒家易”两部分。上古易,即卦、交辞,一般认为是《易》原文(李镜池之《周易通义》即…  相似文献   

14.
研究《淮南子》的力作刘金海《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是一部研究我国汉代典籍《淮南子》的学术专著。作者安乐哲(RogerT.Ames)是美国汉学家,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专攻中国古代哲学。安氏汉学基础深厚,著述颇丰,在东西方文化比较和交流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五个方面比较了华歆《止战疏》与诸葛亮《出师表》之优劣,肯定华歆,否定诸葛亮,后者迥异于传统评价  相似文献   

16.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1999年,汉堡)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的书评。……  相似文献   

17.
颜师古《汉书注》喉音反切声类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师古,名簿,字师古,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隋文帝牙皇元年(公元581),卒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颜师古的祖父颜之推,是确定《切韵》编写原则的主要人物之一。颜之推对儿孙辈的语音教育训练十分严格:“香家儿女,虽在孩推,便渐督正之。一言批替,以为己罪矣。”(‘颜氏家圳))所以,幼师古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颜氏曾与孔颖达、司马才辛等人共同编撰《五经正义》,著有《五礼》、《匡谬正俗》、《急就章》等书。他奉太子承韩之命,为一百卷《汉书》作注,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成《汉书注》一百二十卷…  相似文献   

18.
张波 《唐都学刊》2009,25(2):92-94
吕大临是关学研究中的重要人物。通过甄别当前学界关于吕大临生卒年的各种异说,可以得出吕大临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卒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并结合史料对《伊洛渊源录》卷八关于吕大临的《祭文》之作者作出合乎逻辑的考辨。  相似文献   

19.
姓名 ,仅仅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符号吗 ?《礼记》言 :“名者 ,人治之大也 ,可无慎乎 ?”故姓名学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历史中同具体的历史人物已形象化了 ,当姓名代表着人的存在时 ,名字已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了 ,而中国古代之姓氏一开始就与治国安邦相联系 ,故《礼》之为定名之法曰 :“不以国 ,不以官 ,不以山川 ,不以隐疾 ,不以牲畜 ,不以器帛” ,所以如此者 ,诚如《左传》之言 :“以免以国废名 ,以官废职 ,以山川废主 ,以牲畜废祀 ,以器帛废礼。”姓氏者人伦之纪 ,文明之根也《广雅·释亲》曰 :“姓 ,子也。”王念孙疏证 :“姓者…  相似文献   

20.
论《聊斋志异》的史学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聊斋志异》(下称《聊斋》)是清初学者蒲松龄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就其文学成就来说,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堪称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峰颠之作。笔者认为,《聊斋》不仅是传奇志怪,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史学特点。1.在形式上有意仿史。中国史学著作的形式或曰体例,主要有两种,以《左传》为代表的编年体和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在“二体”中,纪传体为后世所推重。被封建朝廷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全部是纪传体,它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蒲松龄学富五车,博通经史,《聊斋》在体例上就深受纪传体的影响。第一,《异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