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相统一的思想,用充满现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先进生产力代替物质生产力、表征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理清了社会主义与人的关系,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从新的历史视角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三个代表"的对象互为因果的关系充实了唯物史观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飞跃 ,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化、丰富和发展。这个论断提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 ,更明确地指出了科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决定的因素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恢复了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有地位;其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生产力视角的转换,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新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四个新论断,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 ,将之纳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并把生产力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的标准 ,创造性地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 ,号召我们要坚持走“科教兴国”之路 ,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过程中,考察了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提出并论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列宁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命题,把生产力作为历史进步的尺度。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实践中,首次提出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标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理论。  相似文献   

7.
新质生产力是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经验得出的最新科学理论成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国家主体作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引领;必须以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为新质生产力增加动力;必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助于指明发展新方向,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供发展新动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把发展生产力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出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观点,“三个有利于”标准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把发展生产力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出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观点,“三个有利于”标准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逐步揭示出科技对于生产力具有要素构成、增强赋能和推动发展等重要作用,社会制度条件对于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关联具有双重影响。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理论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和把握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开辟了道路。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主导生产过程,显著增强生产力量,深度推动生产转型,引领生产发展方向,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高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未来生产力。当前,我们党提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的新跃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征程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