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功能、服务、建筑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与扩展,人们需要图书馆以信息为中心提供新的特色服务,这对高校图书馆建筑也提出了新要求,图书馆建筑也紧跟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并以它特有的庄重典雅, 展现时代的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现象背后看不见的手。对当代中西建筑碰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角度与深度进行解读十分必要。通过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器”,“器”的定位是“室”用,是实用;西方Architecture的定位是“器艺”,是实用与艺术的并重。对中国当代建筑在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美”与“非美”观念、回归传统的倾向、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原创与中国建筑大师的培养进行了文化解读,并对日本建筑的现代化历程进行了剖析。指出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努力,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沈阳“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的调查考证,研究此类型住宅建筑所反映出的近代沈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总结此类型住宅建筑的特点。利用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和分析沈阳“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的历史背景,并对几个典型建筑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此类型住宅建筑的建造特点和建筑风格,确定了沈阳近代建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建筑的形式。由于沈阳近代历史时期的背景,决定着此时期的住宅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反映出近代西洋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沈阳的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沈阳地区近代住宅建筑独特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建筑理论中存在几种对“原型”概念不同的解释,它们虽都深受容格的“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理论影响,但其具体意义有所不同。在建筑结构主义中,“原型”是一种对“深层结构”的探索;建筑类型学中的“原型”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能显示类型特征的形态;而传统地区建筑在长期演化中所产生的典型形态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原型”。文章通过对“原型”不同概念的比较分析来探讨原型理论对当代建筑创作的意义,引发我们对建筑地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建筑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信息时代建筑的审美体验的变革,指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审美体验包括:注重交流、交互与大众参与的建筑审美体验,数字图像的视觉冲击与瞬时性审美,“沉浸式”体验与虚实的反转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和"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深远。传统建筑空间由于受到"和"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意味,文章从建筑空间尺度、虚空间与灰空间、空间的布局三个角度分析传统"和"理念对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并得出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媒体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任何媒体都需要创新求生存。本文对新闻观念创新、新闻选题创新、新闻人才创新理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网络搜索是人们网络生活的日常行为方式之一,人肉搜索的出现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许多研究者从法律、道德以及传播的角度对人肉搜索做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然而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和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角度来看,人肉搜索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新的社会关系的演进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途径,不管是从本体论意义、认识论意义还是发展论意义来看,人肉搜索都表达了信息时代人类本质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信息状态下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文化,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本文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画所反映的艺术精神,通过对传统建筑中群体院落———单体建筑———建筑中的绘画艺术点染的具体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一种如画和谐之美。为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探求一种新的建筑民族风格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朝着绿色、可持续、低碳的方向前进。然而,建筑的能耗约占整个社会的1/3,而建筑给排水的能耗又在建筑能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来自于给水、排水、消防、热水等。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节能节水成为人们选择房子的一个条件。节约建筑能耗不仅要靠在民众中的宣传,更要做好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能源的充分节约的规划。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充分采取各种节能、节水措施,推动绿色建筑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1.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和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在信息时代对认识信息与文化的区别有启示作用。信息是资源,文化才能提高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一个促进人与文化相互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杨涛 《老友》2008,(10):43-43
它不仅向世人再现了美妙高超的建筑艺术,而且更让我们领略到建筑的高科技和环保的新时尚,它激发人们的灵感、智慧和热情,为人们记忆提供载体。它就是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的国家游泳中心(又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生存”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历史进程中 ,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时代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表现为鲜明的“双刃性”。其文化优势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领域。但同时又导致人的异化 ,带来道德危机 ,使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所以 ,在扬弃数字化生存的道路上 ,创建新的理念和方法 ,加强文化监督 ,重新定位人和人的理性 ,都成为必要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西方建筑文献的比照之下,通过对明清建筑文献中的评价特征的分析,探讨古代中国建筑文献中所体现出的建筑观念,以及近代社会现代转型中建筑观念的深刻变化的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筑设计与文学创作同为回应社会现状的艺术创造,通过借鉴文学大师卡尔维诺所提出的文学创作中思维方式的转变,分析了几位当代国际杰出建筑师的代表作品.旨在从对这些建筑作品的分析中总结出供建筑师们探索建筑创作的一个新方向,以使建筑师们设计出更多回应当代社会现状的优秀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6.
美国计划在今后IQ至历年建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木发展并融合的产物,它将形成信息时代信息流迎的主干线。这一计划的实施将给美国入的工作、学习、购物和生活方式带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从建设内容、形式表征、功能空间、材料细部、建筑现状与历史贡献六方面入手,对厦门市集美学村1910-1920年代之南洋风格的"嘉庚建筑"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梳理,研究其与闽南地域自然条件、闽南传统建筑文化、闽南地方建筑技艺的适应性关系,揭示其在传统建筑近代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对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中国当代城市建筑"失语"现象的认识并不清晰,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学者谈论该现象时没有对中国当代城市建筑做必要分期;二是学者对"失语"的类型及性质也没有做必要的区分。就建筑"失语"而言,中国当代城市建筑可划分为80年代前、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新世纪四个不同的时期。前三个时期建筑"失语"的类型多表现为"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深受易学思想的影响。以传统宫殿建筑的代表--故宫,阴阳五行思想深入其中。以《周易》思想为根基,追踪故宫建筑中所深寓的哲学意蕴,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根源和卓异品貌,对当前中国建筑文化的守护和发展来说,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  相似文献   

20.
住宅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表现之一,它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一种标志。从穴居野处到高楼大厦的人类建筑史上,存在着一种原始的住宅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这种“干栏”式建筑及其相关的“干栏文化”在我省的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想就此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