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稳定是具有深刻蕴义的文化问题。中国特点的社会稳定取决于人民 ,由人类的自身和谐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亦即通过修身实现人际和谐 ,通过治国实现群体和谐 ,通过平天下实现天人和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价值取向 ,是其中心价值系统的现代转化 ,即对优秀传统实行弘扬超越 ,实现文化价值观的升华 ,成为中国特点社会稳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往往以西方现代政治学为标准,忽略了中国传统中具有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忽视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学科建构。事实上,传统中国有其对"政治"的独特理解,应以传统中国自身的政治发展特点为基础,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中国传统政治学。  相似文献   

3.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动态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主体和客体的运行方式,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动态互动之中。探讨政治社会化动态运行机理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动态性,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积极地借鏊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和方法,努力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政治社会化的历史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家认为 ,任何个体 ,从其呱呱坠地的一刹那开始 ,就受到文化传统的左右。阿尔蒙德、鲍威尔曾经把政治社会化方式区分为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 ,间接的方式即暗示的政治社会化 ,指影响人们对政治体系中相应角色和对象的看法的非政治态度的传递。中国有着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 ,又有着未曾中断的早熟的农业文明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小农经济与血缘宗法制度的结合为背景、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及传统思想文化为养料的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 ,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间接政治社会化方式。我们在构建当代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只能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因势利导 ,发挥其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的实质是指政治体系中支配人们政治行为的诸种主观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开始,它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借鉴其方法论上的意义,根据文化的性质,将政治文化简约为一个由意识形态、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三个层面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结构,从而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展开分析,以期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揭示其制约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文化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围绕传统政治观念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运用多学科方法,形成了价值取向不同的研究范式.抽象研究与评价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在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失.只有历史地解读文献,依托政治哲学的原始事实,分析主要概念、范畴、命题与判断等的逻辑内涵,梳理主要概念、范畴、命题与判断等之间的逻辑联系,才能完整地理解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7.
严正 《北方论丛》2008,(2):129-134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哲学研究是今天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键问题在于把握好我们的研究对象。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及其思想文化所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是我们进行哲学分析的对象,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今天的现实社会政治建构,我们的研究途径是通过对现实矛盾冲突对立的现实问题后面所呈现的历史诠释进行反思和再诠释,我们的研究方法则是奠基于相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下,对自我以及其他种种现实存在的文化观念进行相对多元的历史呈现和文化诠释,通过相对性的自我反省,通过历史溯源的诠释,进行综合创新,展开现实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论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在社会化过程中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从家庭、大众传播媒介、学校教育三方面论证了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政治正义理念是指政治权力持有者———“王”运用某一特有的被当下的社会成员所一致认同的次序及规则使整个社会生活处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与和谐的境界之中的理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相继表现为:“自然物理级差”的政治正义理念;“宗族血缘级差”的政治正义理念;“顺乎人性”的政治正义理念与“‘大一统’的官僚级差”的政治正义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中存在着一个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即"道"或"道术",包括天道、人道、治道,其中"治道"概念与现代政治学相类似。就体系而言,中国传统政治学包含着两个层次的体系结构:以天道、人道、治道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而形成的形而上的政治理论或政治学说和以礼、乐、政、刑为核心范畴的政治实践中具体操作层面设计。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的。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伦理政治观。建立在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的最高原则。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集中体现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延续、变化和发展。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深远影响启示我们,文化的因素对于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治社会化是培养政治人的过程,是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的传递过程。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在政治人的塑造过程中主要坚持"家国同构"理念,把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录用"相统一,强调"礼"在教化中的作用。这就启示我们,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必须注重家庭和学校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是公民政治参与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政治参与的不断发展推动良好政治文化氛围的形成。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视角,从思想渊源、鲜明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维度剖析封建社会下的政治参与,有助于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政治文化及其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社会化的考察,笔者认为其表现为三个特征:以"君权专制"体制为核心的政治社会化目标、以直接性封闭型为主的方式和高度一致性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传统行政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检讨,寻绎出传统行政思想研究的生发途径与内涵框架,分析箴定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传统行政思想体系构建的有效性。中国传统行政思想义理的生发实际上是因西方“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学术话语而产生,但因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积极经世致用的特殊性格使然,中国传统行政思想概念的提出虽似预设为一理念上的价值存有,实际上却是传统政治思想的具体运作,即此扮演传统政治思想的行政实践角色。中国传统行政思想的意义与价值其实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体”“用”关系,在政治与行政分合价值与实践的双重范畴认知下,亦寓涵有一特殊的“月印山川”意像。在这一基础框架和理解视域中,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行政思想的内部理路与实践效应,完成视域融合下中国传统行政思想的系统性理论创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植物染色工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一整套具有体系化的,关于植物染料选择与利用、染色材料、工艺、技术与规范等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对当下植物染色工艺的研究、恢复与传承有积极的现实作用,而且如何对这套知识——植物染色工艺背后所依托的知识体系——进行阐释与解读也是寻找中国本土遗产体系的必要探索。  相似文献   

17.
余平 《天府新论》2006,(5):F0003-F0003
最近读了王顺达先生于2005年1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神圣政治———中国传统政治的形成》一书,颇有所思,略陈管见,仅供参考。通览全书,该书在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观点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首先,从选题来看,正如作者所说:“传统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是我们沉重的包袱。取舍什么、如何取舍,成为我们政治文明建设中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因此,仅仅引发或打开“中国传统政治”或“中国政治的传统是什么”这样的思想视域,便已经意味着一种理论上的纵深激发,已经体现一种不断聚集的现实呼唤。该书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泽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倡议,并在学术研究中积极践行,发表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系列论文及若干著作,形成了颇具学术个性的王权主义观点体系。刘泽华先生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体现了历史学的学科视域,把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作为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视为中国历史之魂,更把中国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土壤,立足于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时代之政治问题、议题及命题等,扎根于史料,运用归纳方法,呈现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理论体系,从中概括和提取出传统时代的政治形而上学及普遍思维方式,分析评价其在历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赵炜 《学术论坛》2006,(1):63-67
超乎寻常的政治文明是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社会政治生态的特质表现在强大的创制立法的政治能力、完善的政治理论体系及其成功的意识形态化,还表现在家族以一种伦理的力量有效地自我运转而构成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质,以及以刑维德的治理手段对于政治文明的固化作用,所谓“宽猛相济,政是以和”。  相似文献   

20.
政治调节机制的基本涵义凸显政治的公共性,其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的良性运行.从社会整体结构,即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狭义)体系的良性运行来看,政治调节机制至关重要.从政治主体理性的视角来看,法律和政策是主体理性的外在调节机制,道德和宗教是主体理性的内在调节机制,而妥协和宽容是主体间理性的调节机制,实现社会良性运行需要优化政治调节机制的结构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