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些年由于大学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大,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的招生人数已占高校招生人数的40%以上。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同时随着一些大学本科逐步向应用型本科转变,更给高职高专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掌握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及生存状况的优势与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构建面向市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加强领导,开拓工作思路,建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育人机制;以增强就业工作活力为宗旨,加强规范管理和就业指导,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形成学生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已经形成规模,有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附设职业学院三大类。目前,高职毕业面临的就业困难性质与普通专科生相同或相似:人才供求失衡使“买方市场”要求过高;专科设置比例过高致使专业特色不强;专科生期望值偏高致使未能紧随就业市场变化。但源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用性、技能性、“向下”性、及其生源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特色,使高职毕业生仍拥有相对优越的就业优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就业指导,可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就业质量水平,开发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十分关键。文章将以农业高职院校为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职德育教育--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市场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对高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需要,是高职德育教育的基本职责和应有内容.应当把培养学生的一般就业能力,贯穿与高职德育教育的全过程,更新观念、创新改革,全面提升高职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吴何珍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106-109
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的原因,并基于校企合作视角,提出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认为: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存在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不能很好地对接、企业融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使得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与技能不符合岗位职能的需求,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就业能力不强。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市场调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共同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等,这些都是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对湖南省长沙市、娄底市、新化县等18所高中学校的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从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了解、区域经济结构现状、就业意向、学历高低观念、自我期望值、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以及宣传效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选择率低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区域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转变社会观念;高职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品牌专业;加强高职院校的宣传等对策及其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又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有其固有的特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比较必然有着自身的特点,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转型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进行探索,从招生工作、培养模式、就业指导三方面分析当前制约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策略:改革招生工作,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的《高职院校临近毕业学生就业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统计方法研究其就业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方面差异显著;和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相比,全量表就业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在焦虑源分量表上,就业焦虑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焦虑情况,因此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校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由于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原因,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各高校应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市场需要的对口人才、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等,来破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更应受到关注。本研究以河南省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就业意向从就业观念、就业期待和就业心理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存在不理性之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消极就业心理较为明显;专业选择原因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巨大;职业能力培养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表现突出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加突出,呈现出签约率相对低、专业对口比率相对低、总体收入平均水平低和工作稳定性差的明显特征,但同时也迎来国家引导部分高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发展机遇。要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制度设计,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高校应注重办学特色,明确办学定位,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学生应树立正确择业观,积极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流业在市场供给以及市场需求中起着桥梁作用,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一直差强人意。本文就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根据毕业生就业能力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学校的就业问题,当前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存在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不够,高等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简单粗糙,没能达到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高等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只是一些制度的诠释。针对这些问题,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在十七大政策的指引下,应从范围和形式两方面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求职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为毕业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试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难目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一系列诚信方面的问题。为此,人才市场应加大自身规范的调节力度,用人单位应完善聘用制度,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谋业素质,全社会应努力构建社会诚信监督体系,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诚信问题,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程度决定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将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劳动力需求对接,探寻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如何优化以适应产业结构的需要。基于北京大学全国大学生就业抽样调查数据,利用行业—学科人才就业矩阵确定各行业所需的不同学科人才的基本比例,将各行业人才需求转化为学科人才需求。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首先表现为总量性失业,各学科的未就业率都超过两成,在现有科类结构基础上调整学科间的比例关系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学科和行业不存在简单的就业对应关系,产业发展需要不同学科的专业人才,各学科的毕业生也分布在国民经济的不同行业中,其中工学毕业生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占比最大,在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比也排第二。三层交互分类模型的结果表明,毕业生起薪在产业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超六成大学生聚集在第三产业就业并非工资水平驱动的就业转移,而是由于第三产业对高端劳动力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学用匹配率最高,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更加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同产业对大学生的专业特定技能和通用技能有不同需求,高等教育各学科应采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对接策略,同...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3个层次,通过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考察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发现扩招后3个层次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现有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显现出一定的问题:高等教育比例失衡,各层次教育定位不清,层次结构间衔接性差,从而也对就业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误导了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并会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通过教育反思,发现精英教育情结,对专科层次教育认识不清;盲目攀比心理,贪大求全从而导致了层次结构失衡。为此,准确定位,保持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调整各层次比例,增加高职人才的招生数量和比例;加强各层次间的课程衔接,做到层层相衔接且不重复,从而调整层次结构,真正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学校和学生的关注,积极寻找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迫切要求.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和特点,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阐述了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呈递增趋势,但我国的就业形势艰难,使他们的就业难度加大,从而出现困惑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等问题。归纳起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在认知心理维度、情绪心理维度和社会心理维度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学校、大学生和社会,都应共同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