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法律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和谐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把握法治系统工程的关联性,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法治系统与中国经济-科技-和谐社会系统协同发展"问题,使该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合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关于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思想和伟大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已经有十五六年的历史了。经济特区何以产生、现状如何、将来怎样发展?对此,本文着重从3个方面来论述:1.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经济特区的理论基础,创办经济特区是现实的需要;2.特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高速发展,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外向型经济初步形成,法制建设进展迅速;3.经济特区要持续发展,应发挥各种优势和增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即1978-1984年的农村体制改革阶段;二是持续发展阶段,即1984-1992年城市体制改革阶段;三是稳定高速发展阶段,即1992年以后至今,以原有城市的建设和功能完善为主,当代中国城市化稳定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要缓解这些矛盾从根本上说需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快城市发展。首先需要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城市就业、服务城市居民、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为人口与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充分就业创造环境。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阐述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策略,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了当时农电管理和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农村电力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农电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农村电力管理体制不利于农村发展的新变化,其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研究分析农村电力管理及体制改革,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电力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村电力管理的方式及体制,提出了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0年代两个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和泰国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对我国的警示之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重视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适度引进外资;谨慎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以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保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系统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的定义与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系统。经济系统是指由经济元(硬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软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经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把经济系统划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孤立系统与环境既没有硬资源交换、也没有软资源交换;封闭系统与环境只有软资源交换;开放系统与环境既有硬资源交换也有软资源交换。本文最后给出了经济系统类型划分的一般方法:(f,θ,D)分类相对性准则。  相似文献   

7.
泉州、温州两市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两市经济高速增长,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两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保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比较研究两市技术创新模式,总结成功经验,寻找工作差距,有助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果,对于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安全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健康、安全、环保和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经济系统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主题。笔者分析了城市安全经济系统结构,以及城市安全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机制和城市经济系统的安全度,为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城市重大危险源,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网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1992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但是,由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通货膨胀高企的问题。其形成机理可以概括如下:(1)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的不平衡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2)在金融当局不能有效实施“冲消”政策的情况下,外国资本流入越多、通货膨胀就越严重;(3)由干政府不能有效地实施紧缩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因而通货膨胀就成为货币贬值的必然结果。要解决由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扩大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这一对矛盾所引发的严重通货膨胀,可以有消极平衡与积极平衡两种选择。但是,消极平衡将导致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终结,唯有采取积极平衡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积极平衡方法的要旨是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结构复杂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系统复杂性研究是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经济结构复杂性研究又是研究经济系统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试图通过探讨经济系统结构复杂性的概念、特征、表现形式等问题 ,来说明我国经济系统的结构复杂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主要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存在的问题,指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障碍与农户融资的困难,并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辩证地、科学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现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促使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认为,作为社会复杂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经济系统为其他子系统提供物质基础,并应与其他子系统协调发展。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问题,二是不同经济调节手段的应用问题,主要体现为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过程的多阶段性、组分的异质性、系统的动态性和系统的非线性。经济系统工程方法包括模型化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反馈分析、协调分析、决策最优化和深化过程分析。推广使用经济系统工程方法,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基于系统科学, 运用协同学理论和CRITIC赋权方法构建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测量方法, 对中国1993—2012年的统计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成果的数量与应用、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是影响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经济增长子系统有序度的主要因素;基础教育子系统的有序度整体上要高于经济增长子系统, 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度相对最低, 而2003年以来3个子系统的有序度都呈现稳步提高趋势;教育经济复杂系统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发展、协调发展的转变, 但目前协调度仍然很低。  相似文献   

15.
中国12亿人口,有9亿多是农民。因此,农民不富,中国就富不起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安徽省率先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得到超常规的高速发展,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大幕,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中又不断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负担不断加重等矛盾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已成为推动农业生产继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成功的探索:安徽河北的公粮制改革成效卓著  众所周知,财富的积累一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与能源消费相关的环境功能、经济是一个复合系统,如何实现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协调的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分析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15年来“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正在向协调方向缓慢演化。  相似文献   

17.
自 1 978年经济体制改革至今 ,中国已经经历了 2 0多年的高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 ,国内生产总值 (GDP)年均增长率从改革前的 6 1 %提高到改革期间的 9 6 %。但最近几年经济遇到了某些短期困难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全要素参与的经济改革面前受到了挑战。其中 ,中国企业家的创业命运尤其令人深思 ,是什么制约了企业家的发展 ,如何从根本上拓展企业家的发展空间 ,直接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系到民族的命运与将来。一、中国企业家的创业命运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为实现强国之梦 ,一点一点地艰难奋争 ,凭着那一腔办实业的热情与赤诚 ,以及对…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的凸现,使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战略,用新的农业思想构筑农业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各地农村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议和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精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总量供需平衡有余,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显现,乡镇企业经过三年治理整顿开始第二次飞跃;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回升.但农村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些地方忽视农业的倾向有所抬头,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必须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在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上来,同时提出了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全面展开。现在,从农村到城市,人们都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改革,改革已成为当今中国的大趋势。1、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做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生产力就成为根本的任务。而要发展生产,不通过发展商品经济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