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文章立足于理性,将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划分为设计"内"与设计"外"认识的两个阶段,注重强调认识在不同设计阶段内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同时,强调设计思维的发展性、变化性与延续运动的秩序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秋之后,圣诞又至,企业又将掀起营销高峰,怎样将销售旺季的时序性营销活动深入开展,文章从市场与消费者群的角度进行分析,为时序营销活动划分了不同层次和媒体投放力度供企业选择.  相似文献   

3.
汉朝与罗马社会生活中都有较为丰富的娱乐活动.汉朝之娱乐活动多来自民间,罗马之娱乐活动多为当政者与贵族所提供.汉朝与罗马的娱乐活动中都不乏竞技性活动,但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旨趣都大相径庭.罗马的竞技性活动是社会娱乐活动中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内容,以角斗为代表的身体对抗是竞技主题,这种对抗既是表演又非表演,实质是血腥的绞杀.汉朝的竞技性活动只是社会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有身体对抗性竞技,但只是表演,非身体对抗性竞技是竞技性活动的主要构成.汉朝与罗马社会娱乐生活之不同,是由各自不同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文明基因传承所决定的.罗马文明与汉文明都植根于农耕文明,但罗马在战争与掠夺中走上了殖民化的帝国之路,并以其公民为主体形成了寄生性的城市文明.汉朝则在实现统一的基础上造就了以社会整体为单位的典型的农耕文明,这是和平而非战争的文明,是内生而非殖民的文明,是自给自足而非掠夺的文明,这也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重要基因构成.  相似文献   

4.
对认识形式的划分,既可以依据不同认识客体的特点进行,也可以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笔者曾根据不同认识对象的特点,将认识形式划分为自然认识(以自然客体为对象)、社会认识(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和道德认识(以伦理客体为对象),对以不同客体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的理论反思便分别形成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道德认识论。本文试图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将认识形式划分为科学认识(以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审美认识(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和道德认识(以实践——精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在当代世界比较文明文化研究中有较突出贡献,文章依据日本该学科的中心观念与历史阶段划分.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的起源、周边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和文艺复兴论等中心观念进行阐释,同时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会的组织活动进行了简要的陈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经济活动的法治环境是指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中,法律赋予管理者管理经济活动的权力与经济活动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及其运行所形成的一种氛围.经济活动的法治环境属于社会文化环境,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氛围,属于社会人文环境,具有区域性特点.它以系统的经济方面的立法为基础,加之公平的经济行政执法,公正的经济司法以及经济活动主体对法遵守等要素构成.其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根据经济活动的产业特征可以划分为单一产业型法治环境和综合产业型法治环境;根据经济活动法治环境形成的动因划分为国家主导型法治环境和市场需求型法治环境.经济活动法治环境具有对经济活动的规制作用、保障作用和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不同文明时代是以不同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以建立在自我传播和亲身传播基础上的,短程而分散的,通过团体和组织传播信息的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在这种体制和信息活动方式之下,难以形成大众化、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工业文明时代的高度统一的大规模经济体制、高度国家集权的政治体制,以自上而下权威制控的大众传播信息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在这种体制和信息活动方式之下,很容易形成以多数民众为基础的大众化、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信息社会文明时代的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则以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网络化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在其形式上具有交互性、平行性、开放性、全球性、多元性、自由性、共享性、平等性和非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正是这种网络化信息活动方式的发展和普及,有可能使人类价值观念模式的变革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对于不同的文明时代,人类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的时间方向也从指向历史、关注现在,转变到了创新未来。  相似文献   

8.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划分 ,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物质文明具有先行性与基础性。不能把两类文明的关系等同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精神文明不完全是由物质文明决定的 ,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步、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9.
写作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意识活动。能否科学、准确、合理地给写作思维进行分类,直接影响到写作理论研究的探入与拓展。从思维内容的角度,我们把写作思维划分为理论思维和意象思维;依据思维成果反映客观世界的客观性的不同,写作思维又可分为实构性思维和虚构性思维;按照思维成果是否经过了明确的思维步骤和思维者对思维过程是否意识到的角度划分,写作思维又有常规性思维和非常性思维两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非压抑性文明论,以对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论的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为基础,以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压抑性文明批判为核心,以重建非压抑性文明、实现人的爱欲解放为目标;本质上是人性———爱欲解放论。它对于克服工业文明带来的异化、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有重要启发意义;但本身也有局限性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口文艺具有受人口生产的制约;以人的一生活动为题材的主体部分;以促进人口文明为主要使命等三大特点,以及历史悠久性、内容普遍性、形式多样性、受众广泛性、魅力永恒性等五种性质。人口文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并且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自被重视以来,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理论阐述。归根结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指导。本文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等几个方面论述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何以可能,希望能为人类破解当今世界性生态危机提供理论基础,更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深刻性与伟大性在于它是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创造出来的成果总和,文明发展是在一定的共同体组织形式中展开的,而不同的共同体组织形式衍生出不同性质、样态的公共性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是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发展。不断增强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公共性,理应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践底色,以解决人类普遍性问题为实践导向,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以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日益广泛、积极且真实的公共性,自觉指引着人们向共享自由和解放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论为构建创新教育原则的方法论基础和视角 ,把创新教育活动划分为目标、主体、环境、方法、过程、终结和评价六要素 ;融主体于其他各要素之中 ,从目标性、环境性、方法性、过程性、终结性五个方面 ,构建一个完整、有机的创新教育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大学生“六美”“四进”实践教育平台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西师范学院重视实践教育功能,为构建大学生"六美""四进"实践教育平台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基点,使"六美"主线贯穿于校园文明创建活动和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以校外基地为载体,在开展实践教育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把"六美"理念和文明之风带进社区、进中学、进农村、进企业.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是人们对社会变化的评价性范畴 ,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依据。生活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实现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根据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性 ,可以将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全面生活质量提高和人自身全面发展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明系统的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的"社会记忆",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用发展的观点考察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更能厘定生态文明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便使人类在支配自已和外部自然界时获得更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06,(13):2-3
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5年来,坚持以“做好园林绿化、建设优美环境、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心,以提高职工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贯彻“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力创特色,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将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文明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把动字划分为内动字和外动字.研究表明,其内、外动的划分是以意义为标准的,与现在所说的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分类既有对传统语法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对西洋语法的模仿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社会心理的层次性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心理的层次结构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着多种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两种:一种是“二层结构”说,将社会心理划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或划分为意识层和无意识层;另一种是“多层结构”说,认为社会心理是因阶级、民族和职业的不同而不同的.这两种具有代表的观点,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社会心理各层次间的纵向结构关系和横向结构关系.这两种划分实质上都是静态性划分.都没有从社会心理的内容和本质之间的动态性平衡来分层,即是说,没有从社会心理在人们精神生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性分层.我认为,对社会心理结构的认识,还须从其内容和本质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方面来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社会心理作层次性划分并揭示各层次间不同的社会心理机制,并对它们的一些主要特征加以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