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王曾 《百姓生活》2014,(1):23-23
独自一人靠两张嘴皮帮人道歉,化解感情纠纷、利益冲突。2013年,被称为“中国第一职业和事佬”的高曙东曾专程从西安到天津,为的就是化解该市一对夫妻之间的矛盾。在他的帮助下,夫妻二人重修旧好。  相似文献   

2.
祥子开车行     
在青阳县城提起刘根祥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要提起“祥记车行”,恐怕不知道的人就很少。现年刚刚31岁的刘根祥用他韵精湛的手艺、热情的服务,公道的价格赢得了众多青阳城乡顾客的赞誉。熟悉刘根祥的人都亲昵地称他为“祥子”,而“祥子”总是憨厚的笑着应承着、不温不火地修着他要修的车辆。祥子因为过去家里穷,小学一毕业就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社区》2012,(30):58-59
道歉 某男和女朋友吵架,打电话准备道歉的时候电话响了很久终于接通…只听他女朋友说:“对不起。”男人异常激动却故作镇定地说:“你终于知道错了。”他女朋友回答:“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相似文献   

4.
在日语中“迷惑”、“反省”和“遗憾”并不表示道歉,只有“御诧”、“谢罪”才真正表示向对方道歉。迄今为止,日本政府在正式文件里就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从来没有使用“御诧”或“谢罪”向中国人民道歉过。然而,在日本国内,不少民众甚至学者却都认为日本政府已经道歉够了。日本人对此问题的这种错觉将会影响新世纪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时期以来,政府官员因为工作不力或失职而公开向公众道歉的现象屡见不鲜,从突发灾难、特大事故,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通过媒体神态凝重地向公众公开道歉,成为官场生态中一大热点。一声道歉,表明了政府官员们已经从思想和态度上充分认知了公仆的服务意识,确立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权力观,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2004年春天开始,就接连有政府官员面对媒体真诚地向公众道歉,较早的是因为一场意外大火。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共有五层的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53人死亡、70人受伤。事后,当时的吉…  相似文献   

6.
散宜生 《人力资本》2009,(11):60-61
职场人为什么会发生“职业通胀”?在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和背景;如果有了“职业通胀”状况,职场人又该如何,职业专家海阔将和大家分享他眼中的“职业通胀”。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曾说:“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作家不是我的职业。”的确,他是用业余的时间从事写作的。但他的一生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把他“五四”前写的文言小说除外,那么他是在1918年2月发表《春燕琐谭》,1919年2月发表《这也是一个人?》(即《一生》),开始了长达六、七十年的新文学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曾拍摄过一部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里有一个角色叫曹茂林。他老实憨厚、心灵手巧,瓦工木匠没有他不会干的活儿,村里的人都称他为73行。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对影片中的“73行”曹茂林有深刻的印象。而在北京的团结湖社区,居民也同样把心灵手巧的闫振水师傅称为社区的“73行”。提起闫师傅心灵手巧、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还有不少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肖明生  宋春光 《老友》2013,(3):29-29
在江西省永新县澧田镇林山自然村.只要提起该村退休干部朱友华.村里没有一个人不竖起大拇指夸赞:“朱老是我们林山村群众致富的开路先锋.他虽然人退休了.但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仍在他身上彰显。”2010年.他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在隰县,提起老“红娘”王祯彦,知道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王祯彦老人1952年当教师,从1957年开始一直在隰县一中当会计兼保管,干到1984年才退休。退休后,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年龄大找不着对象的还不少,就把这事放在心上,开始了他的“红娘”生涯。平日里他专门装了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没有对象的男、女双方的姓名、家庭等情况。他掂量着哪一对男女青年各方面条件比较般配,就开始为双方说合。他不会骑自行车,就靠两条腿走路。曾经为了给一对青年说媒,他6次往返10多公里路的城南乡圪针塬村,终于成就了他们的好事。他还跨…  相似文献   

11.
这是他和我说的第三句话,三句话,句句都在骂我是白痴,这样的男孩子长得再好看,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注定他在我心里的分数永远在及格分之下,所以我不准备为吃了他面包的事情道歉。??巫妖暴暴?《韩彩京,我们一起来恋爱吧》严律怔愕地看着她:“心跳会变快吗?”“嗯。”“脸颊也会发热?”成响想了一下,点点头。“那是不是看不到我也会难受,好像跌倒了谷底,整个人慢  相似文献   

12.
人生小提醒     
犁航 《百姓生活》2010,(8):18-18
学会道歉 人生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诚心地说“对不起”。道歉是人生的处世艺术,不会说“对不起”的人,必定是孤家寡人。有时一声“对不起”,可以消去对方莫名的怒火,而刻意去狡辩的话,则可能爆发剧烈的争吵。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2010,(2):15-15
绝大多数职场人提倡“对事不对人”,但有时即使察觉到自己言行可能伤害到了他人,也死扛着不肯道歉,甚至不肯向对方发个示好的信号,或者说根本就不能把握道歉时机,以至积怨颇深。  相似文献   

14.
蔡轶 《金陵瞭望》2006,(12):52-53
说到金陵“金箔”的历史掌故.自然说不完道不尽。但要讲继承传世品牌,我们便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被人称为“中国金箔大王”。“再现金箔光辉的人”——南京金箔集团总裁江宝全。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毓龙街道洋中社区,提起王金怀,人们赞不绝口。他是一位“资深社工”:为社区服务多年,却从未拿过报酬,居民们说他是“编外社工”。邻居说他是个好人:只要有人请他帮忙,无论早晚他都乐意。他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头花白发,身形略瘦,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声音不大,让人觉得和蔼可亲,邻居亲切地称他“王爹爹”。  相似文献   

16.
职业大学的性质、任务决定了职业大学学报的办刊宗旨。许多职大学报在发刊词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本刊坚持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职大学报从诞生时起,就开始塑造自己为现实服务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孔融,大多数人会想到“孔融让梨”这个典故,认为他是有德有才之人,还有不少人为他的死而惋惜,因为他不幸被枭雄曹操所杀。不过,如果只知道这些,还不足以全面了解孔融这个人。  相似文献   

18.
提起北大的焦国标大家都不陌生,他不光是中国“精英”中的一位佼佼者,而且更以忘情地歌颂美国侵伊而名声大噪。如今他果然如愿以偿地“走向世界”了,成了“美国国家基金会访问学者”。近日他在美国撰文批评著名爱国艺术家常香玉,认为她抗美援朝时捐献一架飞机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对于那场美国人提起来就难受的战争, 他痛惜“伟大的美国为何不像满清  相似文献   

19.
社区时讯     
《社区》2004,(2):4-6
江西省广丰县再就业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江西省广丰县为做好再就业工作,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联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纽带”功能,建立了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管理、社会保险“一站式”服务,广泛推行上门服务、即时服务、承诺服务等措施。2003年以来,通过“一站式”服务享受免费职业培训人数达728人,免费职业介绍869人,拓宽了下岗失业人员的求职渠道,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极大地提高了再就业工作的办事效率。(吕昊辉)* * …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从道歉语的语用功能入手,对道歉用语在英汉语中的实施进行分析,讨论人们对“道歉”的反应,道歉用语在语用功能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