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建设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信阳市发展区域经济有着区位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城市规模和生产力水平也达到一定的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的关键在于提升城市的生产功能、流通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呈现了双赢的功能,实现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心城市电大依托所在的区域中心城市办学,为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增强自身发展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是中心城市电大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次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城市化的道路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个别主要中心城市的发展;二是强调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中的次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设,一般学者都还关注不够。笔者认为,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一种严重疏忽。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次中心城市的建设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4.
浅论21世纪初中国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发展取向与定位 ,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大背景下寻求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与制高点从现代城市学角度分析 ,作为中心城市其功能是综合的 ,是为一定区域进行生产提供各种服务的 ,为众多城市提供交易集散地。进一步讲 ,中心城市将起一定区域资金、信息、技术和人员等集聚和扩散的载体作用 ,同时在城市体系中起协调组织的市场及行政作用。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优势产业的保持与创新是区域中心城市的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在未来发展中能否保持和提高中心城市地位 ,一方面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 ,即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实力 ,改善投…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将"大庆建设成为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成"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分析了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崇左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崇左区域中心城市的区社、自然生态条件、人文历史演变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崇左区域中心城市可定位为集信息智能、加工贸易、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城市。为了实现这个定位崇左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构想 ,一是以科技、教育为先导 ,建设新兴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城市 ;二是以构建与东盟相连的边境自由贸易特区为突破口 ,建立面向东盟和中国大陆的双向加工工业和市场体系 ;三是以人为本 ,以生态发展为中心 ,以白头叶猴为主 ,生物多样性为特色 ,发展生态旅游业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四是更新观念 ,完善政策、法规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培育绿色农业。  相似文献   

7.
邢军伟  宋延旭 《理论界》2011,(11):41-42
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和发展实力较强的次中心城市对于经济区或城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区域次中心城市城市应具备四大方面的条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产业结构,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适宜的发展环境。本文在分析明确沈阳作为沈阳经济区单核中心城市的基础上,认为鞍山的发展定位应是沈阳经济区的次中心城市,是在沈阳经济区以及中心城市———沈阳发展的关键一环、点轴式开发的主轴与优先轴和沈阳经济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研究认为鞍山与沈阳是主动呼应与接受辐射的关系。鞍山应该在接受辐射带动中构筑配套互动,增强中心城市的"二次辐射"能力,构筑一种互补叠加优势。  相似文献   

8.
区域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稳定和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一个新的实践课题。城乡结合部作为特殊社区,其存在的体制性矛盾、经济性矛盾、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和利益性矛盾等,使城乡结合部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高发地区,对区域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实现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及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明显。这需要在城乡结合部推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搞好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人口管理;发展城乡结合部经济,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区域制造业互动发展已经成为—种共识.迄今,比较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其外围不同圈层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研究甚少.文章选择杭州市及其外围的杭州市行政区、杭州都市经济圈和浙江省三个圈层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杭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三个圈层制造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就如何发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大都市的包围中有些二级城市由于离大都市区较远,可能存在独特的商圈,而且这些二级城市面临着类似城市的竞争.基于零售引力法则对区域中心城市相对于大都市和竞争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进行核心商圈、次级商圈、边缘商圈的划分,本研究建立了区域中心城市商贸辐射模型,并对宜宾市的商贸辐射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区域创新而形成的区域竞争优势相比发挥传统区域比较优势更具发展的可持续性.城市作为区域发展中的节点,基本上集中了所有有利于区域创新的资源,其通过发挥自身的辐射功能,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却又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用地用水短缺等相关的“城市病”问题,因此从区域创新着手,优化城市功能,不但是解决“城市病”的关键,同时更是促进城市升级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周裕锋 《甘肃社会科学》2007,(1):119-120,133
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新形势下,中心城市应该进行有序的土地资源开发,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市的土地经营与管理重点首先在于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然后按照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市场调节土地二级市场的机制配置土地,并在开发中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要发展城市,必须懂得营销城市。特色是城市形象的基石,街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以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促进城市营销,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众多城市的经典做法。伟大的城市呼唤伟大的街道,伟大的街道造就伟大的城市。事实上,国内外众多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甚至世界中心城市的崛起之路正是由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开始起步的。实践证明,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对推动中心城市的整体与长远发展能够产生良好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城市规划,不能离开区域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布局特点,交通运输条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等等,这些对城市的发展和布局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在地区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在西部、北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加工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而在东部,南部地  相似文献   

15.
从增长极理论探讨中心经济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增长极理论为研究中心经济城市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所属区域的经济中心,中心经济城市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能够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正>汇聚区域城市发展最新观点把握区域城市发展最新动态做好区域城市发展参谋助手《区域与城市经济》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依托学界专家把关,每篇文章精选自全国三千余种报刊。本刊面向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及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区域经济规划、城市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决策参考。《区域与城市经济》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战略与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经济、城镇化与城市群、管理与政策研究、比较与借鉴、研究述评、专题(如:"一带一路"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长江经济带、西部开发、主体功能区、创意城市、资源型城市等)。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设带动了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而中小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或集散地的功能也在日益加强。本文以昆明和宜良县为例,阐述了中心城市的地域枢纽特征,使得近邻和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可以作为补充要素,参与城市旅游过程,弥补中心城市的时空局限,资源局限等,发挥其特长,构成丰富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中心城市粮食安全系统包括粮源子系统、消费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监测执法子系统、目标子系统、应急子系统等子系统.中心城市粮食安全系统主要由粮食储备、粮食供应、粮食波动与粮食生产、粮食需求、粮食调控描述.中心城市粮食安全水平主要取决于该中心城市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居民消费水平、粮食安全应急机制、质检执法网络状况等粮食安全的内在环境,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对中心城市粮食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服务经济的蓬勃发展,西方国家关于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研究迅速兴起,相比之下,我国在城市内部服务业布局方面的研究仍相对滞后。文章分析总结了西方国家关于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研究成果,采用竞租模型和服务产品理论等理论分析工具,选取广州市作为代表性区域中心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服务从业者需求’是服务业空间布局理论体系的重要变量"和"‘多元集聚’是优化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必然选择"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20.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构筑海峡西岸都市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离不开都市圈的建设。海峡西岸都市圈建设形成一线四群一主体总体格局。区域都市圈建设的主体是中心城市建设。厦门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其建设发展将幅射影响多个城市和地区,形成都市圈发展,推动海峡西岸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