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陵生 《唐都学刊》2006,22(2):20-20
在目前学术刊物的审校过程中“唯”与“惟”的用法存在一些歧义,有些编辑将原作者文中的“唯一”“唯我独尊”等中的“唯”字改为“惟”,有些则拒绝用“惟”字。这些都失之偏颇。笔者翻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第五版,第1446-1447页),“唯”“惟”条目“唯独”注也作“惟独”,“唯恐”注也作“惟恐”,“唯利是图”也作“惟利是图”,“唯命是听”也作“惟命是听”等等。可见“唯”与“惟”在大多数场合是相通的,只有在“唯唯诺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惟妙惟肖”词条中两个字才有所区别。事实上,自古以来“唯”“惟…  相似文献   

2.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 ,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通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在审美鉴赏中 ,“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 ,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 ,从经验中的“有”中“看”到了“无” ,召唤那个“无—本体—事物自身”到我们面前来。“无—非存在”并非人主观强加给“自然”的 ,“世界”作为“整体”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 ,世界有一个“无”“在”。哲学正是在“整体”尚未“完成”时 ,“看”到了“整体” ,提前进入“整体”。“整体论”可以理解为哲学的目的论 ,它使世界万物有始有终 ,有“自己”。“理性”将“自然”作为人们“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工具 ,而且将其“评鉴”为“事物自己”。“自己”就是“自由” ,“自由”的意义只向“人”“开显”。人必须是理性者 ,是自由者 ,是目的  相似文献   

3.
冷建军 《社科纵横》2010,25(6):112-113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化灿烂的一页,是人类文化“理性”的结晶,具有明确的“技术”特征和“训练”特性。然而,绘画艺术却十分重视“感性”因素,通常称之为“感觉”。但是,“感觉“依然不是绘画艺术最终的决定因素,能够将“感觉”建立在“理性”之上,实现“感性”向“理性”的转化即为决定因素。一切离开“理性”而妄谈“感性”都是片面的,一切离开“技术”意义而妄谈“感觉”都只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什么?”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哲学作为哲学”这一重言判断,要从关系中去理解。“哲学”与“科学”都运用概念;但“哲学的概念”是“辩证的概念”,它自身变化发展。“辩证的概念”为“自由的概念”,以“自由概念”建构起来的“哲学大厦”,是“可移动-可变化”的“自由大厦”。概念是“自由”的,亦即概念为“创造”的。“哲学”为创造性的学问。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中,某种意义上,“哲学”是一种“没有常规工作”的“科学”,“哲学”只是严格意义上“范式”的科学。在某种“哲学原则-范式”指导下进行的对具体问题的“解题”工作,主要是“科学性”的,而科学家在进行“范式转换-科学革命”工作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做“哲学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情”与“理”的辩证关系高庆明思想政治工作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情”与“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情”是血肉,“理”是灵魂;“理”统帅“情”,“情”在...  相似文献   

6.
否定与批判“言志”诗学,曾是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标志。但从五四新文学开始,“言志”诗学不仅没有被剔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范畴,相反,却借助于西方话语得到合理的传承。“言”救亡图存的启蒙之“志”,与“抒”忧国忧民的个人之“情”,中国现代文学都未摆脱“志”者“大情”、“情”者“小志”的传统思维,具体表现在:主“思”派提倡文学创作的功利意识,进而以“志”代“情”回归“道”统;主“情”派则提倡文学创作的真情实感,进而以“情”传“志”,回归“道”统。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与实践,虽然涂抹着光怪陆离的“西化”色彩,但其重新“释道”与巧妙“言志”的本质特征,恰恰表明了它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而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后走向了“西方”。  相似文献   

7.
“”字是古人对“法”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古“法”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原于远古禁忌和流放;“”即蚩尤皋陶,是世代执掌军事和司法之职的部族的图腾;“去”是原子争讼的证据制度,由“弓”和“矢”二字构成。“去”与“夷”字字义正相反,“夷”是弓、矢相符,“去”是弓、矢相背。甲骨文中有“”字,至西周金文而产生古“法”字。商末箕子发明了“明夷”即证据制度,这是“法”字含有“去”字的原因。由此可证,古“法”字当在箕子之后、西周初期形成。古“法”字的结构和本义,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起源及其特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德玺 《阅江学刊》2011,(2):138-143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论题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焦虑,“资本”开创的时代,“不断变革”、“不停的动荡”、“不安定和变动”是其主要特征。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存在方式、生活样式。文化的“世界性”的前提是“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应在“交往”中不断建构。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文章和讲话里,“法制”一词被广泛使用,出现了众多的与“法制”一词搭配组成的词组。例如:作为宾语与动词或具有动词性质的形容词搭配的,有“创建法制”、“完善法制”、“健全法制”、“维护法制”、“加强法制”、“巩固法制”、“运用法制”、“执行法制”、“实施法制”、“遵守法制”、“张扬法制”,以及消极意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的标准语普通话及方言中,都存在着一种语音现象,叫做文白异读。所谓文白异读,实质上是一种又读现象,是指某些字的读音,存在着书面语读法的差异。文读,是“文言读法”的简称,即书面语读法;白读,是“白话读法”的简称,即口语读法。例如:“剥”“削”二字,“剥”字在“剥夺”“剥离”“剥落”“剥削”“剥蚀”等词语中读作bō,在“剥橘子”“剥花生”等词组中读作bao;“削”字在“剥削”“削发”“削减”“削弱”等词语中读作xuē,在“削苹果”“用刀子削”等词组中读作xio。这里,“剥”“削”二字读作bǒ xuē就是文读现象,读bāo xiāo就是白读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一个“田”字,三横三直,四四方方,坦坦荡荡,平平稳稳。三横为“多”,三直为“川”,众“多”河“川”纵横捭阖,方正梯田镶嵌其间,恰似一望无际中原地。“田”如银镜,如平湖,如满月,“田”不离“日”,万物之所靠沐浴汤汤大地。大地辽阔沃野无垠,一“口”一“口”,人各居田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田”字最多的还是“口”字,大小“口”套,一统天下。如此笔画简单的“田”字况有五个同样的“口”字,这不是哪一个汉字能随便比拟的。“口”当“人”讲,人有“口”当然要吃饭,“口”含“吃”意,这是无庸置疑的。“田”要…  相似文献   

12.
曹雷  苏秀 《东西南北》2011,(5):63-63
现在人们提到“文革”期间的文化现象,常常会出现“内参片”这个词汇。“内参片”是“内部参考影片”的简称。其实它早在“文革”之前就有了。但是,“文革”前的“内参片”和“文革”中的“内参片”含义不完全一样。“文革”前的内参片,是指不能对外公映,仅供业界内部学习参考的影片。而“文革”中的“内参片”差不多就是为“四人帮”等少数人“唱堂会”,虽然有少数影片也给部分文艺界或一些特殊部门的人“内部参考”。  相似文献   

13.
薛克翘 《南亚研究》2002,(1):69-72,90
宋代民间有“说话人”,“说话”就是说书、讲故事。“说话人”讲故事所依据的底本被称为“话本”。其实 ,如果抛开“说话”的形式而单从文字看 ,“话本”是小说的一种 ,是当时流行于民间的白话小说。宋元时代的话本 ,分为“小说”、“诗话”、“平话”和“词话”等数种 ,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含义 ,但都可以笼统地称之为话本。大约到了元代 ,人们开始把宋代旧编和元代新编的讲述历史故事的话本 (即所谓“讲史话本”)称为“平话”。“平话”中的“平”字 ,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解 ,一种认为“平”即是“评”,“平话”即是“评话”,“讲说历史故事而加…  相似文献   

14.
郭店简《老子》“”仍应释读为“惊”,它本作“惊”并非误读。“宠辱”不是并列关系,不是动宾结构,不是偏义复词,不是特有概念。“宠辱”实意为宠即辱,“宠为下也”进一步说明得宠乃卑辱之事。正如“大患”是对“贵”的价值判断,“辱”“下”都是对“宠”的价值判断(“下”即“辱”),故章首两命题宜断句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郭店楚简本将“人”字断在本章章首乃误点句读。老子在此是做价值重估,从而颠覆以“宠”“贵”为上的世俗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一稿多投”现象在我国有明显的萌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本文从“一稿两投”、“一稿多投”到“一稿多发”、“重复发表”、“变相重复发表”等称说的嬗变,分析学界“一稿多投”现象指称内涵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化,进而探讨我国学术论文“一稿多投/发”现象严重的两个主要根源:其一,职称制度改革带来的“全民学术”问题;其二,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引发的“学术大跃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表示树木的手势阿沙塔树:“阿拉莲”的手势,手指摇动。卡达利树:两手作“蓓蕾”,相互连结,伸展,手指摇动。橘树:“莲花苞”。曼萘罗树:“床”,“灵巧”。婆俱罗树:“抓”。榕树:“旗”。阿周那树:“狮面”。拉库查树:“蜜蜂”。面包树:“灵巧”。木苹果树:同上。般(?)娑果:“旗”和“灵巧”。阿末罗树:“萨姆马·纳约迦”手势,即食指和中指触掌心,其余手指伸展。库鲁瓦卡树:“剪刀”和“三指旗”。象果树:“阿拉莲”手势交叉。  相似文献   

17.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项伯私见张良”一句,其中的“私”和“见”,很容易看出相当现代汉语的“私下”和“会见”。再看《洛阳伽兰记·王子坊》,对“元融立性贪暴”中的“贪”和“暴”,也容易理解为“贪婪”和“残暴”。同类例举很多,由此看来,古汉语单音词词义有时可以用和它在词素上相关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判断。我们继续对“元融立性贪暴”中的“立”作分析,就有发现把“立”解释为任何和它相关的双音词都不通,如解释为“成立”就觉得可笑,然而解释为“成立”的词素“成”就很准确,即“元融成件贪婪、残暴”。同样,在《病梅馆记》中,对“夭其稚枝”中的“夭”  相似文献   

18.
荀子的幸福观由儒家精英转向社会大众,对于“孔颜之乐”“君子之乐”奠定的德性原则有所改良.在性伪之辨上,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由“性伪之分”起始而至于“以伪饰性”,构建了“合性伪”的幸福原则;在理欲之辨上,荀子对“礼”的起源做了理性主义的解释,由“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起始而至于“以道制欲”“合于文理”,构建了“统理欲”的幸福原则;在义利之辨上,荀子调整了孔孟思想中义利之间紧张冲突的状况,由人性“生而好利”起始而至于“以义制利”“先义后利”,构建了“兼义利”的幸福原则.“合性伪”“统理欲”“兼义利”致力于实现德性原则与功利原则的融通,“两得”成为荀子幸福原则的特质所在,从而使儒家幸福观呈现出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双峰并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为文章质实的内在美与富有文采的外在美的结合,《宗经》《风骨》《诠赋》篇中是此义.比较而言,并列结构的“符采”更具理论深度,从这一角度看,“符采”之“符”与“风骨”有相近之处,“采”则与辞赋的“铺采摛文”密切相关.“符”相当于“雅义”,“采”相当于“丽词”,“符”与“采”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交融,其内涵与“文质”说、“丽词雅义”说、“情经辞纬”说一脉相承而又能超越诸说,更为精确地体现了刘勰文质并重的文章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20.
“著名”者多了起来,忍不住要去查手边的词典。“著名”在词典上说是“很有名”的意思(《四角号码新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被人冠以“著名”者(以下简称“被冠”)之“有名”需“报”到什么程度,词典上没有说,冠人以“著名”者(以下简称“冠者”)可以怎样开发“著名”一词的丰富含义,词典上也没有说。只能靠我们自己来解读。解读一,“著名”是“有名”、较“很”的意思。司马迁、鲁迅、爱因斯坦等“很有名”没什么可说,但如果某日突然撞见“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著名作家鲁迅”、“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肯定会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