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称呼语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势与同等等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可以体现说话双方感情、亲疏关系、短暂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若不了解对方文化中的称呼语使用习惯,就会造成称呼语的语用失误。文章讨论了称呼语与权势及同等关系、称呼语变异形式在社会交往中的角色关系、暂时态度等信息的传递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称呼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日常交往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得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正确使用尤其显得重要。本文从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分析了影响称呼语选择的主要因素,指出权势关系或同等关系是各种语言中决定称呼语选择的普遍因素;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称呼语体系的异同;分析了亚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情况下由于称呼语误用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称呼语体系的差异,培养社会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着这种现象,但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而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及学习者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是人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称呼语的选择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语用距离以及情感态度,恰当、得体的称呼语有利于促进言语交际。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是重视交际功能的动态语言,而语用学研究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如何结合语境和意图来表达和理解话语的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借助语用得体、语用距离、语境顺应等理论,对语言修养较高的主持人的称呼策略进行动态的分析,有助于发挥媒体语言对大众语言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言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称呼显示了说话人和受话人的社会关系及距离远近,与一个民族的社会关系法则及文化系统息息相关.沿用"权势"和"同等"原则,对英汉人称代词、姓名、头衔及亲属称谓等称呼形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英语中称呼受"同等"关系影响较大,"权势"原则是中国人选择称呼的主导原则.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依赖于对情境...  相似文献   

6.
称呼语与语用距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称呼语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用来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日常交际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语法单位,而且还是言语交际单位和语用单位。称呼语是交际双方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语用距离是在交际过程中推断、洽商、确定的。交际者可以凭借称呼语维持或改变现有的语用距离,并透过称呼语凸现思想、感情、态度等言外之力。  相似文献   

7.
语用失误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目前的成果仅限于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语际语用失误)进行研究,对同一母语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语内语用失误)却鲜有论及。以交际发生在跨文化还是同一文化为标准,把语用失误分为语际语用失误与语内语用失误,并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分别阐释这两种类型的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都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的任何一方忽视了语言与交际语境诸因素(如语言使用者、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的动态顺应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社会关系的标志和体现。称呼语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权势关系和等同关系是称呼语中体现出的最常见的社会关系。以日常交际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高校中称呼语中的权势和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9.
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发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0.
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称呼语最能反映语言的功能。不同形式的称呼语反映了交际双方所属的社会角色, 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以及所处的交际环境。称呼语的转换有其独特的语用含义,它可以指示情感,人际关系,可以以言行事,还可以成为交际策略。称呼语的转换提示了交际双方社会关系的变化,受到情景,权势关系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称谓是社会学以及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亲属称谓的翻译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社交称谓翻译研究相对缺乏。社交称谓能够体现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类称谓语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可以广泛运用语用学、文化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称谓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红楼梦》称谓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汉语言中拟亲属称谓这种独特而常用的社交称呼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及社会文化成因进行探讨。参照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和顾日国提出的汉语中制约交际的中国礼貌原则,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交叉层面上展开分析.认为汉语言中的拟亲属称谓用法违背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却符合中国礼貌原则所倡导的贬己尊人准则和称呼准则。在此基础上,指出汉语言言语交际中独特的礼貌规范和社交称呼缺环是拟亲属称谓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言语交际中,对同一对象的称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场合、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话题、心理等因素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从广义上讲,称呼语的转换属于语码转换的一种。以《红楼梦》为语料,选取其中称呼语语码转换的例子,立足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及语式探析称呼语这一语码转换的现象,以期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灵活运用称呼语,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称谓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言语交际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定位导航的作用.但称谓语在言语实施过程中因受语境的制约会发生语码或语用转换.文章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举例说明政治、经济环境和民族文化心理是制约称谓语并使其发生转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关系最快也最直接地反映在语言词汇的变化上,而词汇中的社会称谓语部分更是首当其冲,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能在社会称谓语的使用中直接体现出来,从新中国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再到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社会一系列的重大变革无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称谓语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真实地体验到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关系,因此对当代中国社会称谓语的历时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称谓语与文化密切相关 ,是一种显性文化形态。文章通过用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 ,从而揭示它们与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7.
称谓语是交往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称谓语由来已久.中西方学者都侧重对各自语言中的称谓体系的研究和概括,并认为称谓语有一些普遍的语用功能.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称谓语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从英汉语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称谓语的普遍语用功能进行比较,揭示英汉称谓语语用差异,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社交称谓人文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浓缩和结晶。考察研究中国社交称谓文化不仅能有助于国外读者嘹望中国社会发展的变迁,而且能有效地促进中英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以《红楼梦》中复杂繁琐的人物社交称谓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汉语社会面称语的语用选择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汉语中使用社会面称语的"得体"问题。分析了影响面称语选择的4个主要因素:交际双方各自的特征以及显性社会关系、隐性社会关系和交际场合;描写了社会面称语的语用选择机制的构成;并摹写出一份汉语社会面称语语用选择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