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象与意象派 最早把意与象组合成一个词,并构成美学概念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虽然“意象”作为美学的概念最早被中国人提出,但使“意象“焕发出独特的艺术光彩并成为一种美学原则的却是现代英美诗 相似文献
2.
当代越来越多的美学家对审美感知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其中不少美学家是从视知觉入手来研究审美感知的.因为自然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存在,艺术家与视觉世界之间,观者与作品和自然事物之间,首先是一种直接的视觉关系.这种视觉把握是一种整体的把握,感觉元素——形、色、光、影等——的分析都是在这个整体把握之后进行的.其次,审美过程中的想象、情感及理解都是以视知觉为基础的,不了解视知觉过程,其它方面就无从深入.此外,心理学实验证明,视知觉在整个知觉系统(包括视、听、味、触、嗅等知觉)中明显地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审美视知觉既是审美感知的基础,也是全部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视知觉具有完整性、主动性特征,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心理建构活动. 相似文献
3.
知(直)觉是梅洛-庞蒂美学的出发点,也是审美的重要环节。身体美学强调“互逆性”,使我们形成新异性直觉。我们可以重新组织知觉和布置空间,从而实现审美自由。语言是知(直)觉的首要目标与中介,也是感知世界、通达他人的必然之途。通过语言的中介和迂回,我们瞬间直觉事物本身。语言直接给予形象,它让我们生成艺术和审美自由感。对梅洛一庞蒂来说,艺术是一个关于自由的秘密。这一秘密会在审美知(直)觉和身体运作中被唤醒,而其全部意义也将被感知和体验。知觉是与“意义”的相遇,艺术作品的意义就在于知觉的发现、配置和构造。艺术是审美知觉的再创造.它是身体一主体运作的结果。进入审美,我们直接参与知觉和身体的交互融通、交相反馈过程:在这种互逆性的知觉与身体中,我们能够察知艺术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5.
黄展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文学理论教材体系要从唯物论能动的反映论出发,以“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为基本思想,阐明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本质与其特殊的审美本质的统一,并具有物质化形态的基本属性;文学活动是有系统的整体,应从多层次、多角度构建理论体系;强调技巧功能和创造意识,具体突出文学的审美特质和艺术规律;重视文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介绍科际整合的理论和方法,开拓视野;运用比较方法,加强中西文论比较,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6.
《艺术与美》(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版)是姜耕玉先生关于艺术理论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主要围绕艺术创造规律展开论述,文字可读性强,读者能在作者诗化的语言中寻求到审美的家园。姜耕玉的艺术理论思维是开放的,他立足于中国丰厚的文论传统,汲取西方的艺术与美学理论,并根据自身的艺术体验与感悟,为建构中国现代艺术理论作出了努力。本书总体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从理论整体格局上看,作者注重古代文论向现代文论的转换,借西方现代理论之火,发掘和点亮民族理论之光。以往文论研究的视野一味地面向西方,忽略了本民族优秀的理论成果,而… 相似文献
7.
近 2 0年来我国陆续出版了大量有关审美心理研究的论著 ,但对于民族审美心理的研究 ,特别是对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的研究却显得少之又少 ,由梁一儒先生及其博士生户晓辉、宫承波所著的《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一书的出版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是“九五”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终结成果。本书紧紧抓住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向内从理论层面审视其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向外则联系到中国文化史的各种现象 ,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不囿于审美心理研究中单向思维的定式 ,以审美文化作为审美心理的表象甚至支柱 ,将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8.
词体与词心──评孙立《词的审美特性》姜小青近读孙立《词的审美特性》(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版),深感于作者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与较高的艺术理论素养。孙立这部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词学专著,以词之本体研究为同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词之现象上升到词之本质,... 相似文献
9.
10.
梅洛-庞蒂是研究知觉与艺术关键的现象学家之一,他的哲学观点及艺术理念都和当代的数字艺术产生了共鸣。当代数字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将观众通过具身感知置于艺术之中,并质疑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习惯性关系,在交流性体验、联觉性体验、时空性体验上呈现出新的转向。当前现象学研究往往具有注解性倾向,对于哲学家观点的理解,成为学术研究的终点。文章以对梅洛-庞蒂知觉理论的阐释为起点,将分析哲学与现象学作为理论工具,通过分析具体作品中审美经验形成与呈现方式,为现象学和当代艺术之间的对话找到另一个开口,这个开口位于作品与欣赏主体之间,即艺术审美体验问题,也有助于找到新的体验世界的可能性以及认识人类自身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审美空间的拓展——评李明泉《民俗审美学》殷晓敏在后现代语境中,有两个研究倾向:一是泛文化研究倾向,二是泛文本研究倾向。这两个研究倾向都源自20世纪初期,发展到20世纪末的今天,成为了后现代语境中的两个主要研究倾向。泛文化研究倾向肇始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评《审美鉴赏系统模型》孔庆峒作家韩少功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说:面对西方文化,“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地承认自己的学生地位,严格地说,我们的很多学科,至今还在靠西方的输血而生存。”这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忧患。怀有这种忧患的大概不仅仅是韩少功一个人,尽管我们一年... 相似文献
13.
论互动的艺术效应建构过程--关于美术形式效应的视知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效应的产生,从视觉主体来看,是由过去的生活积淀、视觉经验同视觉所见共同整合而成的,是所知与所见相交融的结果;从视觉对象方面来看,形式效应产生于相互对比关系的变化之中,具有互动性、可变性.由于视觉主体与视觉对象这两组关系之间的互动,才有被我们的视知觉所把握的形式效应.正确认识形式的视觉效应的本质,对指导形式创造与设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有关审美心理学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三十年代有朱光潜先生《文艺心理学》,主要是以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为理论框架,对审美经验作了描述,它当然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但对深入探讨和论证审美心理的实质性问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滕守尧近著的《审美心理描述》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实践观点为主要依据,大胆地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派、弗洛依德心理分析学派以及现代西方其他学派如苏珊·朗格、克莱夫·贝尔、桑塔耶纳等人的美学观点,并结合中国的传统的审美与艺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审美发生的诸多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见解是自然进化论和社会创造论,前者以达尔文的思想为代表,后者以马克思的思想为代表.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人和动物的表情》等著作中,数次提出高等动物具有审美活动萌芽的见解.作为例证,他举出大量动物中存在的性吸引、性选择的观察事实,如禽类的雄性在求偶时积极向雌性炫耀华丽的羽毛,以激起对方的性欲,他认为这就是审美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刘介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160-166
艺术作为人类创造美与鉴赏美的活动,同宗教有着一种本质性的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忽略了宗教与艺术的审美体验,有人致力于宗教与科学的和解,有人关注宗教与伦理道德,只有极少数人意识到宗教艺术和其他艺术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蒋述卓著的《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是一本探讨宗教与艺术的审美体验的很好的书。作者从元理论的角度来思考艺术与宗教,从宗教艺术的大化、想象与象征、艺术意境、文艺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切入;从审美心理学和宗教心理学来研究审美与宗教的相通和依违,从而深入探讨了宗教与艺术的审美体验和相互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时至今日 ,在中国美学界 ,关于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似已陷入困境 ,美学研究者们的视野大多已转向语言本体、审美体验、审美文化之类新的领域。杨曾宪则以“在孤独中思辨 ,在宁静中感思”的学术精神 ,仍在基本理论园地里进行着新的探索 ,继《审美鉴赏系统模型》之后 ,又出版了《审美价值系统》一书。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方法与逻辑历史统一的原则为指导 ,从审美价值论出发 ,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美是怎样”的问题 ,建构了独特的审美价值系统及其一套较完整的关于审美价值的评估体系 ,为人们认识美、创造美 ,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点。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精神的表征——史诗情节剧《一江春水向东流》与《乱世佳人》艺术审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诗情节剧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乱世佳人》分别是中西情节剧电影发展史上最闪亮的艺术明珠。这两部影片都以史诗性的视角,以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宏大的叙述结构展示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与必然的历史趋势,并各自折射了中西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影片都严格按照传统的戏剧式结构设置戏剧性冲突,《乱世佳人》运用单线索的叙述方式,以主人公婚姻变化为叙事主体,是一部描写“历史故事”的战争浪漫史诗,是西方英雄传奇情节剧电影的艺术珍品;《一江春水向东流》则运用多线索和跨时空的顺序结构,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叙述了苦难现实状态下国恨家仇的悲剧故事,是一部富有政治与伦理深度的民族寓言史诗,成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样式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