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常言道: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对于整个新闻报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记者与被访者能否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实施采访、进入写作是新闻报道三个环节,与此相对应,“约哈里窗”正契合了这一过程——获取公开信息进行准备,挖掘受众所不知进行采访,梳理总结进行写作。“约哈里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记者和被访者的范式。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对于整个新闻报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记者与被访者能否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实施采访、进入写作是新闻报道三个环节,与此相对应,"约哈里窗"正契合了这一过程--获取公开信息进行准备,挖掘受众所不知进行采访,梳理总结进行写作."约哈里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记者和被访者的范式.  相似文献   

3.
漫步新闻书林,古今中外,谈论新闻记者的活动,通常用四个字概括:采访,写作。这样的概括,同一部分记者的实际活动情况是相符合的。担是未必准确,因为在采访和写作之间,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研究。一篇有见解有份量的新闻报道,莫不是记者通过采访,收集大量材料,运用科学的方法,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然后表达出来。换句话说,有些记者之所以写出有影响的“重头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所报道的事物作了分析研究。使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都比较强。因此,采访—研究—写作,才能真正反映记者活动的全过程。本文想要探讨的就是,应该把研究工作当柞记者话动的重要内容,并明确规定下来,以与采访、写作并列。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提高记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我国渐闻学理论构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汉字形体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字形的改换,不是任意的,无规律制约的,而是有它非变不可的原因和理由的。为了满足更明确地表达语言,更流利地书写文字,更方便地辨别字音字义等的需要,文字形体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如甲骨文“七”字本写作“十”,是“切”字的初文,后来中间一短竖拐弯成“七”,原因是数目“十”字发生了变化。“十”在甲骨文中本为一竖线,后来为了醒目在当中加了一点,又为了书写便利改点为横,就成了后来的“十”,这就和原来的七字相混了,因此需要让“七”拐弯以示区别。再如匕首的“匕”与变化的…  相似文献   

5.
[摘要]具备较强的新闻采访技巧和沟通本领,把握采访的主动权,这是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论述了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与被采访者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从七个方面探讨了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6.
史学界对朱培德江西“分共”事件着墨较少。其实,朱培德在江西用“遣送”方式“分共”,既有别于蒋介石集团的血腥“清党”,也不同于后来汪精卫集团的“七·一五”政变,他开创了第三条全新的和平“分共”方式:“分共”不坚决、不彻底,在“分共”的善后态度上先“送”后“迎”。由于当时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朱培德采用了和平“分共”方式,随后不久,又恢复农工运动,共产党人纷纷返赣工作,江西的工农运动再现生机,这是史学界长期忽略的现象,也体现了这一事件对国共关系的巨大影响,并直接为日后共产党人和革命军队云集江西、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八一起义后,宁汉合流,朱培德才开始积极“分共”,并由和平“分共”转为武力“清党”。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闻采访的艺术秦生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先导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是每个记者和通讯员的基本功。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离不开采访,不会采访就当不好记者和通讯员,就写不出好新闻。要想把最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让读者知道,“以科学的理...  相似文献   

8.
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尝试探讨了殷商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问题。探讨分三个层面 :一是以带“伐”、“舞”、“奏”、“文”等字的辞条为例 ,考察了商朝人重视文化建设的浓厚尚文意识 ;二是通过考辨刻辞中孕育和记录的“占”、“谱”、“册”、“祝”、“诰”等古代文体雏形 ,体认了商朝人已初具朦胧的文体意识 ;三是通过对刻辞字、句、篇的例释 ,确认了商朝人已具备较明晰的写作意识。而这三种意识都是产生文艺思想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四川社科界》2004,(8):43-46
缘起: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著名理论家郑必坚。小平同志生前,最后做的一件直接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大事,是亲自主持编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郑必坚参加了具体编辑工作。小平同志生前郑重表示,这件事是他作的“政治交代”。因此,记者的采访就从这件非同寻常的事谈起。  相似文献   

10.
八干与十干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梦溪笔谈选注》在“守令图”第九条注释中,出其臆断。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供参考。现将沈括原文及注释摘录于下: “守令图”原文:“分四至八到为二十四至以十二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乾、坤、艮、巽四卦名之。”注者是这样解释的:“八干、原为十干,又称“天干”,也是古时用来记时的,沈括省去其中戊己两字(因与十二支中戌巳字相近)故称八干。注者出自于括号内的说明,就下了沈括因此省去戊己两字的目的,这完全是注者的臆断。是否沈括省去这二个字呢?是什么原因只用八干而不用十干呢?先看《史记·律书》记载:  相似文献   

11.
《离骚》的写作时地和屈原三次“放逐”黄震云一、《离骚》的写作时地和屈原首次“放逐”对干《离骚》的写作时地,由于材料的缺乏,迄今只有些旁敲侧击式的猜测,等于无论。细绎《离骚》中的文句我们清楚地看出,屈原刚离开政治舞台不久,既没有把胸中的块垒叠化为沉郁,...  相似文献   

12.
张瑞珍 《家庭科技》2009,(10):26-26
小儿久咳,吃药打针效果都不明显,常使家长烦恼和操心。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欲治愈小儿久咳,不可不注意“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美的意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卜辞和金文中,我们是能够找到一些依据的。卜辞的“美”写作,金文的“美”写作,早期铜器中用图形示意的文字,“美”的字形则为,这三种字形,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字的下部分从大为人,“人”、“大”两字,都是人的形体,如“人”骨版文为,人鼎上为,象人的侧形。如“大”,大保鼎为,骨版文为,象人的正形,在古代人大同形,所以通用。早期铜器中的,更说明了它既象人又象大。上边关于“美”字的三种  相似文献   

14.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这是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对共产党根据地仅有的一次集中、大规模的采访活动。这次中外记者团从申请、批准到成行颇费了一番周折,最终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国民党极不情愿地组织了这次采访活动。“这是国民党将近五年来禁止中外新闻界访问解放区的第一次突破,是在记者招待会和其他场合经过几个月的舌战和斗争之后,蒋介石才被迫同意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一门科学,新闻采写,是一门艺术.都说好新闻,七分采,三分写.可文无定法,自成风格,技巧全凭实践中总结.从事新闻行业10年,结合工作中的点滴实践,策划、拟题、采访、写作、成稿、刊发……在一个个新闻采写过程中,积累了对新闻采写的思考与实用技巧,供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16.
歌曲鉴赏的资料并不少见,但能以黑土地上的三条江为背景,用音符来描述这片土地上诸多生活的歌曲写作分析范例却不多见.新出版的朱季贤先生的《松花江的歌》很可能是填补了“松花江”这方面的空白。这本书做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科的歌曲作法课的参考资料或范本,无疑是一部上乘之作。《松花江的歌》中第三部分题为“界江军魂”,说具体一点就是“三江的军歌”.因为,这里的界江就是胜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这三条江。“界江军魂”这一)中共有七首歌曲。其中五首歌曲是写“界江水兵”的,这个水兵不是海军,而是三江上h{J51f军。既然…  相似文献   

17.
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记者采访写作的基本方法。新闻是以事实说话的,因此,深入就意味着了解事实从而接近“新闻”。任何再高明的记者也得到生活中去发现新闻线索。否则,将永远写不出有价值、有深度、鲜活可信的报道。那么,这是不是说,记者与生活实际,与采访对象贴得越近越好呢?不是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说由于欣赏山景者身在山中,无法看到全山的概貌,因而不能真正领略庐山的奇伟雄姿,其距离太近了。如此道理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因此,“距离”是把握社会人…  相似文献   

18.
清末作家刘熙载曾在所著的《艺概》中说过这样几句话:“文有七戒,即旨戒杂,气戒破,周戒乱,语戒习,字戒僻,详略戒失宜,是非成失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主体不育杂乱,应集中;文气不宜破断,应连贯;布局不宜紊乱,应严谨;语句不宜俗气,应意新;用字不要生僻,应通俗;详写略写应适当;材料道理应真实。倘若记住了上面的话,又注意多读、多思、多写,写作的步伐是定能迈快些的。写作的“七戒”@贾子才  相似文献   

19.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探析戴清亮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经受了三年困难之苦。造成困难的总体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就人祸而言,又有内部与外部之分。外部是苏联背信弃义,撕合同、撤专家,欲置我于困境。内部乃指“五风”之害。“五风”(“共产风”...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钱学森之问”触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大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对当下的大学教育有诸多不满之时,人们把眼光投向了过去。一个被津津乐道的事实是,在两弹一星的二十三位功臣中,有八位出自西南联大。在近年来持续不退的“民国热”中,西南联大也是其中的热点话题。2012年3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易社强(John Israel)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中文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易社强除了史料研究之外,还采访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的近百位西南联大校友以及约五十位联大教师、三十名相关人士。本书面世后,被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誉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前不久,易社强先生来到北京,趁此机会,《新京报》记者、本刊特约记者张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